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毛泽东过春节

毛泽东过春节

收录日期:2025-08-08 03:04:21  热度:10℃

1945年:请枣园人吃饭

毛主席在延安时,每年春节都要在枣园的小礼堂请村里人吃饭。礼堂门口放着一张方桌,毛主席就在桌旁和每个人握手。每家的家长都穿着新衣服来给毛主席拜年,他们给毛主席带来软糕、油馍、黄酒、麻糖等礼物,满满堆了一桌。吃饭时礼堂里摆十几桌,每桌都有一位领导人作陪。毛主席给大家敬酒,说你们都是我的老邻居,不要讲客气,过几天我还要到你们家里做客。自从毛主席说了这句话以后,每天清晨妇女们把地扫得干干净净,把桌椅板凳都收拾好了,就怕毛主席忽然来了,窑里不干净,慢待了他老人家。

八路军的通讯广播归三局管,三局的干部战士许多是大后方或敌占区来的知识青年。在整风审干时,他们中有不少人被打成了混进来的特务。后来虽然作了甄别平反,但有些人仍然背着思想包袱。这年春节毛主席请三局的干部战士到枣园,对大家说:“三局同志今天到这里来给我拜年,现在我给你们拜年,你们辛苦了。”说到不少人在运动中受委屈的事,毛主席摘下帽子,恭恭敬敬地给大家鞠躬,然后风趣地说:“现在我把帽子拿下来了,赔一个不是,敬一个礼,那么受委屈的同志你们怎么办,你应该还一个礼吧?你不还礼,我这个帽子就只好老拿在手里……”

1947年:撤离延安

1947年春节后,胡宗南调动23万人马,分五路进攻延安。彭德怀获悉情报之后,忙派兵守卫延安机场,并且亲自劝说毛泽东尽早撤离延安。毛泽东回答了两句话:“我是要最后撤离延安的。”“我还要看看胡宗南的兵是什么样子呢!”

一天黄昏,毛泽东同王震谈话,东南方向枪声大作,敌人先头部队已经进犯到吴家枣园。王震忙说:“主席,今天就谈到这里吧,你必须尽快撤离。”周恩来也劝:“主席,时候到了,该走了。”毛泽东稳稳坐在椅子上,问:“机关和群众都撤完了吗?”“早撤光了。”好几个喉咙抢着回答。“嗯。”毛泽东满意地哼了一声,“好吧,吃饭!让我看看胡宗南的兵。”

彭老总回答:“走走走,部队代你看了。”

1953年:畅游武汉

这年的春节毛泽东是在武汉度过的,权延赤的《走下神坛的毛泽东》回忆了其中的一段情形:1953年毛泽东去武汉,游龟山、蛇山,参观黄鹤楼。他这时已经不能随心所欲地到群众中去了,安全部门一再坚持,他不得不妥协,带着口罩,到人民群众中。那时群众见到毛泽东的机会越来越少,但天天处处都可见到毛泽东肖像。

正是春节,春游的人不少,一个小孩竟然认出了戴着口罩的毛泽东,孩子惊喜地叫喊:“毛主席!毛主席!”人群立刻像潮水般涌来,刹那间,人挤人,挤成一团。

罗瑞卿、李先念、王任重、杨奇清在外面保护,卫士们在里面围绕着毛泽东,随着人潮动荡。到处都是人,拥来拥去,出透几身汗,终于拥挤下山,拥挤到江边,大家保护毛泽东登船。毛泽东摘下口罩,回头向大家招手,掌声雷动,万岁的欢呼声震天动地。罗瑞卿和杨奇清后来向政治局做了检查,说安全保卫没搞好。毛泽东毫无责怪的意思,稍稍带了一丝陶醉的语气说:“真是下不了的黄鹤楼!”

1972年:主席春节还债

1920年,毛泽东为筹备党的成立、湖南的革命运动以及一部分同志去欧洲勤工俭学,急需一笔数量较大的银款,他去上海找到章士钊,章随后发动了社会各界名流捐款,一共筹集了两万银元,全部交给了毛泽东。

1973年春节过后不久,毛主席又提出:“……从今年开始还利息。五十年的利息我也算不清应该多少。就这样还下去,行老只要健在,这个利息是要还下去的。”

1976年:最后的除夕夜

1976年的春节,无论是气温还是现实都让人感到不寒而栗。那个寒冷的冬夜,天空星光暗淡,中南海游泳池毛主席住处外面一片昏暗,只有那一排整齐的路灯闪着微弱的亮光。

毛主席这里没有客人,也没有自己家的亲人,只有身边几个工作人员陪伴着他度过了生命的最后一个春节。

年夜饭是一勺一勺喂的。此时的主席不仅失去了“饭来伸手”之力,就是“饭来张口”,吞咽也十分困难了。他在这天,依然像往常一样在病榻上侧卧着吃了几口他历来喜欢吃的武昌鱼和一点米饭。这就是伟大领袖的最后一次年夜饭。

饭后,我们把他搀扶下床,送到客厅。他坐下后,头靠在沙发上休息,静静地坐在那里。入夜时隐隐约约听见远处的鞭炮声,他看着眼前日夜陪伴他的几个工作人员。远处的鞭炮声,使他想起了往年燃放鞭炮的情景。他用低哑的声音说:“放点爆竹吧。”“你们这些年轻人也该过过节。”通知了正在值班室的其他几名工作人员后,他们准备好了几挂鞭炮在房外燃放了一会儿。此刻的毛主席听着这爆竹声,在他那瘦弱、松弛的脸上露出了一丝笑容。大家心里都明白,主席的这一丝笑容,是在宽慰这些陪伴他的工作人员。这是毛主席他老人家经历了几十年的战火硝烟,带领苦难的中国人民创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之后,听到的最后一次“炮声”。这个爆竹是他为工作人员放的。他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仍然鼓励我们去除旧迎新。

猜你喜欢

  • 小修家庭

    随着一声高分贝的震动,勾起了我回忆的思绪.我出出生在一个城市家庭,从小很少见到我的亲生父母,(因为那时候他们很忙),当时的爷爷奶奶就是我的父母,他们把所有的爱都放在我的身上,我的童年是我至今为止最辉煌和最快乐的时光,我永远都忘不了爷爷用竹鞭

  • 长嫂如母

    大宝跟小根是同一天出生的,大宝是叔叔,小根是大宝的侄子。大宝娘生下大宝的那年已四十五岁了,小根娘生小根的那年才二十五岁。先是婆婆肚子疼,被村里人急忙用拖拉机送到乡卫生院。想不到拖拉机刚回到村里一会儿,儿媳妇又肚子疼了起来,于是村里的拖

  • 宗仓想进敬老院

    宗仓想进敬老院也是万般无奈。宗仓兄弟三个都是光棍”,不是他们不愿娶,也不是有生理缺陷,根本原因就一个字:穷。兄弟三人一年到头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面朝黄土背朝天,辛辛苦苦从土里刨出的粮食只勉强裹腹,过年想买件新衣服都困难,哪还

  • 要求住院的老太太

    俗话说:一过二十三,神仙都下班”。这不,离春节还有好几天呢,新华医院住院部的病号们就纷纷收拾好东西回家过年了,尤其是以人满为患而著称的外科病房此时更显得冷冷清清。 平时忙得手脚不得空的吴大夫猛一清闲下来,还真有些不

  • 发给爸爸妈妈的短信息

    我跟现在所有的孩子一样,是家里唯一个颗明珠,由此我养成了倔强的性格,得理不饶人,为一点小事我会发脾气跟母亲大声嚷嚷(一般都是父亲不在家的时候),因为我怕父亲,虽然我现在张大了,但他的威严还没在我的脑海里消失。 对母亲和父亲的改

  • 简简的特别舞会

    医院的元旦晚会即将召开,这是护士简简最期待的时刻。 简简在护士学校的时候,就是里面跳舞最好的女子,每逢舞会,以她绝美的容貌、苗条的身材和一流的舞步,都是舞会中的女皇!自从今年进入医院以来,简简还没有机会展示她的舞步,时时刻刻在

  • 好学生

    陈国镇上学经常迟到、早退,却被称为三好学生。不知道实况的人都以为此事虚假或称天无眼。但知道实况的人却一致认为:陈国镇的确是个好学生,不信?请看.... 自小,陈国镇学习刻苦认真,成绩优异,因为家离学校很近,所以一直都是很早就到校了。

  • 生命的延续

    林嫂是环卫所的招聘工人,她承包了平安大道长长的一条街。 林嫂看上去身体不是很好,脸色蜡黄,可她扫街很有劲,刷、刷、刷。”一帚压一帚地朝前延伸。那年夏天,天气特别炎热,马路上的温度高达50多度,林嫂不幸晕倒在路上。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