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用“习惯”来驯养男人

用“习惯”来驯养男人

收录日期:2025-08-07 23:04:28  热度:10℃

看看周黍是如何悄無声息地,在家里建立了自己的“秩序”,并且让男人心甘情愿地陷入了这种“井然有序”的生活——

季尧是个“海龟”博士,在法国学习期间,认识了学设计专业的女硕士周黍。此女柔若春花,像牡丹一样腴美,性格蛾眉婉转,不管你说什么,提什么建议,都是一句“行呀”,温顺得让季尧很受用。结婚之后,季尧被国内某大学不惜“重金”引进,然而季尧却表现平平,毫无建树。分析原因,季尧伤心地认为,是妻子周黍,用餐桌替换了他的书桌,他无心再做学问,却深深沉溺于油光锃亮,香艳动人的美食之中。

这是刚读完的一篇小说《婚姻生活》里的故事。有一种女人,很擅长“被动的主动”,她看上去没有一点侵略性,许多现代女人身上那种咄咄逼人和锋芒毕露她都没有,她永远都是软玉温香般的“也行呀”,但有时候,在这种女人的杨柳之躯里,也是嵌了根细若游丝的钢筋的。被麻痹的男人,就像“温水煮青蛙”一样,慢慢被套牢,被婚姻驯服。

看看女主人公周黍是如何悄无声息地,在家里建立了自己的“秩序”,并且让男人心甘情愿地陷入了这种“井然有序”的生活:

坚持主张,并及时服软。周黍以“民以食为天”的大道理,把家里的书房改造成了厨房。她是学设计的,装修的时候对厨房大破大立,把6平方米变成了14平方米,阳台上的花盆里种了百里香和迷迭草,那是做腌鸭和凉拌菜用的香料。书架顶上放了平时不用的电火锅,客厅的五斗橱里放了餐具——他们家有各种等级不同的餐具,一套景德镇青花玲珑餐具是家用的,一套蓝白条纹相间的日本“濑户烧”是待普通客人用的,一套镶金边有牡丹图案的釉下彩骨瓷是待贵客用的。她在食馔方面的一掷千金,每每让季尧恼火的时候,她都显得若无其事,你不理她,她就会一次次杨柳般倚靠过来,主动服软的女人,哪个男人还狠得下心呢?况且这些美食美器,确实看着赏心悦目。婚姻里如果两个人都像泡桐一样笔直,是没有好下场的。

厨房外交,因为别人的赞美和垂涎,让男人也觉得自己的婚姻挺美好。周黍厨艺精湛,她的设计专业素养,发挥在餐桌上,有了近乎完美的体现。一道道精心烹饪的菜肴,像花朵般次第绽放,她把自家厨房经营得名声远播,导致食客源源不断,纷至沓来。餐厅,是他们家最舒服的所在。尤其是冬天,或者夜晚的时候,在阳光和灯光照耀下的橡木桌椅食器食物,熠熠生辉,宛若镀金,有一种魔法般的神奇美的力量,把主人和客人都变成长了根须的植物,恋恋不走。凡是来过他家的男性朋友,只要在那张铺了墨绿色橄榄枝叶图案桌旗的橡木饭桌上小酌过几杯,就会众口一词地对他的婚姻生活表现出由衷的赞美。甚至连院长还有很多校领导都慕名前来,并且—坐下,就再也不想动了。

既然建立了属于自己的家庭秩序,就得亲力亲为,主动维护。小说里的季尧被导师批评“没有长进”时,心情变得不好了。他想自己怎么可能有长进呢?自打结婚以来,他在厨房的时间,就比在书房的时间多;他坐在餐桌的时间,比坐在书桌的时间多。别的教授没有进步,还可以借口家务事多,家事缠人,而且知识分子的家务事,向来是责任清晰,分工明确。可是季尧家永远不会因为家务闹矛盾。周黍买菜,周黍做饭,周黍洗碗,周黍搞卫生……这么一想,季尧倒也无可抱怨了。还能抱怨女人太贤惠吗?而且私下里,他好像也是挺享受,挺喜欢这样的。

于是呢,周黍用蠹蛀蚀书的方式,几年如一日的,终于把季尧由一个学者,变成了一个“酒囊饭袋”。而一旦哪天有事,家里没有人来吃饭,一向热闹的厨房,陡然间清静下来,季尧竟然会觉得非常失落,不习惯。

而男人对习惯的沉溺,更远甚于女人。尤其在建立一个家庭之后,他们喜欢稳定平和的生活,所以,如果你想和这个男人相伴一生,但是没有天姿国色,没有骄人的才艺,没有万贯家财,不会巫术不瞳迷魂大法,那就想办法让自己变成男人的一种“习惯”,一种他离开后就感觉种种不适应。水土不服,土壤水温都差那么一点点的“习惯”。只有找到这种习惯,他才五体通泰,再多的诱惑、失意都无法替代或放弃,宁愿抱着“习惯”不撒手。

比如擅于倾听,就是一种好习惯。怡姐发现,有段时间老公对她很不耐烦,她一开口,还没说话呢,就被老公打断,被否定。反而到了外面,老公谈笑风生,话题不断。男人这个聊天的兴趣,怎么从自己这里断根了呢?反思之后,怡姐觉得,是自己的交流方式出了问题。每次男人想和她聊一些工作中的事情,她都是一边做着家务,一边应付地点头哼哈,或者说着说着,她就去忙别的事情了,这么冷淡敷衍的态度,难怪男人越来越不爱和她说话了。现在呢?怡姐会主动地勾起男人的话题,然后很认真地坐下,眼神专注,时不时给之以鼓励或赞同,并恰当地配合以“愤慨”或者“不屑”的表情来表示同仇敌忾……倾听,占了怡姐很多做家务的时间,但她觉得非常值得。虽然大家都说怡姐傻乎乎的,算账算不清,人长得又矮又胖,可是老公在外面还特别维护她,人前人后形影不离,夫妻恩爱,因为这个男人认为,天下知音难寻,这么懂他的心意,懂他的思路,偶尔还能指点一二的女人,只有怡姐。和别的女人聊天,总是没有和怡姐尽兴。

再比如细致入微,也是容易让男人依赖的习惯之一。郑哥不是一个好男人,脾气暴躁,人也比较花心。喜欢和女性朋友们满世界地乱跑,旅游,摄影。但是人到中年,各种慢性病找到他之后,任何时候出门,他都会把夫人带在身边,而且只要有夫人在的场合,他都不苟言笑,和异眭保持着很远的距离。郑哥说:“我是怕她不高兴,所以躲别的女人远远的。”怎么这么大的变化呢?原来郑嫂就是郑哥的“药盒”,是郑哥保命的“医生”。郑嫂为人细致,郑哥平时要吃的药有很多种,只有郑嫂记得清楚,而且分类标注,放在一个由几个小药盒组装成的大药盒里。有一次郑哥在柬埔寨多吃了一粒药,尿了两天血,吓他个半死,就再也不敢单独出门了。哪种药吃几次,前后相隔时间多少,郑哥是记不庄的。而且一到饭桌上,什么菜可以多吃,哪些菜不能碰,酒可以喝多少,都是郑嫂把关,不然郑哥就会天天到医院报到去了。

婚姻,确实是一件艰难的事情。好在女人的耐心,忍耐力,一向都强过男人。我们可以找一件喜欢或者擅长的事情,像蜘蛛做网一样,慢慢地,在家里布展;像卧底一样,打入男人的血脉里,让他一离开这种“习惯”,就会营养不良,心灵空虚,四肢不畅,全身上下,哪哪儿都不舒服。

猜你喜欢

  • 不是范进中举

    他人早上练歌,秋芸早上练哭,天天天一亮,她就在院子里扯开喉咙大嚎,嚎得满世界都觉得她家里死了人。只有丈夫知道,她这在为插手表嫂的哭丧队练功。此刻的白叟归天了,子弟仿佛没之前那末哀痛,没有几个哭的。这也不克不及完全指责后人不孝,打算生养弄了几

  • 剧本

    此日,团长俄然收到邮局送来的小包挂号件:拆开一看,是一封信和一个小小的优盘。寄件人信上说,他是本市人,在省剧团工作,为了暗示对故乡剧团的撑持,特寄来省花鼓剧团驰名编剧陈老的《大学生村官》脚本。团长一看就乐坏了,这阵子他正在为脚本的事忧愁呢。

  • 撞了一个老太太

    阿东经姑父先容来到城里一家工场上班,不久,阿东又叫来了老乡小杰。此日是周末,小杰想拉上阿东出往走走,可阿东说想睡会儿觉,因而小杰独自骑上电动车上街了。谁知过了半个小时,小杰打来德律风,说:东哥,我把一个老太太给撞了,咋办啊?阿东忙问老太太此

  • 吃个早餐也有奖

    快上班时,小宋吃紧忙忙来到单元四周的那家早饭店,要了几样早点,刚吃几口,昂首见林局长也坐在里面吃早点,忙和他打声号召。林局长微笑着点颔首。过了一会儿,林局长吃完结账分开了。等小宋往结账时,阿谁女老板告知他,适才他打号召的那人已替他结过了。日

  • 好色的镇长

    刘镇长到清河乡任职近两个月了。这天他听李湾村的李村长说,他们村有个叫李平的,在省城闯荡,先是在服装城卖服装,后来当了模特,眼下家里准备建楼房,便回来了。不知为什么,镇房建所迟迟没批“准建证”,建房动不了工。那李平说起来在省城当模特又怎么样?

  • 点包子

    上个星期天,远在东北的战友到我所在的城市出差,顺便来看我。当天晚上,我把他带到市内酒楼吃饭,由于我经常去那儿吃饭,知道包厢的最低消费为300元,于是点了320元的菜,要了一瓶酒,大家开始喝酒叙旧。埋单的时候,服务员小姐微笑着提示我,包间最低

  • 一篇文章惹得祸

    单位领导把我叫到办公室,要我写一篇文稿,内容是关于单位精神文明建设的。对于素有“单位一支笔”美称的我来说,还不是小菜一碟。很快一篇洋洋洒洒的文章就写成了。其中为了突出领导的业绩,我还精心设计了一个小故事,说单位的小马,一度沉迷网络,经常喝酒

  • 三步卧倒

    有一家军工单位,文革期间响应毛主席的伟大号召“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在家属院里修建了一个篮球场,以方便职工、家属业余活动、锻炼身体。当年修建篮球场时,厂里曾组织一帮“黑五类”来这里“劳动改造”,任务是抹球场的水泥地面。这些人其中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