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吃亏是大学问

吃亏是大学问

收录日期:2025-08-07 19:06:47  热度:10℃

末乾德三年(公元965年),北宋大军灭了后蜀。班师之日,太祖赵匡胤在金銮殿召见了出征的将领们。他们本以为会受到封赏,可等到的却是,包括副帅王全斌等人在内的诸多人都被交付司法部门惩处,唯独对归州行营都监曹彬予以奖赏,授予他宣徽南院使、义成军节度使。

原来,这些将军在战争中滥杀无辜,虽赢了战争,却失了民心。曹彬则不然,他所率领的军队军纪严明,秋毫无犯。对于杀戮降兵的决定他是坚决反对,王全斌拿着文案让他签字,他誓死不从。

现在到了秋后算账的时候,好多人都为曹彬逃过一劫而感到庆幸。没想到他不但不谢恩,反而向前一步,连忙推辞:“征西的将士都被惩罚,只有我受赏,恐怕难有‘惩劝’之效。”

太祖说:“你立了大功,又不居功自傲,假使你有什么过失,他们那些人还能不把你说出来?惩劝本是国之常典,就不必谦让了。”曹彬仍然固执地争辩:“杀降兵,是我们集体讨论决定的,罪责难逃。作为监军,第一个应判我死罪。”曹彬主动请罪,有点出乎太祖的意料,他沉吟了一会儿,说:“朕看在你的面子上,姑且饶过他们这一回。”听了这话,那些早已汗流浃背的将军们无不向曹彬投来感激的目光。

不久,宋太祖为征伐江南的事召见曹彬,提起征蜀时的滥杀暴行还十分气愤。到了此时,曹彬才向太祖说明,他曾经是极力反对杀戮行为的,并且拿出了那份没有他签字的文案。太祖看了,非常奇怪地问他:“既然如此,那你当时为什么还要坚持服罪?”曹彬回答:“我与王全斌同是您委任的征西将军,与全斌可谓同生共死的战友。倘他获罪,我却置身事外、独能全身,恐怕不利于军心稳定和同僚们的团结。”太祖又问:“既然主动承担责任,那干吗还留下文案?”曹彬说:“我以为当时您必会判我们死罪,并且株连家族。留下文案,让我母亲届时呈给您,说不定还能救她老人家一命啊。”

宋太祖听了,非常感慨,后来果断决定将平南主帅的大印交给了曹彬,就是看中了他能够替别人承担责任,勇于担当,有与大家同生共死、患难与共的大将之风。事实证明,宋太祖的眼光没有错,曹彬果然不辱使命,兵不血刃地平定了江南。

本来受到奖赏,却要主动将罪责承揽到自己身上,一旦皇帝动怒,后果自然难以设想。可明摆着吃亏的事,曹彬却偏要去做,因为他把一个团队看作一个整体,自己是其中的一分子,要承担相应的责任。

张之洞曾撰对联说:“能忍耐终身受用,大学问安心吃亏。”一个勇于为别人担当的人,看起来会吃些个人利益上的小亏,却能赢得别人的信任,而这是所有成功的基石。

猜你喜欢

  • 小鸟与城市

    从前有一座非常美丽的小城,有鲜花,有绿草,有一条清澈的小河,还有湛蓝的天空。每年春天来的时候,都会有成群的小鸟,飞到这里来筑巢。转眼间又到了一年的春天,有一群小鸟,在几声春雷过后,万物复苏的时候,展着自由的翅膀,从南方飞到了小城,然而美丽的

  • 天机

    爱国县畜牧水产滩涂渔业多管局因工作需要,经研究并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批准,现决定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4名。一、招聘条件1、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遵纪守法;2、热爱畜牧水产滩涂渔业事业,服

  • 铁画眉巧点鸳鸯谱

    张家庄有个媒婆名叫铁画眉。虽然已经50来岁了,却还描眉画眼、油头光亮,花枝招展。为了撮合一桩婚事,她那灵舌利嘴,死人也能让她说的翻身诈尸;泥胎菩萨也能被她说得下凡显圣。在十里八村,被她促成的大媒不计其数。尽管她的佣金价位不菲,却是生意不断。

  • 乞丐哲学

    在我的住处不远,有一条并不算热闹的小街。街口总是坐着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乞丐,一张泥黄色色的脸,像是水土流失极为严重的荒山。两年来,他每天都会在那里,顶着一头白发,雨天的时候也不打伞,只是身上披一只大的黑塑料袋,显然是从垃圾堆里捡来的。他很少说

  • 科长摆宴

    苏科长三十多岁,是工商局的一个小领导,上进心特别强,也就是说他盯着副局长的位子已经很久很久了。为此,他一方面努力工作,希望出人头地,另一方面对一把手杨局长也加强了感情投资。这天下午,苏科长在办公室里突然接到群众举报电话,说是城郊乡龙王村有一

  • 我要下车

    “嘟嘟……”客车行驶在公路上。由于是中午,大多乘客都睡着了,车厢里显得异常安静。突然,坐在最后排一位中年妇女大声叫起来:“师傅,我要下车!”那声音犹如晴天霹雳,又像一颗定时炸弹,吵醒了打瞌睡的人,大家抱怨起来:“你吃了枪药吗?小声点不行吗?

  • 美女店员

    云喜欢逛街买衣服,最近在一家店里淘到了一条裙子,自己去看了好几次,又带着闺蜜来帮忙看了好几次。今天她又来到这家店,思想斗争了好久,犹豫不决,要不要买。店里人很多,几个店员有些忙不过来。一个长发的美女店员开始还很热情,可能发觉云总是转来转去又

  • 阿牛入院记

    核心提示阿牛意外地得到省城的专家“接待”,不过,出了他自己,别人都知道来的专家是精神病院的专家,而不是他朝思暮想的编辑社的文学专家。八月的中午,气温似乎还是那么闷燥,丝毫没有金秋的凉爽。牛洼村的老少大都躺在树荫下,除了偶尔翻一下僵硬的身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