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辛弃疾的故事

辛弃疾的故事

收录日期:2025-08-08 07:12:56  热度:10℃

与陆游同时期的辛弃疾,是南宋著名的爱国词人。他和陆游一样,是一名坚定的反投降、反妥协斗士。

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山东济南人。辛弃疾出生时,北方大片地区已成为金朝的统治区。辛弃疾自幼丧父,他是由祖父辛赞抚养长大的。宋朝廷南渡时,辛赞因受家口拖累,只能留在北方,并且担任了金朝的开封府知府等职。但辛赞“身在曹营心在汉”,念念不忘的是大宋政权。他常带领子孙们登高望远,放眼山河,希图恢复中原。他对辛弃疾寄予的期望尤其殷切,曾两次让辛弃疾去金都燕京参加科举考试,乘机侦察、了解金人的形势。

在祖父的培养教育下,辛弃疾不仅诗文写得好,剑术高超,而且从小就立下了抗金爱国的大志。他曾豪迈地说:“我要用词骂尽天下的贼,用剑杀尽天下的贼!”

公元1161年,金国的海陵王完颜亮率兵大举南下,想灭亡南宋,统一江南。但这时中原地区的百姓因不堪金朝的压迫,纷纷起义。当时二十二岁的辛弃疾,也毅然率众起义,组织了有两千多人的队伍。后来他又带领起义部队,投奔了在山东影响最大的农民起义军领袖耿京,受到耿京的器重,让他掌管全军的文件和大印。

1162年,完颜亮被杀,金世宗完颜雍即位。他对起义部队采取了劝降诱降、分化瓦解和调集兵力、严酷镇压相结合的政策。耿京领导的起义军,是他们重点镇压的目标。

面对这样的形势,辛弃疾力劝耿京取得南宋朝廷的支持,接受南宋朝廷的领导,与宋军配合作战。耿京即派辛弃疾等十一个人为代表,去和南宋朝廷联系。宋高宗在建康接见了他们,并任命耿京为天平军节度使,辛弃疾为天平军掌书记。

辛弃疾等人回山东复命,走到海州(今江苏东海附近)却听到了一个坏消息:耿京的部下张安国、邵进等人在金朝的收买下,杀死了耿京。起义军大部分溃散了,一小部分被张安国带去投降了金兵。张安国也被金兵任命为济州(今山东巨野)的知州。

辛弃疾既愤怒又悲伤,他立即约海州统制王世隆,带了五十名精锐人马直奔济州,捉拿张安国。到达济州的那天晚上,张安国正和金朝的将领在中军帐中喝酒。辛弃疾率众出其不意地闯进有五万金兵的大营,活捉了张安国。他还向金兵宣称:宋军十万人马即将开到,劝他们赶快投降。军中不少将士都是耿京的旧部下,听辛弃疾这么一说,当场就有上万人投到了辛弃疾一边,跟着他南下。张安国后来在临安被斩首示众。

辛弃疾的壮举在南宋朝野引起极大震动,不仅军民们非常敬佩,连宋高宗也连声赞叹。

此后,辛弃疾便留在了南方。他被朝廷派往江阴做官。江阴虽靠近前线,但在主和派的势力下,辛弃疾的抱负和才能根本无法施展。宋孝宗即位后,重用主战派的张浚,南宋王朝第一次主动出击。但张浚在符离大败,宋金签订了“隆兴和议”,主和派又占了上风。

尽管如此,辛弃疾仍向宋孝宗上奏了他的著名的《美芹十论》(又称《御戎十论》)。在文中,他分析了当时宋金双方的形势,从而提出了恢复中原的大计和克敌制胜的战略战术。但他的主张、建议都没引起朝廷的重视,这使他感到了极大的悲愤和苦闷。这时期他写了不少词,大都是抒发自己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不平和悲愤的。

从1168年起,辛弃疾先后到建康府、滁州等地任职,后来又当过江西、湖南的安抚使,成了职位颇高的“封疆大吏”。可是主和派当道,他职位再高也实现不了杀敌报国的志向。他只能花力气整顿地方政府,并创办准备北伐的“飞虎军”。这却又给主和派们抓到了把柄,公元1181年,他被主和派排挤,罢官回江西上饶的带湖闲住。

十多年后,直到宋光宗绍熙年间,他才又被起用,担任过福州知州、福建安抚使等职。不久又被罢官。公元1203年,他再度被起用,担任了绍兴知府、浙东安抚使等职。

在绍兴期间,他特地去拜会了年近八十的陆游。这对文坛骁将、抗敌志士喝酒做诗,相见甚欢。这年底,宋宁宗召辛弃疾去临安,征求军国大计。临行前,辛弃疾又去向陆游告别。陆游特地写了一首七言长诗《送辛幼安殿撰造朝》,为他壮行。诗中有“稼轩落笔凌鲍谢”,“青史英豪可雄跨”的句子,这是陆游称赞辛弃疾的词作超过南北朝的著名诗人鲍照、谢灵运,并且具有非凡的才能,可以超过历史上的英雄们。陆游对这位文坛后起之秀,给予了极高的评价。

公元1205年三月,辛弃疾被任命为镇江知府。正当他积极备战时,朝廷却以他所推荐的官员有不法行为而把他连降两级,后来又把他罢了官。公元1207年,宰相韩侂胄(tuōzhòu)在北伐失败后,又召辛弃疾等人去挽救局势。可是辛弃疾已重病在身,于当年九月十日与世长辞,终年六十八岁。

辛弃疾去世后,留有词集《稼轩长短句》,后人辑录的有《辛稼轩诗人钞存》,存词六百多首,数量为宋代词人之冠。他的词继承苏轼的风格,以慷慨豪放为主,是南宋词人中豪放派的杰出代表,在文学史上与苏轼并称为“苏辛”。他的作品内容丰富,有写自己的报国心声的,有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的,也有揭露主和派投降丑行的,也有吟咏大好河山的。但作品的中心主题只有一个,那就是抗金御敌,恢复中原。

此外,辛弃疾的文章也写得很好,特别是政论文,和他的词一样大气磅礴,充满激情,很有说服力。

猜你喜欢

  • 常思己过

    在人们的一生中,常思己过是十分重要的。这句话不仅仅指我们应该反思自己的错误和过失,更重要的是我们应该经常审视自己的行为和思维方式。只有通过不断地对自己进行反思,我们才能不断地提高自己,走上成功的道路。常思己过首先需要我们有足够的勇气和决心正

  • 自在观音

    自在观音在远古的时代,有一座小村落位于茂密的山林之中,这里的人们生活安宁宜人,而村子的中心是一座古老而神秘的寺庙。这座寺庙供奉着一尊自在观音菩萨的雕像,据说这尊观音菩萨具有神奇的力量,能够帮助人们摆脱困境。村里的人们都非常崇拜自在观音,每天

  • 知足常乐

    在这个繁忙的现代社会中,人们常常忙得不可开交,总是追逐着更高更好的目标。然而,在追逐过程中,往往会忽略了内心的满足感和幸福感。或许我们需要回归到古人所说的“知足常乐”的境界。“知足常乐”是一种对生活的态度和境界。它告诉我们,不要过于贪图物质

  • 生命在呼吸间

    生命在呼吸间生命是宇宙中最为神奇的存在,它的存在和存在意义一直都是人类思考和探索的焦点。而生命的微妙之处,似乎藏匿在每一次呼吸间。呼吸,是人类生命的基本功能之一。每一次的呼吸都会让我们感受到生命的存在,并将我们与外界紧密联系在一起。在我们的

  • 疑中留情

    疑中留情在一个陌生的城市,有一个年轻的画家,名叫李翰。他是这座城市的名人,因为他的画作精湛而广受赞誉。然而,李翰心中却常常感到一种孤独和空虚。他的作品虽然拥有了外界的赞美,却缺乏内心的真实感受。一天,李翰遇到了一个神秘的女子,她自称为小白。

  • 长寿王的故事

    长寿王的故事在一个遥远的古代国度里,有一位被尊称为长寿王的君主。长寿王一直以来都被人们视为传说中的存在,因为他拥有超乎寻常的长寿力量。据传闻,他已经活了数百年,还每天精力充沛,容颜如少年。这个国度的人民对长寿王充满了敬畏与崇拜。每年,他们都

  • 沉香烧炭

    沉香烧炭在古老的东方,有一位名叫李焕的年轻人,他生活在一个小村庄里。这个村庄位于一座深山之中,村子周围环绕着茂密的森林,沉香树遍布其中。李焕是整个村庄中最年轻的香匠,他熟知挑选、提炼和烧制沉香的技艺。沉香是一种珍贵的香材,燃烧它可以散发出一

  • 人才为本

    人才为本人才是一个国家或组织取得成功的核心资源。正如一句古老谚语所说:“人才为本。” 在这个竞争激烈的时代,拥有优秀的人才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组织能力和竞争力的重要指标。人才的价值远不止于其提供的技术和专业知识。他们的智慧、创新能力和领导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