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李鸿章大杂烩的来历

李鸿章大杂烩的来历

收录日期:2025-08-07 16:28:54  热度:8℃

在没有电冰箱的古代,剩菜往往是要倒掉的。可是,有一个名人没有倒掉,反而用来招待客人,并因此博得美名。此人便是李鸿章。

翻开徽菜谱,首篇便有一名菜曰“李鸿章大杂烩”,此菜因为李鸿章而得名,自然有一段李中堂的典故。李鸿章在访问美国期间宴请美国宾客,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兴致正浓时,家人暗报:没有下饭的主菜了。由于已至深夜,无处购买菜蔬,李鸿章略一迟疑,对家人嘱咐了几句,家人便笑着出去了。

过了一会儿,主菜上来了,巨大无比的一个汤盆,五颜六色的食品充斥其中。李鸿章请客人享用。美国要员便问,这是什么菜?李鸿章说,新菜,杂烩!

客人一尝,交口称赞。从此,“李鸿章大杂烩”风行于世。

其实这哪里是什么新菜,分明是午间所剩的菜。李鸿章情急之下,想起自己经常把几种不同的菜搅合在一起,味道独特,便冒险在国外一试,不想竟收到奇效,墙内开花墙外香了。而今的徽菜中,“李鸿章大杂烩”配料有海参、鱼肚、鱿鱼、玉兰片、腐竹、鸡肉、火腿、蛋黄糕、鸽蛋、猪肝、干贝、冬菇、咸鸭蛋黄、菠菜、鸡汤等,究竟有几分保留了当时的味道,已不可考。

杂烩成为名菜,是沾了李鸿章的光。同时,李鸿章也抢走了别人的专利。其实,爱吃杂烩的岂只李鸿章一人?

七十六代衍圣公孔令贻就是公侯中的一个。其女孔德懋老人所写的《孔府内宅轶事》,就有这位衍圣公爱吃将别人吃剩的各种菜混在一起的“渣菜”的记述,说是很好吃:“有两户‘大户’,孙家和蒋家,前清年间当过道台之类的官,我父亲常和他们来往。每逢他们家里有喜庆寿筵,我父亲就派当差拿着盆去要‘渣菜’。人家不好意思真的给‘渣菜’,现给做些菜混在一起烩烩,设法做得像一些。”这样的“渣菜”,不就是一种“杂烩”吗?

《汉书·游侠传》有载:汉成帝时楼护,做过京兆吏,“楼君卿唇舌”为时人称道,甚得名誉。《太平广记》采摘《语林》、《世说》、《西京杂记》,皆言此人创制了当世之人称之为“五侯鲭”的佳肴。“五侯鲭”者,就是大杂烩。不过这姓楼的终究不如李鸿章名气大,生生吃了个哑巴亏。

猜你喜欢

  • 哭女

    哭女刚生下来时,不会哭,这下可急坏了她妈,她妈连喊:“打屁股、打屁股!”几巴掌打下去,突然,像决堤的口子,“哇”地一声,哭声大泄,惊天动地。从此,她妈就给她取了个名字,叫“哭女”。那年,哭女的外婆去世,她妈带她去了乡下。外婆年岁大,丧事办得

  • 妻子的“信”

    肖茜长得漂亮,又是教授的“千金”,追求她的小伙比孔圣人的弟子都多,尤其是罗明,三天两头给肖茜写信,表白自己死呀活呀的爱。肖茜告诉他:“人以言为信。信者,信用也。我需要的是这种‘信’,而不是你那一封封火辣辣的求爱信。”罗明随机应变的能力特强,

  • 情人节艳遇

    上午10点多钟,古木春从建设银行出来,走到花市那儿,见好多年轻人都在买玫瑰花,一打听,原来今天是情人节。不想,正当古木春边走边观看那些人买花的时候,一不留神和一个年轻女士撞了个满怀。他愣愣地打量了一下那女士,随即慌忙表示歉意,说:“哦,对不

  • 偶遇前妻

    我埋着脑袋,满腹心事,刚刚从一个胡同口走出来,就差点儿跟一位30多岁的女人碰个满怀,我朝她一瞅,她也冲我一瞧,四目相对,两人发出老熟人般的惊呼:“老公”“哈,媳妇儿”两人都想扑上去紧紧拥抱,但又觉得在大街上不合适,想去握握对方的手,也觉

  • 冤中缘

    王大牛是红旗镇镇办鞋厂的推销员。做推销就得经常往外跑。这天,王大牛又到市里推销他们厂新生产的一批童鞋。几个关系户跑下来,已经到了晚上十一点钟。以往,他都是找那便宜的小旅馆住,今天天气实在是太热了,为了能冲个澡凉快凉快,这回他破例要了个带卫生

  • 眼睛

    周翔爱写诗,他常到江滨公园去观察那些谈情说爱的景象,寻找灵感,于是在文学刊物上经常出现他写的爱情诗。一天黄昏,他发现一条长椅上孤零零地坐着一个长发姑娘,便不由自主地走到姑娘面前,细细一看,才发现姑娘长着一双特美的眼睛,像清泉,如蓝湖,似山溪

  • 2080年的爱情

    2080年的一天,任明打开墙壁上的巨型视屏,找到电影频道。他看着看着,渐渐被吸引住了。这部剧名为《惊世奇情》的影片写的是20世纪初的一个爱情故事,女主人公梦倩为了寻找自己初恋的爱人,拒绝了名利金钱等方面的诱惑,终于找到了自己的真爱。任明被感

  • 爱情回家

    和汉相恋得一日不见如隔三秋时,我带着一种沉醉走进了婚姻,语言的表达显得有些乏力了,只有用深情的目光去感读彼此的爱意。日子的流逝中,新婚的甜蜜渐渐地淡去,剩下的便是平庸与琐碎,家里渐有一些冷漠和沉闷,日子显得悠长而缺乏激情。是个春光明媚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