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阳春白雪

阳春白雪

收录日期:2025-08-08 04:08:05  热度:12℃

战国时期的楚国有一个文学家叫宋玉,他也是楚国的大臣,常伴楚襄王游于兰台之宫。
有一次,楚襄王听到人们议论宋玉的行为不好,就把他找来问道:“有些人对你的言行很不满意,你想想自己的为人有没有什么不端正的地方?”
宋玉是个很善于辞令的人,他给楚襄王讲了一个故事:“在咱们楚国国都郢城,来了一个很会唱歌的人。开始,他唱《下里巴人》这样通俗的歌曲,有几千人都能随着他唱;后来,他唱《阳阿薤(xiè)露》这样比较文雅的曲子,跟随他唱的人只有几百人了;而当他开始唱《阳春白雪》这样高雅的曲子时,能够跟着他一起唱的人只有区区几十个而已!这是为什么呢?”宋玉看了一眼楚襄王,接着说,“这是因为曲子的格调越高,能够唱出来的人就越少。那些平庸的人,怎么能够理解我宋玉的行为呢?”楚襄王听了宋玉的话,觉得他说的也有些道理,于是就不再追究他了。
《阳春》和《白雪》是非常有名的两首古琴曲,古时的人们常以“阳春白雪”连称,所以也常被认为是一首古琴曲。在这个故事里,宋玉委婉地告诉楚王:一个人的品行越高洁,仿效他的人就越少。现在,“阳春白雪”一词已经成了高雅艺术作品的代名词。从这个故事中,还产生了一个成语——“下里巴人”,比喻通俗的艺术作品。

猜你喜欢

  • 亲情总是输给爱情

    母亲嫁给父亲那会儿,差点就跟外公吵翻了。那时父亲家里穷,家徒四壁,温饱都成问题。外公对着母亲吼:“你要是嫁给他,就永远不要回来。”母亲没屈服,还是收拾包袱,嫁给了父亲。跟着父亲,母亲的日子过得苦,风里来雨里去,可是她从来不抱怨。母亲常常给我

  • 缘有深浅爱无亲后

    一19岁那年夏天,刚刚高中毕业的她,为了不给捉襟见肘的家里再增加负担,毅然放弃高考,回家挣钱。凭着天生一副好嗓子,经表姐引荐,来到一家民营的歌舞团做了一名独唱演员。那天表姐领她去见团长,刚要进门,一个虎头虎脑的小男孩猛地窜出来,不偏不倚,正

  • 爱你最久的那个人

    “你们听着,我给老爸老妈打个电话,看他们怎么说。”江波说着,拿出手机拨了出去,因为开着免提键,我们都能听到话筒那边苍老的声音:“波儿,你在哪儿,没上班呀,怎么有空打电话?”“公司放假,我在外面玩呢。你们在哪儿,最近身体怎么样?吃过午饭了吗?

  • 炒勺里的父爱

    结婚后,我和妻子住在县城,父亲和母亲住在乡下。那天,父亲放下从家里带来的一袋子花生,随后便进了厨房。一会儿,父亲在厨房喊我,我赶紧进去,就看到父亲正望着那个炒勺默默发呆。看了我两眼,他欲言又止。我一头雾水,便问父亲:“咋了?老爸,炒勺漏了?

  • 慢慢来,等等爱

    有的时候,婚姻的脚步,不能走得太快。要经常停下来,等一等爱,这样才能一步步地修正彼此的步伐。这是婚姻必须要修炼的功课。1半年前的一次科研会上,安文认识了周益。周益是典型的“理工男”,逻辑性强,智商高,有一种天然的吸引力和气场。最重要的是,人

  • 十万分之一的概率

    小时候她一直住在小镇子里。母亲带她去买菜,需要走很长的一段路。公路不宽,车也不多,来来往往的行人,像在公路上无所事事地散步。母亲牵着她,每天在这条小路上往返。总是母亲用右手牵着她的左手,让她紧贴在自己的身体右侧,从来不曾改变。这种单调的姿势

  • 血脉里的眷恋

    小时候,父亲在我心里只是严厉而已。最先教我背诗词的人是他,最先教我读古文的人是他,最先教我临字帖的人也是他。一直到我上了中文系,读了研究生,几乎我写的每一篇论文,父亲都要一字一字地给我修改,不仅仅改文章的层次,甚至还会改我倒插笔的笔序,所以

  • 父亲这本书,我懂得太晚

    浪费粮食爷爷读过几年书,祖祖辈辈都是农民,他希望我父亲能通过读书改变自己的命运。所以,即使家里条件一般,也坚持把家中的长子、承载着家族希望的父亲,送到了十几里外的镇上读书。那时候交通不便,父亲只能住校,拿着从家里带的红薯面窝头,吃着最便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