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方十亭的故事

方十亭的故事

收录日期:2025-08-08 04:03:08  热度:7℃

方十亭,方十亭,

一身赤胆赛关公。

只因临岐去催粮,

回来碰上宋贼后人。

为救百姓挺身出,

杀得宋兵吓断魂。

力尽刀缺遭围困,

浓眉倒竖尽了忠。

这几句歌谣,眼下能唱的人不多了;可是“方十亭”的故事;还有许多老年人知道啦。

传说,方腊义兵退到洞源里之后,方腊就命他的第十将到临岐去运粮草。一日,方十将带领一万多农民,挑了一万多担粮食,翻了三十六条岭,七十二座山,刚到八都石景午口,忽见前面有许多百姓,扶老携幼,连跑带跌向山边闯。方十将一问,知道有几千官兵来追杀他们,一时气得浓眉倒竖,两眼圆睁。挑粮的农民一个个手举扁担围了拢来,向方十将说:“十将军,宋军太狠毒,我们与他们拼吧!”方十将仔细想一想,说:“众位乡亲,你们是有骨气!但是腊哥里有好几万兄弟,不可一日无粮;我们还是运粮要紧。”

“前面宋军挡路,我们横坚过不去!”众人七嘴八舌地恳求着。

方十将看看山热,心里有了主意,便对众人说:“大家不要着急!看,前面是峡谷,山高路险,只要我一个人守住谷口,宋军再多也难上来。你们赶快挑运粮草,带领受难百姓,抄这小路到洞源里去。”

乡亲们想想也是,但谁也不放心他一个人留在这里。后来看方十将意志非常坚决,只得带着受难百姓,含着眼泪,挑起粮食走了。

再说那边宋军的一个部将,带领许多人马,一路追杀老百姓。他们追呀追呀,过了几个山湾,来到谷口,前面的老百姓突然不见了;只见一个手执长柄大砍刀的大汉站在上面,背后还竖起一面大黄旗。宋将疑心前面有方腊的伏兵,连忙下令调五百名枪排手上去。但这里是山路,又窄又陡,枪排手有劲没处使,上去的人,一个个都被方十将用大砍刀劈了。

方十将一口气劈了几十个,吓得后边的枪排手连忙退回去。那部将见了大怒,拼命叫队伍向上涌。

方十将整整杀了一天一夜,身子累了,刀也缺了口,面前宋军的死尸堆成了小山。他把长柄大砍刀向地上一插,想坐在一块大石头上休息一会,不料宋军又从下面涌上来。方十将想:杀了一天一夜,一万多担粮食一定已运到了洞源里,我的担子也卸了。如今已心力用尽,若再战下去,难免要被贼兵生擒!便心一横,又狠狠杀了一阵。

方十将看看宋军又退下了,便“霍”地纵身跳上一块高高的石岩,把黄旗插在岩缝里,跪下来朝洞源里拜了四拜,立起来敲断长柄大砍刀,摸出腰里的匕首,刺进喉头。

据说,当时下面的宋军,只见方十将身靠着旗杆,站在石岩上,一动不动,十分威严。想爬到石岩上去捉他的人,都一个个滑下来跌死了。那部将没法,只得带队伍通过峡口——他们始终不能动方十将的一根毫毛。

为了纪念这位坚贞不屈的农民起义的将领,后来当地老百姓在石景午口造起一座亭子,里面塑了一个浓眉大眼,身穿马甲,手执长柄大刀的方十将神象。这亭子叫“方十亭”。

猜你喜欢

  • 高仓健的三顿饭

    著名影星高仓健的去世,让2014年的冬天更寒冷了一些。无论是导演艺人还是普通百姓,都深深缅怀这位影坛硬汉。高仓健精湛的演技让人折服,他的一些鲜为人知的小故事也让人感叹。在高仓健的演艺生涯里,他曾经有过这样的三顿饭。在1977年的电影《幸福的

  • 商鞅的信与不信

    商鞅本是卫国的公子,在得到秦国商之封地前叫公孙鞅,也被称为“卫鞅”。他“少好刑名之学”,志在功利强盛。但卫国作为一个弱国,要在战国时代争雄看来没有什么希望。所以他到了魏国,依附于魏相公叔座。恰逢公叔座重病,魏惠王亲往问病,担心他有不测。公叔

  • 科学“疯子”特斯拉

    1884年,正在纽约忙于工作的爱迪生收到一封老友查尔斯·巴奇勒的来信,信中说:“亲爱的托马斯·爱迪生先生,我不得不为你推荐一名年轻人。因为在当今世上,我知道有两个伟大的人,你是其中之一,另一个就是你面前的这位年轻人了。”爱迪生把信装了起来,

  • 成功人士的口头禅

    这是我的错有一段时间,余世维在大陆非常火。他的培训课程一度成为众多企业追捧的对象。在他众多的演讲中,他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这是我的错。这句话,在他年轻的时候,让他快速成长,并成为公司的管理者。任何时候,担当总会给自己带来机会。请给我一个理由

  • 天真大师金岳霖

    著名的哲学家、逻辑学家金岳霖治学严谨,在生活中却有着异于常人的有趣之处。金岳霖的癖好之多在朋友圈中是出了名的。他喜欢诗词,尤其酷爱清人诗词,能熟背很多清代诗人的诗词。诗词之外,金岳霖对对联也很感兴趣,他作对联时常把朋友的名字嵌入联中,妙不可

  • 钱学森的家教

    甲午初夏,钱学森之子钱永刚教授,应邀给大同中学师生介绍钱学森在人生转折点上的重大选择,让师生们深受教育。我与永刚兄是好朋友,在交谈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钱学森的家教。永刚的祖父钱均夫是文化名人,为钱武肃王32世孙,外祖父蒋百里乃民国名将;父亲钱

  • 为书疯魔痴狂的名人

    古往今来大凡有成就的人,都与书结下了不解之缘,他们嗜书成性,爱书成癖,甚至为书疯魔痴狂。曲波“挖书”:当代文学名著《林海雪原》的作者曲波,12岁时读《说岳全传》,对书中秦桧非常痛恨。一怒之下,将书中所有的“秦桧”二字都用刀子挖掉,未曾想连背

  • 梁实秋先生的幽默

    梁实秋先生学贯中西,在散文、文学批评、翻译等领域举重若轻、游刃有余。无论在作品中,还是生活中,处处彰显一代大师的幽默和谦逊。当谈到孩子时,他劈头就说:“我一向不信孩子是未来世界的主人翁。”你正惊讶,他又补一句:“因为我亲见孩子到处在做现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