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掘地见母

掘地见母

收录日期:2025-08-07 09:18:32  热度:10℃

据《左传·隐公元年》记载:郑庄公弟兄二人,母亲武姜因生庄公时难产,因此对他心生厌恶,取名“寤生”,相反对其弟弟叔段却百般宠爱。按照古制,寤生是老大顺理成章地继承了王位,成为郑国君主。母亲武姜更加心怀不满,千方百计培养叔段的势力,以便强大后取代庄公。于是她就替叔段请求封地想要制邑(今郑州上街),庄公不同意,武姜又请庄公把叔段封到京襄城(今荥阳),庄公同意了。叔段到京后,称京城太叔,招兵买马,修筑城墙,准备谋反。卿士祭仲发现后告诉了庄公,庄公说:“只要我母亲武姜愿意,有什么关系。”祭仲说:“武姜没有满足的时候,不如早点把他们安置个合适的地方,不然就难对付了。”庄公说:“多行不义必自毙。你等着瞧吧!”郑庄公二十二年(公元前722年),叔段认为时机成熟,就和母亲商量谋反日期,武姜作出决定后就回信给叔段,让他立即起兵,自己做为内应。此时,郑庄公早已发现他俩的阴谋,截获了密信。拿到证据后,郑庄公即派公孙吕率二百辆兵车包围了京襄城,叔段措手不及仓皇逃至鄢陵,又被庄公追杀而被迫逃到共城(今河南辉县)后自杀。

这样以来,庄公对姜武更加不满,扬言"我俩不到黄泉不再见面"。庄公就把武姜送到颍地(今登封颍阳)居住。

过了一段时间,庄公有些后悔,在设宴招待管颍地的官员颍考叔时,颍考叔想和解他们母子的关系,于是在用餐时把一些好吃的东西藏在了袖子里。庄公感到非常奇怪,就问:“这是何意?”颍考叔说:“我母亲常年在乡下没吃过君主赐的饭食,我想给她带一些回去,以表示我的一片孝心。”郑庄公就讲了与自己母亲关系破裂的经过。颍考叔说:“这好办,我们可以掘地道至黄泉,筑成甬道和庭室,在那里,你们不就可以见面了吗?”庄公深感此法妥当,就委托颍考叔办理此事。于是颍考叔迅速行动,在京襄城很快挖成了一个地道,请庄公和母亲在那里见面。母子二人见面后抱头痛哭,从此言归于好。这即是着名“掘地见母”故事的由来。

猜你喜欢

  • 仙人掌也会哭泣

    大家都叫他仙人掌,不仅仅因为他的脾气倔,浑身是刺,更主要的原因是他有着顽强的生存能力,不管多恶劣的环境,都努力地向上生长。他经受了那么多灾难,他的心,却坚强无比。他看不惯小人当道,他嫉恶如仇;他被打成“右派”,在北大荒劳动改造;他爱管“闲事

  • 所谓的天赋只不过是更多的时间沉淀

    高小玲上高中的时候成绩并不算太好,虽说考个二本院校绰绰有余,但是要想上重点大学,还是相差甚远的。高三那年,很多和高小玲成绩不相上下的同学为了考上更好的学校,纷纷想出了专业考试来提高自己上名校的概率这个办法。我记得我上高中那时候,编导专业是十

  • 病魔女孩的力量

    我的姐姐七岁时爸爸走了,十四岁时却不幸患上白血病。当时医生很肯定的断定她最多不过活到二十岁。就如一朵含苞待放的花苞悲催而过早地凋谢。她,不仅是个成绩优秀的好学生,在学校深受老师、同学的喜爱,在家像一只温顺的小绵羊,很听话又懂事。这么一个优秀

  • 父亲也会流泪

    我很少看到父亲流泪,在我的记忆里,他一直是个强悍粗壮的男人,一个拳头打出去就足以让人惊骇逃走。所以,流泪于这个豪情万丈的男人大概是首先要被他自己嘲弄鄙视的事情。记得有一年他收的一个徒弟在习武的时候,不慎从高台上摔下来,当场将右腿摔断。十几岁

  • 背对背的拥抱

    终于,有一天,小女孩端出一杯水,喊出一声妈,您上班累了,喝口水吧:就这轻轻一句,她的眼睛里倾刻间噙满了泪水。夫妻俩都是生性木讷,不善言辞的人,常常羞于爱的直白表达。但对对方却一直在默默地关爱着,挂念着。这种爱,不是轰轰烈烈缠缠绵绵的,但丝丝

  • 懒惰者

    一个懒惰者四处流浪、乞讨,饱受了人间的酸甜苦辣。一天,他流浪进了方圆寺。他已一天没有吃东西了,便向一位老和尚乞求水与食物。老和尚说,你今天帮我打扫寺院的卫生,我就给你水和食物。懒惰者说,我一天没吃东西了,你给我水和食物,我明天再帮你打扫寺院

  • 大戏谁能料

    县夫人竟然为一尊河神娘娘塑像而投河,此事堪称千古奇闻,被传为笑谈,连她投河的杜福津也被人以讹传讹变成了“妒妇津”。口耳相传之下,有一个好事的戏班子将此事编成了戏文,到处传唱,戏名便叫《妒妇津》,主角就叫王磐和徐瑾,连名儿都没改,戏中最精彩的

  • 最佩服的人

    肖力和刘炜最近关系有些紧张,上周五终于爆发了,两个人吵了起来,吵的脸红脖子粗的。事情的起因很简单,计划管理部在组织制定公司明年的生产经营计划,这是肖力调任计划管理部主任以来主持制定的第一个全年计划。肖力觉得这个计划已经很完美了,召开部务会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