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时到时担当

时到时担当

收录日期:2025-08-08 03:53:25  热度:9℃

我的家鄉有一句俗语:时到时担当,没米就煮番薯汤。这是一句乐观的、顺其自然的话,大约相当于国语里的船到桥头自然直,或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幼年时代,我常听父亲说这一句话,就忍不住问父亲:没米就煮番薯汤,如果连番薯也没有了,怎么办?父亲习惯地拍拍我的后脑勺,大笑起来:天无绝人之路,年头不可能坏到连番薯都长不出来呀!

确实也是如此,无论风灾、水灾、旱灾,甚至大规模的虫害,番薯大概是永远不受害的作物,只要种下去,没有不收成的。因此,在我们鄉下的做田人,都会留出一小块地种番薯,平时摘叶子作青菜,收成时就把番薯堆在家里的眠床下,以备不时之需。在我成长的年月,我的床下一年四季都堆满番薯,每天妈妈生火做饭时抓两个丢进炉灶底的火灰里,饭熟了,热腾腾香喷喷的焖番薯也好了。

即使是战争最激烈、逃空袭的那几年,番薯也没有一年歉收。

推演出来,我们知道生活里有很多的挫败,只要能挺着,天就没有绝人之路。因此如何使自己的心宽广乐观地应对生活,比汲汲营营地想过好日子来得重要,归根究底乃不是米或番薯的问题,而是心态罢了。

佛法中有当位即妙、当相即道的说法。所谓当位即妙,是不论何事,其位皆妙,就像良医所观,毒有毒之妙,药有药之妙。所谓当相即道,是说世间浅近的事相,都有深妙的道理。

时到时担当,没米就煮番薯汤。真到没有米必须吃番薯汤的时候,是不是也能无怨,品出番薯也有番薯的芳香,那才是真正的承担。

猜你喜欢

  • 割肚牵肠

    蜀后主刘禅建兴三年(公元225年),蛮王孟获联合金环三洞兵马反叛,建宁三郡也归附了孟获,永昌危急。为了平息后方的叛乱,诸葛亮亲率大军南征。首先用离间之计平息了建宁三郡的叛乱,解了永昌之急。又用激将之法破了三洞人马。最后诱敌设伏,在锦带山活捉

  • 操刀伤锦

    春秋时,郑国的大夫子皮打算让尹何来管理自己庞大的采邑。尹何是子皮的家臣,年纪轻,没有管理经验和能力,大家觉得他难以胜任。子皮说:没关系,没经验可以学嘛。学的时间长了,就会了。”子产对子皮说:喜欢一个人,一定会为他着想。一个孩子还

  • 不拘一格

    龚自珍是清朝乾隆末年浙江仁和(今杭州)人。龚自珍的年代,清朝开始急速衰败,贫富两极分化,社会问题丛生,危机四伏。龚自珍主张移民屯垦新疆,以发展西部经济、巩固边防(《西域置行省议》);给林则徐写信,希望禁绝鸦片。道光十九年,正是鸦片战争爆发的

  • 刮目相看

    吕蒙是三国时期吴国将领,武艺高强,战功卓著,可是不爱读书。起初,吴主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身当居要职,要多读些书。”吕蒙说军务繁忙没有时间,孙权说:我难道是要你精通经史而成为学问渊博的学者吗?只是要你读点书,增长一点见识,开阔一些

  • 回天之力

    张玄素任景州录事参军时,唐太宗召见他,询问他为政之道。张玄素说:隋炀帝喜欢专断大小事务,不信任大臣,以一个人的智慧来决断天下的事,最终走向了灭亡!陛下要是能够谨慎选择大臣,观察和考核他们的政绩而加以赏罚,何必忧虑国家治理不好呢!另外,我观察

  • 倚门倚闾

    王孙贾15岁被召进王宫当齐王的侍臣。王孙贾的母亲很爱王孙贾,每当他入朝,母亲总要再三叮嘱他早些回来。如果他回家晚了,母亲就会焦急的倚在门口等他回来。公元前284年,燕国的军队很快攻下了齐国都城临淄。齐王仓惶出逃,这天王孙贾没有在齐王身边,听

  • 必由之路

    .唐僧师徒四人西行,虽然是秋天,但渐渐感到热气蒸人。请教一位老者,老者说:敝地唤做火焰山,无春无秋,四季皆热。”唐僧说:火焰山可阻西去之路?”老者说:西方却去不得。那山离此有六十里远,正是西方必由之路,有八百里火焰,

  • 中流击楫

    祖逖年轻时很有志气。一次,他和朋友睡觉,半夜里听见鸡叫,祖逖叫醒朋友,说:你听听,这是在督促我们奋发图强啊!”两人就披衣起床,拔剑起舞,苦练本事。后来匈奴人占领了中原,西晋灭亡了。东晋王朝偏安于江南,不思进取。为了收复失地,祖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