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爱情,美丽的邂逅

爱情,美丽的邂逅

收录日期:2025-08-08 00:11:30  热度:9℃

她常想,生命就是一次美丽的邂逅。扬花的季节,轻薄的,然而却十分多情的风促成了花粉的邂逅,种子才得以成熟。

邂逅的生命千差万别。

人与人之间心灵的邂逅却是很难遭遇的。与有的人终身相处,却一世隔膜。与陌生人他乡相遇,却一见如故。个中道理,糊糊涂涂,不讲理智,超越逻辑,却早已在感觉和理性中,把个混合的情绪悄悄包裹起来,珍藏在温馨的记忆里。

一次在火车上。火车与人生,仿佛是一个奇妙的暗喻。她经常坐火车,看着风景在车窗上流动,心里有点伤感又有点爽快。

特别是秋天,当窗外山野的红叶像小小的火苗疾驰而过,或是看着太阳在满原的秋雾中渐渐沉落下去,她的心情就被人生的忄空忡填满了。她不明白人生的火车将驶向哪里?自己这一刻为什么在火车上?心中奔驰的冲动似乎永不停歇,然而目的地在哪里?

然而,这样的秋日,她和另一个他邂逅。秋阳为这次邂逅铺出了一个短暂的橙红的背景。他的脸镀上了一层流金般的光彩,他的眼神里也闪耀着波光。在她的错觉里,总觉得他像一团流动的光影。他穿着橙红的T恤衫,坐在她的对面。

他们都是夜晚上了这列车厢的同号中铺,都是在晨曦中看了一会儿英语书,然后百无聊赖地坐在下铺。他们面对面,陌生对着陌生,中间有一条无形的防线。

然而,他开始同她搭话。她有礼貌地回应着。他们知道对方也是大龄学生,所在大学仅一街之隔。他研究自动机械,她研究自动的人。

她发现,研究机械自动的人也有丰富的想像,学科之间的差异并不妨碍心灵的靠近。敞开的心绪是怎么自动走近的,他和她也许永远找不到公式或原理。还有那道秋阳,怎样让他和她一齐沐浴在一个磁场,共振于愉快的交流中,如触电一般的心绪?她曾在川端康成的小说里读到这样的意境;现在,活生生再现在自己的生活中。

火车到站了。她多么想让火车永不停歇,让这个心境红亮的时刻永远延续下去。但是,火车固执地停在那儿。

他和她相互留下了地址,拿起行李向站台走去。他们共同走进一辆出租车里,谁也没邀请谁也没拒绝。他把她送到校门口,她提着包看着出租车开走。她猛然感到只剩下一个人,想叫他停住,却没发出一点声音,徒然伸出一只手,空洞地挥了两下,仿佛同这次美丽的邂逅作别。

当夜,月光如水。那个中秋的月亮下,她在校园小径上独自徘徊。一遍又一遍。她感到真切的忧伤,像月光一样把她穿透。失恋的感觉,凉透了心。秋阳洒满的眼神,月色浸透的身影,两个瞬间两般情绪,无端无的地来来去去!

她后来没有见过他。

一年后,他们毕业同回一个城市工作,她却永远不会去找他。那样的邂逅已经换成一个温柔而凄婉的故事,开始和结尾都已圆满。她要保护这故事的纯粹,决不想让丑陋的现实把它污染。

何况还有回忆。

回忆是一盏炉火,微温着这个片刻,如温着的酒,直到炉上的酒鼎汩汩溢香。

她感到的是没有人与人之间的伤害,没有男女之间的嫉妒,只有灵犀一刻的快意和温暖。而这,足以让她陶醉。

猜你喜欢

  • 傀儡皇帝的壮举

    秦三世子婴继位不久,刘邦就进入关中。刘邦到达灞上后劝子婴投降。子婴用绳绑缚自己,并携同皇帝御用的玉玺和兵符等,亲自到刘邦军中投降。秦王朝在子婴投降的那一刻正式结束。子婴在位仅仅46天,这个时候要子婴拯救秦王朝是不可能的了,因为这个时候就是上

  • 扫荡北边除隐患:明太祖朱元璋八次北征蒙古

    明太祖第一次北征沙漠之战大明洪武三年(1370年)正月至十一月,大明帝国为肃清蒙古故元残余部队而进行的大规模统一战争。明洪武元年(1368年)八月,元惠宗弃大都(今北京)北逃后,一直滞留在近塞地区,并多次举兵南犯,以图复辟,均被明军击败。元

  • 从太子到皇帝:弱者是这样生存的

    出局危险当然洪武二十八年最实在的礼仪之举还不在这两部法案的颁布上,而在于两个人身份的确认──l7岁的朱高炽在这一年闰九月二十一日被册封为燕世子,小他两岁的弟弟、l5岁的朱高煦则被封为高阳王。这样的身份确认在洪武二十八年举行无疑是意味深长的:

  • 唐宣宗:傻子皇叔被迫出家又如何合法即位

    来时糊涂去时迷那一年,在丹阳街头,一个郑姓少女和一个方士不期而遇。不知名的卜者从少女身上看出了其不寻常的命运:郑氏将来会成为一位帝王的母亲。虽然说这位郑姓少女就是后来唐宣宗李忱的母亲,但预言在没有成为现实之前,都是荒诞剧。有人听了摇摇头一笑

  • 父母双亡:清圣祖康熙帝的悲惨童年

    公元1661年,即顺治十八年。大清王朝的第三任老板顺治死了。顺治是本命年死的。“本命年犯太岁,无喜必有祸”,估计忘了穿红背心、红裤衩。又赶上自己心爱的女人死了,心里受不了就挂了。接替他管理这个国家的人,名字叫爱新觉罗·玄烨。玄烨生于顺治十一

  • 枭雄寒浞

    在夏王朝初年,中国历史上曾经出现过一位人物,他姓寒(又作韩),单名一个浞字,又名漪,所以史书上也有称他为寒漪的。在中国史书上对寒浞这位君王的评价却是很糟糕,说他是一位不忠不孝不仁不义的人,他不仅杀死了自己的师父,还杀死了他的义父后羿,夺取了

  • 朱元璋的井与警

    明代初期,在许多郡、府的官衙院落中都有一口水井,井边立着一块石碑,上刻一个醒目的“警”字。原来,朱元璋第一次向各地派任官员时,将他们带到皇宫的一口水井旁,说:“做清官,靠俸禄过日子,就像守着一口井,井水虽不满,但可汲取养活一家老小。如果从外

  • “末代皇帝”与“熊一枪”

    1961年,辛亥革命50周年,北京举行了隆重的庆祝活动,熊秉坤为全国筹委。9月30日,周恩来总理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国宴。席间,清王朝“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也应邀到会,他高兴得像个孩子。当听说打响武昌起义第一枪的熊秉坤也在宴会上时,他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