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梅兰芳的“仙气儿”

梅兰芳的“仙气儿”

收录日期:2025-08-08 05:53:47  热度:10℃

偶然看到一份资料,是梅兰芳的外孙讲述外公的故事。其中提到一件事,有一段时间,梅兰芳非常迷恋画画,并为此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就连虞姬戏服上面的兰花、梅花都是他自己画出的图案。发现梅兰芳如此痴迷画画,有人劝他说,你的事业是唱戏成就的,画画画不出梅兰芳,但是画画可以成就张大千和齐白石他们。梅兰芳听了,并没有多说什么,但有空闲时,他还是喜欢画上几笔。

有个名叫言慧珠的学生,是梅兰芳最喜爱的女弟子,学梅派学得最完美。一次,言慧珠学了一出《洛神》,在公演之前进行了一次小彩排,请了好多老先生去看,演完就请他们点评。其中一位老先生评价道:“扮相、身段哪儿都好,就是没有你先生的那股仙气儿。”言慧珠很失望,她演的是洛神,没有仙气儿,那就是最大的失败呀。

此后,言慧珠特意登门向这位老先生求教:“何谓仙气儿?它又是怎么来的呢?”老先生笑笑,让她去问自己的老师。她果然跑回去问,梅兰芳却说:“我也没什么特殊的,就是那样演的。”

最后,百思不得其解的言慧珠,终于从老先生那里得到了答案:“你先生会画画,会写字,会弹钢琴,这些你会吗?你有没有你先生的这些素养?”言慧珠恍然大悟,终于明白了老师为什么在唱戏之外,还对画画之类的事情那么痴迷了。

素养的形成是一种水滴石穿的过程,不可能立竿见影,而艺术本身是相通的,有时看起来风马牛不相及的事情,其实是相辅相成的,正因为梅兰芳深谙此理,才形成了独特的“仙气儿”,就算最喜欢的弟子也无法模仿。

猜你喜欢

  • 跟爸爸通个电话

    小姑娘揉揉红红的眼睛,说:“我会用。我没有爸爸,我爸爸5年前修路时被冰雪压在下面……我只是真的好想像幸福院的小孩儿一样,跟山上的爸爸打打电话说说话……”大山里有座幸福院,二十几户人家,每户十几平方米大的地方,还附着一间小厨房。这绝不是大城市

  • 母亲的心

    朋友告诉我:她的外婆老年痴呆了。外婆忘了外公,忘了她从小一手带大的外孙外孙女们,只记得自己的女儿,每次看到她,脸上都会露出笑容,叫她:“毛毛,毛毛。”有一年国庆节,来了远客,朋友的母亲亲自下厨招待客人。饭桌上外婆又有了极为怪异的行动。每当一

  • 终极追问

    那一天,妻子过生日,向来不会做饭的丈夫决定给妻子炒一个菜。菜炒到一半的时候,三岁的儿子跑过来捣乱,妻子赶紧追上去抱孩子,孩子拼命挣扎,大家都手忙脚乱,结果把锅从煤油炉上碰下来,孩子的下巴上溅了一些滚烫的油,落下一个触目惊心的伤疤。若干年后,

  • 栀子花香

    母亲去世后,父亲老得很快。没有栀子花了。父亲喃喃地说。我知道父亲在说什么。母亲在世时,每到栀子花开时节,母亲每天都会从外边买好多的花回来,父亲总是满脸的喜悦。我问母亲,世界上那么多花,父亲为什么偏偏喜爱栀子花?母亲看我不再是小孩子了,母亲知

  • 六点十分的爱

    几年前,一位刚毕业的女孩打电话给父母,说她要去深圳一家外企应聘,无意中提起中途会经过父母所在城市的一个小站。那个小站在邻县,距离她父母所在城市有两个小时车程。列车停靠在那个小站时是早晨六点十分,停靠时间约十分钟,车刚停稳,女孩倚着窗口,隐约

  • 永不缩回双手的父亲

    很久很久以前,中原一户农家有个顽劣的子弟,读书不成,反把老师的胡子一根根都拔下来,种田也不成,一时兴起,把家里的麦田都砍得七零八落。每天只跟着狐朋狗友打架惹事,偷鸡摸狗。他的父亲,一位忠厚的庄稼人,忍不住呵斥了他几句,儿子不服,反而破口大骂

  • 母亲的耳朵

    “办法还是有的。只要找到一双合适的耳朵,我就可以将其嫁接到孩子头上。”医生非常肯定地回答道。于是,一场大搜索开始了,寻找一个愿意为命运如此悲惨的年轻人捐献耳朵的志愿者。可是没有人愿意把自己的耳朵捐出来。一晃两年过去了。母亲的短发留到肩膀的时

  • 孝与不孝的区别,其实就差这一小口

    一道美味的食物,有人只尝了一小口,就给另一个人吃,这是谁和谁?有人吃到只剩下一小口,才给另一个人吃,这又是谁和谁?答案很简单。前者是母亲与孩子,后者是孩子与母亲。只能是如此。母亲尝一小口只为了知道那食物是否烫嘴,是否走味,甚至,是否有毒,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