小国学网>故事>我愿一生陪他跑

我愿一生陪他跑

收录日期:2025-08-08 07:20:50  热度:11℃

在海南省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黎母山镇的一个村子里,住着一个叫苏金兰的农妇,苏金兰看上去有五十多岁了,无情的岁月在她脸上留下了太多刻痕,饱经沧桑的皱纹显示着终日劳作的艰辛,她和居住在这个村子里的农妇们看上去一样普通,没任何独特之处,然而唯一不同的是,她是一个世界特奥会冠军的母亲。多年来,她坚持陪儿子跑步,浓浓的母爱,还有社会各界人士的关爱把自己的残疾儿子培养成了残奥会冠军。

那年,儿子的降生,曾给这个农村的小家庭带来了许多欢笑。好景不长,儿子邢诒招8个月大的时候突然发起了高烧,去了很多医院也不见好,一直高烧了半年都没有退,当时婴儿阿招的屁股打针打的肿的像核桃大的泡,由于长期高烧,他落下了智力残疾的后遗症。就是看上去傻傻的,4岁了才学会说话,别人的孩子都能跑了,他还得抱着,7岁的时候还不会盛饭。

当时,阿招和村里的小伙伴玩儿,小伙伴们想欺负他的时候,会把手拢在口边大喊“傻子,小傻子”。这时,阿招只会回家哭,苏金兰的心则会很痛。她几次想要找到那些欺负儿子的小伙伴的家里,告诉他们家大人要管好孩子,不要欺负人。可更让她伤心的是,有的大人也嘲笑她孩子是个“半脑”。这时,她总会抱起孩子跑回家,她说:“半脑,半脑也是自己的孩子。”

让苏金兰觉得命苦的是,女儿邢诒玲和儿子的情况差不多,两个孩子都属于四级智障残疾人,丈夫的手受过伤,不能干重活,家里的全部重担全压在她一个人身上。

生活的重担,并没有阻碍她给孩子们更多的爱,这个表面脆弱、内心坚强的母亲,每日凌晨3点起床去割胶,白天会耐心地教两个孩子干些简单的家务活儿,砍柴、做饭、割胶,耐心到每一件事儿都教了上千遍。

贫穷的小镇没有特殊教育学校,她就自己教儿子,识数、认字,可怜的阿招,连这些简单的知识都要重复上千遍,连家里最小的孩子都知道一加一等于二的时候,阿招还是一脸茫然,她用了十年的时间,教会了阿招算数,还学会了普通话。

有次在院子里,阿招在追一只抢食吃的公鸡,她发现阿招虽然智力障碍,但跑得很快,她在心里琢磨,有空就让孩子多跑跑吧。

不久,村支书告诉她,省特奥田径队招队员,可以让阿招去试试看,阿招不是爱跑吗,说不定将来能靠跑来养活自己。苏金兰送阿招去试了试,田径队决定留下阿招,并送他去海口特殊学校训练。

苏金兰对儿子说:“妈妈在大山这边看着你,阿招要努力啊。”儿子阿招点了点头,算是记住了母亲的话,他在体校,无论是烈日还是暴风雨,每天坚持跑啊跑,是最刻苦的学生。

而每次放假回家,别的家长总是心疼孩子,让孩子多休息,苏金兰却让阿招不间断地练习,自己还陪着孩子练习。

每逢假期,清晨5点,在云雾缭绕的乡间小道上,乡亲们就会看到一小一大在不停地跑,儿子穿着运动鞋在前面,一个穿着布鞋的母亲跟在后面,使劲儿地跑,边跑边擦汗,脸上的水,浸到嘴里,涩涩的,说不清是跑出来的汗水,还是坚持的泪水。

有人很不理解地问苏金兰:“如果将来证明,这是一场白跑,你不后悔吗?”

苏金兰说:“为了孩子,我愿一生陪他跑。”

邢诒招没有辜负母亲的期望。2005年,在全国特殊奥林匹克田径比赛中获得两金一铜;2009年世界冬季特奥会上,邢诒招夺得了一金一银两枚奖牌,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特奥冠军。

当年喜讯传来,苏金兰拿着地图,让邻居家的孩子帮忙找着地图上的美国,她一定要记住地图上的那个点,万里之遥,她儿子,就是在那么远的爱达荷州首府博伊西取得了金牌,为祖国争得了荣誉。

苏金兰是一个当之无愧的“冠军妈妈”,她把一个残疾儿子培养成了世界特奥会冠军,让智力残疾的儿子能取得这样的成就,还把另一个智障孩子养育长大,付出了平常人没有过的辛苦和耐力,这不是每一个母亲都能做到的,她本身就是一个“冠军”。

2013年,苏金兰荣获“第四届全国孝老爱亲道德模范”,她第一次坐飞机,第一次去北京……

不管获得了什么,不管去哪里,苏金兰最挂念的就是自己的残疾孩子。不抛弃、不放弃,是她对两个残疾孩子最大的爱,这些浓浓的爱,质朴的爱,镌刻在她那句“愿陪儿子跑一生”的话语里,播撒在跑步时的乡间小道上,凝聚在儿子的金牌里。

猜你喜欢

  • 储备儿媳

    随着儿子年龄一年比一年大,老李俩口子心里一天比一天着急,看着儿子的发小们一个接一个的告别单身,结婚生子,积极的有的孩子已经上幼儿园了,老俩口整天唉声叹气,干着急。儿子从北大公派到美国哈佛留学,到现在已1年多了,这几年老俩口着实风光了不少,走

  • 徐文长的故事

    徐文长,也就是徐渭,出生于明朝嘉庆年间,是我们浙江绍兴人。这位徐大才子终生仕途失意,40多岁时精神分裂。 一次,他发起疯来,竟然把一根铁钉钉入耳窍,钉得整只耳朵鲜血直流,最后在床上躺了好几个月。还有一次发疯,他抄起一把锤子就向自己的肾囊砸

  • 奶奶和她的小火炉

    在我家的老屋里,一直摆放着一个小火炉,尽管它已经破烂不堪,无法再使用,——那是奶奶的小火炉。小的时候,人们的生活还很贫困,村子里常会看到一些衣衫褴褛,背着一个破口袋沿门乞讨的人,我们称之为“要饭的”,大人小孩一看到他们要上门乞讨,往往是慌忙

  • 真的汉子

    那一场车祸使二娃变成了孤儿,二娃是靠吃百家饭长大的,二娃是个懂得知恩图报的好孩子,谁家活多了,他就会主动去帮忙干活,乡亲们都很喜欢这个没爹没娘的可怜孩子。二娃喜欢听歌,尤其喜欢听林子祥的那首《真的汉子》,二娃没钱买这些奢侈品,就去邻居家听,

  • 乐乐求和3

    乐乐今晚就一个人在家里。乐乐的公公和婆婆带着小孙女,翻过牛背岭到近四十里路远的一位亲戚家祝寿去了。天已经黑了,乐乐煮晚餐吃了,又把饭食端到大麻狗处说:“今晚我一人在家你要多用心守好家。”他又在桌上做起家庭作业来,突然有人敲门,乐乐问:“是哪

  • 那两本故事会......

    每当看到故事会,便想起那次买书的经历。虽然过去了三十多年,可每次想起,心里很不是滋味,那可是父母挣来的辛苦钱。那是上小学二年级时,学校门口来了位买书的贩子,以前从来没有来过,就连老师们都感到新奇,其实种类也不是很多,有铁臂阿童木连环画,故事

  • 瞑目

    惨白的月光似乎要撕碎夜的帷幕,她如同激怒般地吐着白光,好像不把睡梦中的人惊醒就不罢休似的,煞白的月光很轻松地就刺破十七楼的玻璃,惊愕地照在手持手枪的男孩脸上,男孩的脸在月光下苍白地吓人,而黑乎乎的枪口似乎在月光的衬托下更加显眼,它威严地指向

  • 儿子五岁

    时光荏苒,飞逝流转,不留下一丝痕迹,留下的唯有无尽的回忆。不觉间,我已为人父五年了。其中的乐趣、喜悦、欢快不言而喻,相信每一个为人父母者皆是如此。当年,我还是一个懵懂的青年,二十二岁,如今,悄然五载光阴,直逼而立。此刻静下心来,卸下生活节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