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请您别忘那么多

请您别忘那么多

收录日期:2025-08-08 04:18:23  热度:10℃

1

昨晚,我妹给我电话,又说起爸爸忘这忘那的事,我的心又被揪了起来。

早上,正要给家里视频,我妈打来电话,说我爸联系不上了,手机也不接。

原来,我妈去送货,我爸自己去县城了。本来两个人准备在路上碰头的,结果我妈怎么等也没见到他人,电话也始终无人接听。

我脑海里开始不由自主浮现各种可怕的画面,但也只能故作轻松地安慰妈妈回家先看看。

到家,我妈第一时间发现了我爸的手机。

他又忘了带。

而走之前,我妈还专门交代过要带手机。

平素,我妈是报喜不报忧的,如果不是特别严重的事,她断然不会让我们知道。很多事情的发生,都是日后说起,我们才了解。

无奈,妈妈才向我说起这些天的事。

上次,爸妈晚上去散步,出门前,我妈还特意嘱咐他,别忘记带钥匙。我爸肯定地说带了,结果回来两个人进不了大门。

这次,我爸去进货买米,他明明带了足够的钱,可结账时却少了。回来,他念叨着把钱丢给了老板的儿子,可人家说没有。

不管是谁的记忆出现偏差,总之钱没了,因为他的忘事,也只好认栽。

今天他是去还钱的,可到中午还没回来。

大约半个小时,他回来了,手里还拿着药。

我妈问他拿的什么药,他支吾了半天才说:“最近总忘事,路上就买点药。”

我挂了视频,心里却翻江倒海地难受。

2

这算是他第一次正视自己的忘事吧。

当第一次听妈妈说起他的记忆力变差时,我和我妹就专门回了趟家。

说带他去医院检查下,他立刻变了脸色,说“人老了,忘事很正常”,怪我们大惊小怪。

我们找各种理由,用尽各种说法,他就是不去,说“过段时间就好了”。

妈妈让我们别逼他,我们也怕他觉得我们“嫌弃”了他。

因为疫情,我在家呆了很久。

也确实,我在家的那几个月,他仿佛真的好了,一切正常。

那时,我以为我是多虑了,可现在,又开始担心起来。

以前,我最担心我妈,觉得她为我思虑过多。

而我爸,我们几乎没有谈过心。所谓父子,也仅仅是有事说事,相敬如宾。

每次电话或者视频,都是打给我妈,他很少出现在画面中。有时找不到我妈,打他的手机,第一句也绝对是“我妈呢”。

而他也总是找到我妈,然后手机递过去,他仿佛从没什么话要和我說,而我也没有特别要紧的事和他谈。就如,我们处在河的对岸,从没谁主动游过去,就那样,一直静默。

所以,我总以为我的个性像我妈,而我妹更像他。

可逐渐地,你又会发现在某些方面你们又同出一辙。

我曾幻想过,这一生我和他会不会有这样的机会?我们喝些酒,然后说些柔软的话,或者我在他面前失态地哭一场,他拉拉我的手,摸摸我的头。

这样的场景,年少时不曾有,如今,我和他都觉得尴尬吧。

他不善言辞,很多话都是通过我妈的口说给我,而我也相应地通过我妈回过去。

我们太少面对面的交流,除了偶尔剑拔弩张的争执。

3

他今年63岁,本应该是岁月静好的年纪,可因为我,吞咽了许多。

有些事情,我是真的不在乎,可于他,应该是绕不过的结。

我希望自己了解他,但又从未真正了解过他。

我有时也会想,以他的个性,在与我对照的各个年龄段,他的内心都在想什么?会不会也有过我的纠结,迷茫?

我从不敢问他,也只能通过自己的记忆来拼凑一个立体的他。

我知道那是我的想象,可能从不真正代表他。

但我知道,他的记忆里一定有一个异常丰富的我,从幼儿到少年,从青春到中年,一步步,他看着我活成现在的模样。

我不知道自己在他眼里,是不是一个称职的儿子,有没有让他稍微骄傲过?

因为,我肯定的是,我带给他的失望总是有的。

只是,我是他的孩子,好坏他都得担着。

而他,是我的父亲,也是我的责任,好坏我也得担着。

也许,这就是父子吧,仿佛隔着千山,但又绕着万水。

自从他记忆力变差,我希望全家人都跟着我,可奶奶不愿离开,他和妈妈也只能守在老家。

奶奶是他的责任,而他是我的。

基于此,我曾有过这样的打算,就是我回到乡下的院子里生活,我带着电脑,院子里有花,有猫,奶奶,妈妈,我,还有他。

平静地过恬淡的日子,直到某一天我彻底失去他们。

我想,这是我最不争气的想法,也一定不是他想看到的。

所以,为了不天天看到这样的我,请您一定别忘记那么多。

您好好的,我才在远处安心,不是吗?

猜你喜欢

  • 一分钟沉寂

    那次,我应邀参加他所在中学的教学观摩活动,之前,听人说过他是这所学校最富经验也是最受敬重的一位老教师。 在他的观摩课上,台上老师谈吐自如,台下学生应答自如,引导、点题、穿插,再加上一些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使那堂课进行得严谨而又浑

  • 给他人一个敬重你的理由

    有喜羊羊之父之称的黄伟明早年创业的时候,曾经发生过这样一件事。这天下班的时间刚到,黄伟明突然喊住大家,走到一个下属身边。对方看到黄伟明表情沉重,连忙从座位上站了起来,不知所措地茫然看着他。这时,黄伟明环顾四周,严肃地说:大家都知道,前段

  • 两种活法,一样人生

    我认识两个人,同样四十岁,一个极富一个极穷。 富的是这个城市有名的房地产老总,开着三百万一辆的车,到清华读了MBA。娇妻爱子喜欢摄影,照相器材是一百多万的经典。事业有成不说,自己还喜欢到处跑跑,拍些片子寄给杂志社,得几百块钱就宝贝

  • 苹果怎样分

    从师范学校毕业后,我在一个农民工子弟小学教一年级的数学。期中考试时,我给孩子们出了这样一道题:假如你家有5口人,买来10个苹果,每个人能分到几个苹果? 从年龄与智力发展水平来说,让七八岁的孩子来回答这道题,应该是很简单的。试卷交上

  • 月亮的时间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那时候的人还不知道地球是圆的,所谓此时,大家不一定看得到同一个月亮。好比这一刻的我与他,分别身处两个相距甚远的时区,还有什么事情是共同的呢? 我们以日月区分日夜,又用这两个天体的移动和变化去标记时间的流动和

  • 没有路的路

    韩国首都首尔有一条清溪川。20世纪60年代,清溪川是一条清澈幽静的河流。很可惜,后来被污染了,河水浑浊不堪,臭气冲天。于是,当地政府就把这条河加上盖子封死了,下面是排污河,上面成了一条路。20年以后,这里的交通越来越拥挤。为了缓解日益拥

  • 关怀的力量

    黑川利雄是日本著名的内科专家,在癌症治疗方面卓有成效。 他有个保持了多年的习惯:每到冬天,他就在口袋里放一个手炉,保持手总是热乎乎的。有人问他为什么这么做,他说:到癌症研究所来治疗的,都是些饱受病魔缠身之苦、抱着极大求生希望的癌症

  • 别让比尔.盖茨误你一生

    辍学者中固然有成功的,但受完教育的人成功机会更大 美国《时代》(Time)杂志是一本有声望、有信誉的刊物。但依我看,它有时也有一般媒体的通病──欢喜负面的报道,挑逗读者的注意力,投世俗之所好。 《时代》不久前公布美国十大最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