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胶柱鼓瑟的故事

胶柱鼓瑟的故事

收录日期:2025-08-08 00:59:13  热度:8℃

齐人跟赵人学习瑟这种乐器。他不去刻苦钻研演奏瑟的技术,却依照赵人预先调弄好的音调,将瑟上 调音的短柱用胶粘固起来,就高高兴兴地回到了家乡。齐人回家后,摆弄了多年,总是弹不出一支曲子。他还觉得奇怪呢!后来,有人从赵国来,了解到是怎么回 事,觉得这个齐人的举动是多么愚蠢啊!

成语“胶柱鼓瑟”的原意就是用胶把柱粘住,使音调不能调整,后用来比喻拘泥固执、不知变通。

猜你喜欢

  • 雨中赴约

    春秋时,魏国的魏文候是一个十分讲信用的人。 一次,他和一位朋友约好日期,一起去打猎。可是到了约定的日子,天气突变,狂风怒吼,黑云压境,暴雨就要来临。这样的天气根本不适合打猎。魏文候看了看天气,心中有几分犹豫,暴雨随时都可能下起来,但是已经和

  • 王冠的秘密

    阿基米德是古希腊著名的数学家、物理学家。有一次,国王定做了一顶纯金的王冠。王冠做好后,国王怀疑王冠不是纯金的,决定让阿基米德想一个办法,调查清楚。阿基米德花了很长时间也没想出办法。有一天,他去洗澡,浴盆里放了满满一盆水,他踏进浴盆,浴盆里的

  • 坚瓠无用

    古时候,齐国有一个有才能的人名叫田仲。他不愿依靠别人的力量活着,不愿与达官贵人们在一起做事,于是就隐居山林,并认为自己这样做是十分正确的。宋国有个叫屈谷的人去拜访田仲,对他说:“我听说先生的大名,并知道您是位不愿倚仗别人活着的人。我没有治国

  • 五十步笑百步

    梁惠王经常驱使百姓与邻国打仗。有一次,梁惠王召见孟子,问道:“我治理国家,可以说是尽心竭力。有些地方常年发生灾荒,我就把那里的一部分老百姓迁移到收成较好的地方去,并把收成较好地区的一部分粮食运到受灾区,让灾区的老百姓不至于饿死。可是,再看看

  • 活到老学到老

    晋平公是一位很好学的国君。在他七十岁的时候,他依然还希望多读点书,多长点知识。可是七十岁的人再去学习,困难是很多的,晋平公对自己的想法没有信心,于是他去询问一位贤明的臣子师旷。师旷是一位双目失明的老人,他博学多智,虽然眼睛看不见,可是万事心

  • 可悲的老头

    古时候,有个老头自己不劳作,而是靠一群猴子为生。每天早上,他起床后的第一件事就是给猴子们分配任务,他让一只老猴子带着几只年轻的猴子去山里摘果子。晚上,等猴子们回来了,老头就逼迫猴子们交出它们一天摘到的果实的一部分。他就靠这些猴子交出的这些果

  • 商人的美梦

    古时候,有一个商人,由于生意不怎么好,一天到晚都愁眉苦脸的。他天天拜佛上香,希望能时来运转,突然哪天发大财,当大富翁。有一天,他运送货物经过一个庙。已经走了很长时间,累得满头大汗,见到有座庙,就进去休息。庙里有座菩萨,商人又上前跪拜,祈祷自

  • 金钩钓鱼

    古时候,有一个鲁国人非常喜欢钓鱼,因此对自己的渔具也倍加爱惜。他用香味浓郁的名贵香料制成鱼饵,用黄金打造出极其精美的鱼钩,为突出鱼钩的贵重,在鱼钩的四周镶嵌银线和美玉,就连钓鱼线也用了珍贵的羽毛装饰。如此贵重的渔具,让他沾沾自喜,于是他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