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张八万

张八万

收录日期:2025-08-08 06:27:47  热度:9℃

张八万

作者:冯元庆

张八万,原名张二贵,今年五十出头,曾经是整个华州都很有名的企业家、致富能手,凭着敢闯敢干,头脑活络,在上世纪九十年代,贷款五十万元开办了铸造厂,专做汽车零配件,生意火爆,产品打到一汽、二汽、上海、广东等地。张二贵为人豪爽,先后帮助好多人陆陆续续开办了几十家汽车配件厂,带动了一方经济发展,算是个响当当的人物。张二贵这一代人是伴随着人口政策演变成长起来的一代,在八十、九十年代提倡独生子女,严格控制二胎,杜绝第三胎。凡事总有特别,就像小品《超生游击队》演的那样,只要想生总会有办法。张二贵自然不能学小品里的人当“游击队”,反正手里有钱,老二被罚了两万,第三个儿子出生时被罚了六万块,在当时就是天文数字,一般人想都不敢想。张二贵被村人戏称为“张八万”。每当听到这戏虐话时,张二贵总是满面笑容,无悔地“哈哈”笑两声,说:“有人不算穷。”

俗话说“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这话恰恰就应在张八万身上。由于管理粗放,只注重经济效益,隐患重重,在建厂第七年时发生了一场火灾,不仅烧光了所有财产,还烧死了三个工人。这真是塌了天,张八万把全部积蓄拿来作赔偿,还进监狱住了几年。一个响当当硬邦邦的“张员外”,霎时变成了穷光蛋阶下囚。好在有以前的人缘,从监狱出来后张八万到一个朋友的厂里做副总,其实是给个面子,挣个不用出力的工资而已。日子吗倒还过得去,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但是再想翻身当“员外”是不可能了。小日子就这么过着,好在三个儿子茁壮成长,生龙活虎,张八万心里多多少少有点安慰。

时间就像流水,三个儿子次第成人。这几年,华州风气大变,公元两千年以前,姑娘愁着嫁不出去,小伙子娶媳妇专看女方陪送多少嫁妆,挑挑拣拣,谁家里要是有两三个女儿真要剥她老爹一层皮。可是这几年变了,变成了娶媳妇难。张八万所在的张家庄,村里有十二三个适龄男,打听遍周边庄子只有两个适龄女。媒人们说,现在女孩子金贵,找婆家离城近的家里要有房子有轿车,要是离城远城里得要有房子还得有轿车。张家的这弟兄仨,老二比老大小两岁,老三比老二小两岁,兄弟仨都在本村的厂里上班,老大前年冬天结婚。这不,三个儿子给张八万带来一顶沉重的帽子,压得老头子笑话也不说了,终日里低着个头,黑着个脸,倒背着手,家里厂里两点一线。

张八万给老大娶媳妇花了不少钱,搜家底从城里买了一套三居室的楼房,整个事办下来,还欠了几万块的外债。眼看着老二、老三脚跟脚该办事了,咋办?给老大办完事,张八万把三个小子喊到一块,喝着白开水,诉说自己的打算:

“咱家里的底子你们也清楚,就靠工资,也没啥其他收入。老大结婚把以前攒下的钱花完了,老二、老三结婚就要靠我们爷四个的工资了。吃不穷穿不穷计划不到就要受穷啊,只要有计划,咱们紧紧手,剩下两桩事不是什么大问题。到时如果稍微欠缺点我可以找老伙计们借点,但借钱终究要还,最终还得靠我们自己。”

张八万给儿子们打气。随后,话锋一转:

“所以,今后都要把工资上交到我这里,统一管理,集中力量办大事。”

把话说完,满以为三个儿子会一齐答应。谁成想,一直等到他喝完一碗白开水,仨小子谁也没吭声。第一次家庭会议就这样结束了。不管怎样,也算给小子们布置作业了。

家庭会议过后,张八万分别给儿子们鼓劲,并且嘱咐不要乱花钱,到年底可把钱交家里。说归说,听归听,哥仨谁也像哑巴吃饺子—心中有数。

这说话就到了年底,张八万左等右等,一直等到年二十九,三个儿子没一个来交钱的。三十晚上,张八万把儿子们叫过来开会收钱。结果依然是没人说话,各自想心事、玩手机。

“老大,你先说,怎么回事?钱呢?”张八万点名。逼急了,老大吞吞吐吐:“媳妇说,人家结婚都有车,要攒钱买辆车……”

“把钱交了,要是去还大哥办事的窟窿,那还怎么攒,况且大哥不交,我怎么交。”老二翻了一下白眼。

“大哥办事花家里钱,我们办事就要花我们的钱,这不公平。况且我挣的少,平时请朋友吃饭,买东西,我是真正的月光族,怎么交……”老三边看手机边说。

张八万这才明白,儿子们压根就没打算交,压根就没把他的话当话听。他不禁忽地站起来,怒目圆睁,狠狠地盯着三个小子,盯了一会儿又软绵绵地坐下了。长叹一声,对儿子们说:

“你们看,我也老了,没能力了,这个爹也当不起了,从你们中间选一人当爹吧。”说完这话,谁也不吭声,死一般寂静。

“老大呀,你也结婚了,也是大人了,这个爹由你来当吧。”张八万张大嘴巴说。

“媳妇要买车……我当不了……”老大嗫嚅地说。

“老大当不了,老二你当吧,只要能把家管理好,我把钱交给你。”张八万把脸转向耷拉着眼皮的老二。

“把钱交了还窟窿,我办事咋办,况且大哥不交……”老二的声音像蚊子,重复着先前的话。

“三儿啊,你说吧,这个爹他们都不当,你来当吧。”张八万看着这个最小的“张六万”。

“老糊涂了吧,爹是随便当的?我的钱不够花,爱怎么地怎么地。”小三眼睛始终没离开过手机。

冬夜很长,爷四个就这样无声地坐着,听着外面稀稀落落的爆竹声,已经到子夜了。张八万摇摇晃晃站起来走出屋去。大年初一,晚辈们来磕头找不到张八万,以为他也去给长辈磕头了,谁也没在意。直到大年初二,外甥来给舅舅拜年,才发现张八万不见了。

前段时间,有人说在山西孝义县好像看到张二贵了,可惜太远,没看清楚。传了一阵子,慢慢淡忘了。至今,谁也不知道他到什么地方去了。

张老大,张二万,张六万,弟兄三个依然在厂里上着班,日头升起又落下,落下又升起,平平常常,谁也没觉得多了什么,也没觉得少了什么。

猜你喜欢

  • 是我的就要还给我

    李晓兰是一个师范大学刚毕业的学生。都说现在的工作不好找,这不她也在求职的大军中“漂泊”了两三个月,最后靠熟人的帮忙,她终于在一家城镇的小学里教三年级一班的语文,兼班主任。这工作有了,可是要把它做好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李晓兰忙前忙后,经常忙到

  • 阿P吃官司

    这天中午,阿P吃完了婚宴,一个人哼着小曲往家走,走着走着,抬头看见不远处又有人倒在地上。虽然有许多路人,大都视而不见,匆匆而过,也有几个驻足的,也都是指指点点,没有谁伸手扶一把。做人怎么能这样呢!婚宴上喝了点小酒的阿P,于是热血又往上涌。他

  • 大黑猫的食物链情结

    大黑猫是主人的宠物。主人很心痛它,有了好吃的东西总是要先给大黑猫吃。主人还处处表扬它,说他家大黑猫尽职尽责,坚守岗位,庄院里没有发现一只老鼠。这大黑猫也在主人面前献媚,偎在主人怀中说:“我每天都要把庄院巡查数遍,那些老鼠见了我就全家远跑了。

  • 服刑高官的余威

    高官落马,收押在监,风光不再,无人问津,略显颓废。恰在此时他的儿子学业完成,踏入社会。本应是路途一马平川的官二代,由于父亲的落马,处境颇为凄凉。由于自小娇生惯养,没有一技之长,更别谈自食其力了,所以,连最基本的温饱也成了问题。一日,他去探监

  • 楼上的弹珠声

    如果你住过七八十年代的老楼房,不知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午夜梦回,天花板上突然传来“哗啦啦”的声音,像有人不小心掉了一把弹珠在地上,在深夜里显得格外惊心……李娟是个业余作家,儿子晓晓已经五岁了,却并没有去上学,因为他有轻微的自闭,不爱说话,

  • 阿P拍结婚照

    阿P和小兰结婚已有十几年头了。那时候两人都还在农村,经济状况不宽裕,草草地备了几桌酒席请亲戚朋友喝一顿酒,就把婚事给办了。如今两个人进城经商,不但积累了一大笔钱,而且还在城里买了一套二手房。这天,阿P和小兰在街上购物,突然鞭炮齐鸣、鼓乐声声

  • 大桥村的连心桥

    大桥村的桥已经坏了半年多了。这半年多来,可苦坏了大桥村的村民了。这桥是村民去乡里赶集的必经之路。“民以食为天”,可除了粮食之外,村民们日常生活用品都得到集市里买,自产的农副产品也得去集市上去卖。可这通往“阳关道”的桥坏了,村民们自然也无法去

  • 买件衬衣真烦恼

    老婆说:“人是衣,马是鞍,形象就是开路先锋。你那件衬衣都穿好几年了,洗都洗不净了,太旧了,淘汰吧!今天晚上,没有别的事,咱逛街去!顺道给你买件新衬衣。”我打趣地说:“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这是革命的传家宝,咱不能丢!”老婆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