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难做的官服

难做的官服

收录日期:2025-08-08 06:25:24  热度:8℃

乾隆年间,京城有一个姓杨的裁缝,名气很大,手艺十分了得,经他做出的衣服,穿着总是那么熨帖合身。顶奇怪的是,他不需要量体就能裁衣,哪怕不见本人,只需问明身形特点、高矮胖瘦,他就能裁制出合身的衣服来,心里好像有把尺子似的。就冲他这名气,当时京城很多官员都在他那里做官服。

这一天,一个叫张成的人来杨裁缝的布庄为自家老爷做官服。问清了价钱,确定了工期,张成便请杨裁缝随他回府,给老爷量尺寸。杨裁缝摆摆手说:“大人公务繁忙,在下就不登门搅扰了,你只要告诉我大人体态如何、官至几品就行了。”

张成听了将信将疑,告诉他说,老爷是从四品,官拜翰林院侍讲,中等身材,偏瘦。杨裁缝点点头,又问道:“官至四品……大人已过不惑之年了吧?”

张成笑了,摇摇头说:“哪儿啊,我家大人刚三十出头。”

杨裁缝心里“咯噔”一下,三十出头就官至四品,可真够牛的!他心里有了谱,告诉张成,三天后即可来取官服。

张成想了想,还是建议杨裁缝随他去量一量尺寸,省得到时候误了事被老爷责骂。

杨裁缝却胸有成竹地说:“不用,保管大人满意。如果害你被责骂,我愿备酒菜赔礼。”张成只好点头答应。

其实,杨裁缝做官服可是大有学问的。做之前,他得先搞清楚官员的官阶高低、升迁早晚。官阶高升迁早的,少年得志,不免牛气哄哄,昂首挺胸,那么衣服的前襟要长一点;相反,官阶低升迁晚的,见人总是点头哈腰,腰板多半直不起来,衣服的后摆就要长一点。正是凭着这个诀窍,杨裁缝做的官服才那么合身。

三天后,张成如约来到布庄,见做好的官服周身平整,走线笔直,针脚细密,做工果然考究,他当即付了银两,满意地走了。

但让杨裁缝始料未及的是,两个时辰不到,张成就把那身官服送回来了,说是前襟太长,需要改動。

杨裁缝吃了一惊,连连向张成致歉,把前襟改短了一寸。当然,他也没食言,置酒宴请张成算是赔礼。

张成走后,杨裁缝心里很不痛快,怪自己自信过了头,在人前丢了颜面。他不停地嘀咕:看来这位大人与别人不太一样,虽少年得志,却颇具谦逊之风!

然而奇怪的是,第二天,张成又抱着官服找上门来,说前襟还是长,还得改。杨裁缝心里打起了小鼓:如今前襟已经略短于后襟了,这位大人得谦逊到什么程度啊!

没办法,杨裁缝又请张成吃了个酒足饭饱,把前襟裁去了半寸多。

但真是邪了门了,次日,张成再次登门。

杨裁缝终于忍不住了,诧异地问:“你家大人身形怎么会如此奇特……”话刚出口,他猛然想到了什么,打了个激灵,急忙拱手问:“敢问大人名讳?”

张成微微一笑,说:“我家老爷姓刘名墉。”

原来是大名鼎鼎的刘墉!杨裁缝连称失敬,不禁埋怨起张成来,说要是早点告诉他,他也就不至于这么出丑了。

张成“嘿嘿”一笑,说:“是老爷故意不让告诉你的,让我趁机赚你几顿酒喝。”

杨裁缝霎时羞红了脸,连说“惭愧”。张成拿出一些银子递上:“玩笑!玩笑!我家老爷吩咐了,官服改好,酒钱奉上!老爷还让我给您捎句话:纵然心中有尺,也得因人而异。”

猜你喜欢

  • 五毛钱的激励

    她从小的时候就特别能赚钱,不是赚外人的钱,而是赚家里的钱。十几岁的时候,家里的钱差不多都到了她手里,弄得父母很拮据,一到月终,妈妈都会找她,“家里没钱买米了,把你的钱拿出来吧。”每当这时,她二话不说,进屋就拿钱给妈妈,一种能养家的成就感油然

  • 林清玄与古龙“决战”

    古龙,一代武侠宗师,自幼“落拓江湖载酒行”,义气为先,天地间一妙人。林清玄,散文大家,一派仙风道骨,喜欢“温一壶月光下酒”,自嘲长得像《功夫》里的“火云邪神”。林清玄与古龙,亦“敌”亦友。这才有了两人的“决战”。当年,林清玄是报社副刊编辑,

  • 最后悔的“事”

    12009年,杨澜在美国采访了1998年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美籍华人崔琦先生。杨澜问他,如果当年你没有离开河南,你今天会是什么样?杨澜心想,他一定会说,如果没有离开家乡,我永远成不了名,也不会获得诺贝尔奖;也许现在还在农村种地,是一个满脸沧

  • 无爱之伤,终究冰凉

    叶圣陶说,九如巷中张家的四个女儿,谁娶了她们都会幸福一辈子。张兆和是三小姐,张家最出色的女儿。熟读四书五经,英文流利,通音律、习昆曲、好丹青。她在中国公学读书时,走到哪里都会获得超高的回头率,每天收个几封情书,有时高达几十封。张兆和并不上交

  • 清华的精神是追求完美

    我在清华念书时,章名涛先生是电机系主任。他在1950年的一次集会上,讲为学与为人这个问题。他说,为学与为人,为人比为学重要。为学再好,为人不好,也可能成为害群之马;为人,就是要做一个有骨气的中国人。我始终记得“要做一个有骨气的中国人”这句话

  • 周恩来三次平掉自家祖坟

    1952、1958、1965年,三平淮安祖坟周恩来未满周岁就过继给了嗣母陈氏。陈氏才学出众,是周恩来的文化启蒙老师。安葬嗣母是10岁的周恩来当家后所做的第一件大事。1907年,生母去世后不久,周恩来的嗣母陈氏也在清江浦去世。一年中连续失去两

  • 聚焦范伟:老大的幸福

    离开赵本山,范伟照样能当“洗具”。范伟在电视剧里演了什么,满大街的人那一阵就喊他什么:前几年是“药匣子”和“彪哥”;现在央视播出《老大的幸福》,大家都喊他“范老大”。那么,生活中的范伟又是个怎样的人?他为什么弃小品而演电视剧了?他与赵本山之

  • 齐白石的“七戒”

    蜚声海内外的著名国画大师齐白石,作画之余坚持锻炼身体,所以,年近百岁之时,仍然精力充沛,挥毫不止。齐白石一生经历不少坎坷,然寿臻期颐,给人们留下了丰富的艺术珍品。晚年的时候,他每天天不亮就起床,先去自家的南菜园,为葡萄、丝瓜、花生等瓜果除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