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钟书的“痴气”

钟书的“痴气”

收录日期:2025-08-08 03:14:57  热度:9℃

钟书的“痴气”

作者:杨绛

钟书的“痴气”书本里灌注不下,还洋溢出来。我们在牛津时,他午睡,我临帖,可是一个人写写字困上来,便睡着了。他醒来见我睡了,就饱蘸浓墨,想给我画个花脸。可是他刚落笔我就醒了。他没想到我的脸皮比宣纸还吃墨,洗尽墨痕,脸皮象纸一样快洗破了,以后他不在恶作剧,只给我画了一幅肖像,上面再添上眼镜和胡子,聊以过瘾。回国后他暑假回上海,大热天女儿熟睡(女儿还是娃娃呢),他在她肚子上画一个大脸,挨他母亲一顿训斥,他不敢再画。

沦陷在上海的时候,他多余的“痴气”往往发泄在叔父的小儿小女、孙儿孙女和自己女儿阿圆身上。这一串孩子挨肩儿都相差两岁,常在一起玩。有些语言在“不文明”或“臭”的边缘上,他们很懂事似的注意避忌。钟书变着法儿,或作手势,或用切口,诱他们说出来,就赖他们说“坏话”。于是一群孩子围着他吵呀,打呀,闹个没完。他虽然挨了围攻,还俨然以胜利者自居。他逗女儿玩,每天临睡在她的被窝里埋置“地雷”,埋得一层深入一层,把大大小小的各种玩具、镜子、刷子,甚至砚台或大把的毛笔都埋进去,等女儿惊叫,他得意大乐。女儿临睡前必定小心搜查一遍,把被里的东西一一取出。钟书恨不得把扫帚、畚箕都塞入女儿被窝,博取一遭意外的胜利。这种玩意儿天天玩也没多大意思,可是钟书百玩不厌。

他对女儿说,《围城》里有个丑孩子,就是她。阿圆信以为真,却也并不计较。他写了一个开头的《百合心》里,有个女孩子穿一件紫红毛衣,钟书告诉阿圆那是个最讨厌的孩子,也就是她。阿圆大上心事,怕爸爸冤枉她,每天找他的稿子偷看,钟书就把稿子每天换个地方藏起来。一个藏,一个找,成了捉迷藏式的游戏。后来连我都不知道稿子藏到哪里去了。

钟书的“痴气”也怪别致的。他很认真地跟我说:“假如我们再生一个孩子,说不定比阿圆好,我们就要喜欢那个孩子了,那我们怎么对得起阿圆呢。”提倡一对父母生一个孩子的理论,还从未讲到父母为了用情专一而只生一个。

解放后,我们在清华养过一只很聪明的猫。小猫初次上树,不敢下来,钟书设法把它救下。小猫下来后,用爪子轻轻软软地在钟书腕上一搭,表示感谢。我们常爱引用西方谚语:“地狱里尽是不知感激的人。”小猫知感,钟书说它有灵性,特别宝贝。猫儿长大了,半夜和别的猫儿打架。钟书特备长竹竿一枝,倚在门口,不管多冷的天,听见猫儿叫闹,就急忙从热被窝里出来,拿了竹竿,赶出去帮自己的猫儿打架。和我们家那猫儿争风打架的情敌之一是紧邻林微女士的宝贝猫,她称为她一家人的“爱的焦点”。我常怕钟书为猫而伤了两家和气,引用他自己的话说:“打狗要看主人的面,那么,打猫要看主妇面了!”(《猫》的第一句),他笑说:“理论总是不实践的人制定的。”

猜你喜欢

  • 医术

    医术医术,作为一门古老而神秘的知识与技能,承载着人们对健康和生命的渴望。无论是古代传统的中医,还是现代先进的西医,医术都是人类智慧和努力的结晶。它不仅仅是一种科学,更是一门艺术。医术起源于人类对疾病与健康的思考和探索。在古代,人们将疾病视为

  • 最关键的人

    最关键的人每个人的生活中都有一位最关键的人,他可能是亲人、朋友还是伴侣,但无论是谁,他们在我们的人生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对于我来说,我最关键的人就是我的母亲。她是我的第一任老师,教给我如何做人、如何与人相处、如何面对困难。她是那个温暖的

  • 摘去离根最近的花

    在一个小村庄的深处,有一棵参天大树。这棵大树生长在村民们心中,承载着无数的回忆和希望。树的根深深地扎入土地,树干高耸入云,树叶翠绿茂盛,是整个村庄的象征。每年春天,树上会绽放出美丽的鲜花,吸引着无数的蜜蜂和蝴蝶前来觅食。人们常常围绕着这棵大

  • 你是贼

    你是贼你站在角落中,目光警惕地环顾四周。人群潮水般涌过你身边,匆忙的脚步声和喧闹的嘈杂声交织在一起。你看似普通,但心中隐藏着一个秘密:你是一名贼。这个事实并不让你感到自卑,相反,它给予了你一种特殊的能力,一种能够洞察周围环境的独特触觉。你观

  • 要孩子,不要神童

    要孩子,不要神童在当今社会,很多家长对于自己的孩子都抱有极高的期望,希望他们能在各个方面都是顶尖的。尤其是对于神童这个词,不少家长认为只有培养成神童,孩子才能有出息。然而,我认为我们应该要孩子,而不是追求神童的称号。首先,从孩子的成长角度来

  • 公平

    公平人们常常谈论公平,它是社会正义的基石。公平中蕴含着人们对平等、公正和正义的渴望。然而,公平不仅仅是一个理念,而是我们应该在生活的各个方面去追求的一种态度。公平在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教育领域,公平意味着每个孩子都有平等的机会接受教育

  • 遇到狼就变成狼

    遇到狼就变成狼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底线,当被逼到某个程度,我们也许会不自觉地改变自己,只为了生存下去。遇到狼就变成狼,这似乎成为了一种必然的选择。但是,我们是否应该接受这样的命运呢?从古至今,人们就经常用狼来形容残忍、凶狠的行为。狼是野性的象征

  • 有些问题不能问

    有些问题不能问在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中,有些问题是我们不愿意被问到的。有时是因为这些问题太私密,涉及到个人隐私;有时是因为这些问题会让我们感到尴尬或不舒服;有时是因为这些问题触及到一些敏感的话题。不管是什么原因,这些问题常常被视为禁区,我们不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