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潘金莲的砒霜武松的刀

潘金莲的砒霜武松的刀

收录日期:2025-08-08 04:29:24  热度:9℃

武松出差离开阳谷县后,潘金莲与西门庆在王婆的撮合下,勾搭成奸。为了长做夫妻,在王婆的点拨下,用砒霜毒死了武大并火化成灰,企图把事情做得干干净净,不露痕迹,瞒天过海。

其实,他们根本不需要这样费心费神,因为,根本没有人管这事。郓城县各级官府对自己眼皮子底下发生的这件骇人听闻的人命事件根本置若罔闻。

好在武大还有一个弟弟武松。武松回来,不到半天时间,他就找到了证人——何九叔和郓哥,证物——两块酥黑的骨头,一锭十两银子,还有一张纸,写着火化日期、现场送丧人名字,证实了自己的怀疑:哥哥武大是被害死的。

而且,他还锁定了嫌疑人——嫂子潘金莲和西门庆。此时,除了具体的作案细节,案情基本清楚。

这时,武松想到的,是通过法律途径解决问题。

能这样想的,是好百姓,是相信政府并尊重政府的好百姓。

如果能让好百姓实现这样想法的,就是好社会,好政府。

但是,可惜的是,武松碰到的,不是这样的社会,不是这样的政府。

所以,武松也就做不成好百姓。

武松把何九叔、郓哥一直带到县厅上。对知县说:“小人亲兄武大被西门庆与嫂通奸,下毒药谋杀性命。这两个便是证见。要相公做主则个。”

可是,县令与县吏都是与西门庆有关系的,西门庆得知武松要告状,又马上给他们使了银子。拿人钱财,替人消灾,于是,县令和县吏,对武松打起了官腔。一大堆无比正确且无懈可击的官腔,武松听不明白。但武松明白的是:这番官腔的核心就是:不准所告,不予受理。

按说,武松也不是一般平民百姓。他的身份还是很特殊的。

第一,他是县步兵都头,相当于今天的县公安局刑警大队大队长。

第二,他刚刚帮知县办过一件私密的家事,也算得是知县的心腹人了。

这样的人,尚且不能得到法律的保护,不能得到官府的公正对待,一般普通百姓,在这样的社会得到的待遇,也就可想而知了!

一般人碰到官腔,只有忍气吞声。

但是,武松偏偏不是忍气吞声的主。

说白了,他此时试图通过官府解决问题,是他对官府的尊重,是他在给官府面子,是他在给官府机会——是他给官府做好官府,行使权力的机会。

他本来有力量有办法自己解决问题。

——他有刀。

协商不能解决的,用法。

法度不能解决的,用刀。

可见,官府不作为,会造成极大的社会问题:

无力自己解决问题的,成了无依无靠的顺民。

有力自己解决问题的,成了无法无天的暴民。

顺民是国家的累赘。

暴民是国家的祸害。

一个强大的国家和民族,既不要暴民,也不要顺民,要的是:公民。

面对知县的官腔,武松几乎一点也不要听,也不给知县找麻烦,马上就打了退堂鼓。

武松道:“既然相公不准所告,且却又理会。”

毫不纠缠。

善打官腔的知县大约觉得很得意:官腔是战无不胜的,只要拿出官腔,小民一般马上就偃旗息鼓,天下马上太平。

但是,他可能没有注意到,当他用官腔堵住了武松依靠法律解决问题的道路后,武松的身边,只剩下了一个东西。

那就是刀。

这就是他“却又理会”的理会之法。

潘金莲在社会的底层,张大户这样的强势一方强加给她一桩不幸的婚姻,无论是道德、风俗还是法律,都不会给她支持。她哀哀无告。

要不,接受命运;要不,只能用非法手段改变自己命运。

于是,她使用砒霜。

武松要为兄报仇,要为被害死的兄长讨还公道,无论是行政,还是法律,也都不会给他主持公道。

要不,忍下这口气,让死者沉冤莫雪,让罪犯逍遥法外。

要不,也只能用非法手段实现正义。

于是,他使用刀子。

潘金莲的砒霜武松的刀,是他们犯罪的罪证,更是社会不公官府渎职的罪证!

有一个非常值得我们反思的现象:我们的传统文化倾向于肯定复仇。

也就是说,在古代,中国文化肯定复仇,文学歌颂复仇。

《水浒》就是歌颂复仇之作。

实际上,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大量的对复仇事件津津乐道的描写,对复仇人物热烈的情感倾注,其中隐藏着一个极深刻的社会心理:那就是,全社会对法律的无信任,并通过文学作品表现出来。

当法律不能主持正义时,代表着社会良心的文学必然表现出对法律的失望和鄙视。

当西门庆和潘金莲谋杀武大郎时,法律沉默,官府不作为,于是,人们不再寄希望于法律,不再信任法律,也不会再遵守和维护法律。

而武松这样的强梁会自行解决问题,用个人复仇来讨得被侵犯的公道。

此前,武松并没有杀过人,从杀嫂开始,武松就杀人不眨眼了。

一个人,就这样变成了暴民。

猜你喜欢

  • 我的“不靠谱”

    英文名Kevin,所以也有人叫他卢凯文。爱好音乐、旅行、电影、写作、睡觉。独立写手,拖延症“患者”,但是个笃定的人,一直在追求自己的梦想。代表作品:《想太多》《你要去相信,没有到不了的明天》《愿有人陪你颠沛流离》等,以治愈的风格和平实的文字

  • 随时代的消失而消失

    随时代的消失而消失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鲁迅从教科书上悄然消失。一代大师随着时代的起伏而消长,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总是一件令人遗憾的事。这让我想起鲁迅曾经说过的话,他说:“希望我的文章随着时代的消失而消失。”他这样说,也是这样做,他对他的手稿一

  • 抗敏感,不惶恐

    我在大学一年级那年,毫无悬念地把自己吃成了一个胖子。不是那种巨大的胖子,而是比标准体型重了15斤。于是,我的整个大学生活变成了电影《蝴蝶效应》系列,那只蝴蝶重达15斤。首先,我皈依了减肥。我可以整整一天滴水不进,然后第二天中午,一个小时之内

  • 苹果的成功模式

    苹果的成功对于大多数企业而言是一个神话,一个在乔布斯带领下产生的神话,,回想上个世纪90年代中后期时候的苹果,用当时刚刚回归苹果公司的乔布斯的话说,苹果就像一艘“底下有个大洞的船”。是什么力量推动了这个曾濒临绝境的公司脱胎换骨,一路高歌猛进

  • 妈妈,稻子熟了

    稻子熟了,妈妈,我来看您了。本来是想一个人静静地陪您说会儿话,安江的乡亲们实在是太热情了,天这么热,他们还一直陪着,谢谢他们了。妈妈,您在安江,我在长沙,隔得很远很远。我在梦里总是想着您,想着安江这个地方。人事难料啊,您这样一位习惯了繁华都

  • 吴梦知:熬鸡杂汤的电视撰稿人

    吴梦知是土生土长的长沙人,生于1983年。高中毕业后,吴梦知考入湖南师范大学,课余她不是爬山,就是撑伞在湘江边的蒙蒙细雨中散步,或者拎一壶茶去泡图书馆,至于过英语专八、申请奖学金等其他好学生关注的焦点完全不在她的考虑范围内。她也从不觉得,自

  • 该怎么去告别

    住院前,医生说为了放化疗我必须把头发剪短。剪头发那天,我特意叫了一个做视频的哥们儿来帮我拍纪录片。机器架好,美发店里的气氛“轰轰烈烈”,镜头里的我笑中带泪。我都计划好了,电视剧里演患者接受放化疗肯定会掉光头发,所以我要做一个关于“头发”的纪

  • 李锐“小人物”的高密度

    从我懂事开始,就知道像自己这样嘻嘻哈哈、粗粗拉拉活着的人,这辈子不会有太高的追求和造诣,索性给自己编了一条座右铭:“如果人生实在没法拓展长度和宽度,那就努力提高它的密度吧。”“高密度”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说得多,想得多,操心多,琐事多;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