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心大钱包大

心大钱包大

收录日期:2025-08-07 13:08:18  热度:10℃

有个渔夫,有个古怪的习惯:打上来的每一条鱼,他都要细细地捏过。有人问他为什么,他说,聚宝盆不好找,捏到一枚金戒指也好。

有一天,渔夫网上来一团海藻,里面裹着一台相机。渔夫看相机锈迹斑斑,估计不能用了,就随手扔在甲板上,准备拿回家给孩子当玩具。

靠岸后,一个鱼贩来收鱼。收完鱼,鱼贩看到甲板上的海藻团,用脚踢了踢:“这是什么?”渔夫说:“相机。”鱼贩蹲下来拨开海藻:“还是名牌呢。”站起来看着渔夫,“五十块,卖不?”渔夫小兴奋:“名牌,怎么也得一千吧。”

鱼贩“嘁”了一声,甩出两张百元钞,说:“两百吧。”

渔夫口气坚决:“不卖!”

鱼贩就涨价,涨到一千,渔夫还是不卖。鱼贩就丢下一张名片,说什么时候想卖,给他打电话。走了。

渔夫上岸来到镇上,找到开照相馆的本家侄子,让他看看相机。本家侄子把海藻清理掉,说:“名牌。还是防水的呢。”渔夫心里一跳:“能值多少钱?”

本家侄子给相机换上电池,相机还能用。就说:“叔您发财了。能卖五百呢,抵你一天出海。”

渔夫不信:“名牌才值这么点儿?”本家侄子说:“名牌不假,但只是个数码相机,和单反不能比。而且不知在海里泡了多长时间,这种机子已经停产,配件很难淘到了。新机子也就一千五六,旧物半价,何况都泡成这样了。”

渔夫只好毫无气节地又去找鱼贩,还没忘把电池也带着,好让鱼贩看看这机子还能用。

鱼贩看看渔夫手里擦得干干净净的相机,叹了口气:“我不要了。”渔夫的失望变成了怒气,一把揪住鱼贩的领子:“你耍我呢!”鱼贩拍拍他的手:“放下。不光你失望,我还沮丧呢。多好的一单生意,转手就是五六万,这下好,让你搅没了。”

渔夫一想,自己穷困半生,人家转手六万,以前还以为是运气不好,现在发财机会先到自己的手上,又让自己亲手毁了,看来不是运气不好,是自己眼光不行。好在这单生意黄了,鱼贩应该不介意说说打的什么主意。当下放开鱼贩领子,还给捋了捋,再敬上一支烟:“咱哥俩也不是第一回打交道了,哥哥你又不是不知道,兄弟我就是个属螃蟹的,直肠子,你就别跟我一样。反正你这单生意做不成了,你是怎么打算的,给兄弟说说?”

鱼贩推开烟,不说话。渔夫只好加码,踢了他一脚:“口福居,我请客。”

口福居是镇上的小酒馆,不豪华但实惠,是本地人的首选。鱼贩不见兔子不撒鹰,直到酒过三巡,菜过五味,这才开口:“你大概也打听了,你这相机就值五百。我给到你一千,也算可以吧?我做生意靠的是仁义,无奸不商,但只有奸绝对做不了大商。”渔夫说:“那是。”心说:“那是,只有奸做不了大商,得又奸又滑才行。”

渔夫答得口不对心,掌声却从旁边桌子上传来。两人扭头一看,一个面生的黑胖子冲他们翘了翘大拇指:“做生意靠仁义,只有奸绝对做不了大商,说得好!就冲这一句,我得和两位喝一杯。”然后不等邀请,就自己把碗碟移过来,转脸叫服务员加菜,然后自我介绍,“兄弟姓徐,双人徐。来镇上做笔小生意。刚才我听你们说相机只值五百,你却给了一千,为什么?再仁义也不能这么个仁义法啊?”

鱼贩听说是来做生意的,顿时热情起来,把来龙去脉交代清楚,这才说出自己的主意:“这相机我当时就看了,是个防水相机,应该还能用。当相机卖,又破又落伍,顶多卖五百。但当广告卖呢?你们想,从海里捞上来一个相机,浑身生满海藻,一摁开关,竟然还能用,多有冲击力?那效果,厂家愿不愿意掏十万?人家那可是世界名牌,最注重这个。可惜海藻让这个败家子给清掉了。”

黑胖子又翘大拇指:“同样是破罐子,当罐子卖和当文物卖,那价差远了。高!那相机在哪儿呢?我能看看不?”

渔夫也听见黑胖子是来做生意的,抱着一线希望拿出来,希望他能买下,当然,最好钱还能再多点儿。不过底都漏出去了,就值五百,人家就算买也不会超过这个价。

黑胖子拿过相机,确实斑驳得厉害。他熟练地打开,浏览一下里面存的照片,就看着渔夫说:“现在还卖不?”

渔夫干脆地说:“卖!我一个打鱼的,留这玩意儿干吗?只是这价钱?”

黑胖子说:“这位老兄给你一千,我也给你一千。”

渔夫的一千块失而复得,喜出望外,当即成交。鱼贩隐隐觉得被人抢走了机会,可一时也想不出黑胖子能拿一个没有海藻的相机做什么文章。再说你给一千,人家也给一千,你自己说了不要的,还能说什么?

想到这儿,鱼贩不由又仔细打量一下黑胖子:这家伙什么来头?不简单啊。

黑胖子买下相机,转手推给鱼贩:“你说你打算把这个相机当成爆料卖给厂家,五万?”

鱼贩莫名其妙地点点头,心想:你买的相机,推给我干吗?

黑胖子看着鱼贩的眼睛,说:“我给你五十万,不够还可以再加。但这个相机的故事要改改。”

五十万!渔夫拍了拍胸口,鱼贩掏了掏耳朵。

黑胖子看他俩一脸不信的样子,又看看周围一众支起的耳朵,一点没有保密的意思,当场说出了自己的打算。渔夫和鱼贩这才知道,这人确实是来做生意的,不过人家的生意可不像他自己说的那样小,他是新来的镇长,想把小镇卖向全世界!

于是在镇长的启发下,鱼贩的故事就变成了这样的:漆黑一片中,传来硬币一个个丢进罐头盒的声音。随后一个正在变声的童声响起:“还差五十。”灯亮起,一个男孩冲贴在门后的冲浪板握拳加油,然后带着自家的大黄狗迎着朝阳,跑向在碧海银沙的海边赶海。大黄狗发现了海滩上长满海藻的相机,男孩拿着相机跑过椰林跑过小桥跑过古巷,沿途不断和提着鸟笼的老人、卖蟹黄包的大婶、冲他钩手指的冲浪板店主、打着招呼,一路跑进简朴的警察执勤站。警察打开相机根据里面的图片多方查找,终于找到一万八千海里外的失主,原物送还。

故事制作完成,由相机生产厂家赞助在全球播出。商人得到数以千万计的广告制作收入,厂家品牌名声大振销量剧增,小镇因为风景秀美居民淳朴警察廉洁高效,吸引了世界各地的人来旅游经商定居,小镇的GDP 翻着番地往上涨。

只有渔夫懊悔无限。他现在又增加了一样怪习惯:看见海藻就忍不住要捏一捏。

猜你喜欢

  • 老妈不烦

    王刚是个游戏迷,平时下了班回家,就往电脑前一坐,什么单机游戏、网络游戏,他都恨不得一网打尽,简直就是废寝忘食。可他偏偏摊上了个爱管事的老妈,平时打电话千叮咛万嘱咐也就罢了,最近她老人家还不远千里从老家赶到王刚的蜗居,监督起他的饮食起居来。从

  • 一路好人

    一个七岁大的孩子,独自赶了两千多公里路,找到了在上海打工的父母。这个近乎天方夜谭的故事,让我们感受到这个社会的温暖。悲喜两重天洪刚和妻子祝梅在上海打工,那天老家父亲打来电话,说他们七岁的儿子宝宝不见了。洪刚夫妻俩听了大惊失色,忙问父亲详细情

  • 移嫁的爱

    张轩是一家建筑公司旗下的小包工头,四十五岁的他有两个女儿,大女儿如今已是二十五岁,小的女儿如今也有十一岁了。这天,张轩的小女儿想自己的妈妈了,又刚好是学生放暑假了,小女儿张林头天晚上便对着张轩说想去林海看望她的母亲!一向视小女如宝的张轩一口

  • 爱是一支烟的时间

    春运期间,男人只买到了硬座火车票,准备坐34个小时的火车回老家。男人觉得自己还算幸运,因为有很多人只买到了站票,挤在车厢的走道里。晚上十二点多,坐着的乘客已睡了一大半。男人觉得坐了一天,膝盖酸疼,便去车厢连接处找个人少的地方抽烟。他刚要拿烟

  • 为了爱情

    体制改革撤销了不少不合理的机构,县级市有些局级单位不复存在。下岗打破了不少爱情基础不牢的家庭,离婚成为社会上新的无奈。可是下岗也考验了真正的爱情。张强和李芳他们是一对中年夫妻。40岁了,有一个16岁的女儿,他们是县外贸局和县商业局的职工,前

  • 敢于忘记

    那年,她刚刚毕业,来到陌生的城市打拼,恰巧遇到同乡的他。两个人聊得来,慢慢就相爱了。她说,我们没有惊天动地的爱情经历。他说,真正的爱情都是平淡的。而她内心,却渴望那种轰轰烈烈的故事,只要他能为了她不顾一切一回。但他说,何必要这样,牵手慢慢到

  • 雪中的亲情

    “真可恶,竟然不等我就跑了!”今天晚上最后一班公车已从那个有些许微光的老车站开走了。街上飘着大雪,地上还留着些残余的烟蒂和一些杂乱的脚印,似乎在笑我跑得太慢了。看看旁边,还有一个女生在地上不停的跺脚。“又要自己走回去了,可恶!”正当我手扶着

  • 陌生人

    深夜11点,孙文拿着公文包回到了家。翻看着手中的招聘简历。电视里正播放着一则新闻:一个富翁在参加一个交流会时被刺杀身亡。想起身价百万的父亲过几天就要去参加一个交流会。孙文的心一下子就提了起来。正好看到简历中有一个转业的老兵,孙文抽出来看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