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身在异乡的姐妹情

身在异乡的姐妹情

收录日期:2025-08-08 04:23:08  热度:7℃

昨日中午,仙桃市钱沟日用品批发市场内,随着一声“妈妈”的哭喊声,一对湖南母女抱头痛哭起来。见此情景,帮助这对母女团聚的一群搬运女工,也禁不住直掉眼泪。

去年10月,钱沟日用品批发市场来了一个“女疯子”。她衣衫褴褛,时而痴痴发笑,时而呆坐不语。刘杏芝、刘莲姣等搬运女工心生怜悯之情,便常常带些饭菜给她吃。

“疯子”从哪来?家住哪里?因为语言不通,刘杏芝等人根本无法与她交流。今年3月,刘杏芝偶然看到“疯子”用树枝在地上写着什么,便用笔与她“攀谈”起来。

“交谈”得知,“疯子”名叫陈晓丹,今年48岁,湖南南县南洲镇人,离异多年,几年前女儿被前夫接走。陈晓丹思女心切,便四处寻找,没想到流落到仙桃。

陈晓丹的遭遇,让大家十分同情。此后,大家亲切地叫陈晓丹为“陈姐”。女工们一商量,决定帮“陈姐”找到女儿。她们给“陈姐”的弟弟写了封信,但很长时间没有回音。

这期间,刘杏芝和姐妹们更加无微不至地关心“陈姐”。她们轮流给她送饭、送衣,时常为她洗头、洗澡。怕“陈姐”晚上寂寞,姐妹们还陪着她“聊天”。

刘杏芝等人的善举,感动了市场内做生意的老板。哪家煨了汤,做了好吃的,都不忘给“陈姐”盛上一碗。从此,“陈姐”成了“百家客”。

“陈姐”也十分“心疼”姐妹们。女工们搬货物时,她就帮着抬;门面来了活,她赶紧跑去报信。

一封寻亲信石沉大海,但刘杏芝等人并不死心,她们接连又去了几封信。

功夫不负有心人。前不久,陈晓丹的女儿陈静从广东给刘杏芝等人打来了电话。刘杏芝把这个消息告诉给了“陈姐”,“陈姐”激动得像个小孩子拍起了巴掌。

昨日中午,陈静来到仙桃,和母亲见面后相拥而泣。她拉着刘杏芝等人的手说:“感谢你们,我们全家人一辈子也忘不了!”陈静还拿出500元钱执意要酬谢,但被婉言谢绝。

“陈姐”要走了,姐妹们真舍不得。临行前,她们给“陈姐”洗头、洗澡,买来好吃的,卖文具的张老板端来骨头汤,卖鞋子的涂老板送来了球鞋,卖电器的熊老板拿来衣服……

上车离去时,“陈姐”已是泣不成声。


猜你喜欢

  • 口水爱情

    她和他结婚时,他一贫如洗,但她还是不顾家人的反对,义无反顾地嫁给了他,只是因为爱。婚后,她发现他有一个坏毛病,那就是睡觉时爱流口水,像孩子似的。而且他睡觉时还特别调皮,不定把头枕在哪儿,于是有时她会在枕头枕巾上发现一朵“嘴工”的小菊花,有时

  • 婚姻就像一件白裙子

    在当今社会,围城里的人难免受围城外风景诱惑。在我的婚姻中,我也为另外的男人流过泪,甚至失眠;但最后,却只在这个男人身边,我才睡得踏实安稳,甚至做一些美梦。从20岁恋爱到23岁结婚。婚后一直两地分居到28岁,我们从没在一起度过一个完整的春夏秋

  • 一个等爱的红色青年

    苏慕刚到公司的时候,我已经做好辞职的准备。她的来,和我的走,竟然有着相同的借口。我们都失恋了,而失恋的人都可以恣意而为地做些莫名其妙的决定。在办公室,苏慕就坐在我旁边,我不清楚自己为什么老想转头看她。我看她的时候,她不看我,我不为人知地打量

  • 越吵越爱的“吵架秘笈”

    没有一对夫妻不吵架的,这是所有“过来人”的经验。可有的夫妻吵到两败俱伤,最终只好挥手说“拜拜”;有的夫妻却能越吵越相爱,在争吵中磨合理解,感情指数上升。最新的一项调查表明,如果善用吵架“秘笈”,架吵得好,也许可以成为两人感情的催化剂,使你们

  • 爱与生活的质量

    婚礼上,婧的泪忽然奔涌而出,不仅是新娘必有的喜泪。当初她坚持要举行盛大的婚宴,不是没有一点补偿心理的。伟是电脑学博士,开了一家电脑公司,财富与前途都是明摆着的。第一次见面,伟对婧说《初哥初妹操作电脑》的笑话故事,自己呵呵地笑,婧也附和地浅笑

  • 婚姻似杯水,爱情如风筝

    有一对母女,母亲快五十了,女儿二十八。不同的是年龄,相同的却是母女俩都离了婚。虽然两人对待丈夫和家庭的态度不同,但结果却是相同的——都是丈夫离她们而去。父亲做生意赚了大钱,而且生意越做越大。俗话说:“男人有钱就变坏。”母亲担心男人禁不住花花

  • 一度温暖,一百度爱情

    刚刚结婚时,他没有钱,带着她住在破旧的老房子里。她从北方城市来,习惯了北方冬天房子里的暖气,随他到这里,房间冰冷,四处漏风,没几日,便病了一场。他守在她的病床前,心疼得说不出话来。她病好后,他就习惯了每天晚上睡觉前为她端来洗脚水,热腾腾地冒

  • 我的“黄油”老公

    爱情也许并没有真的让我们那么失望,失望是由于我们自己的放弃。我爱吃黄油,因为这个爱好,被我现在的老公爱上。记得当时是在北京飞往深圳的早班飞机上,空姐给每个人送一份例行早餐,没有什么好挑拣的,全飞机都一样,有面包、有水果、有火腿肠,当然还有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