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长不大的红衫树

长不大的红衫树

收录日期:2025-08-08 03:11:49  热度:9℃

在一个安静的村庄里,有一棵神奇的红衫树,它的叶子呈现出独特的红色,像一轮火焰般绽放在树梢上。

这棵红衫树不同于其他普通的树木,它生长的速度非常缓慢,任凭岁月的流逝,它的身形依然矮小。然而,尽管红衫树无法长大成为高挑峻秀的大树,却拥有了一种特殊的力量。

传说中,红衫树的叶子蕴含着无尽的生命能量,有着医治各种疾病的神奇效果。当村庄里的人们生病或受伤时,只需要将红衫树的叶子制成药糖,服用后便能很快康复。

这个消息很快传遍了整个村庄,人们纷纷慕名前来,带走红衫树的叶子。村庄周围的小树林里,随处可见人们忙碌的身影。他们小心翼翼地采摘树叶,怕伤害了红衫树的生命源泉。

然而,红衫树的叶子虽然具备神奇的功效,但却非常稀少。因为红衫树的生长速度缓慢,每年所产生的叶子数量有限。为了保护这棵天赐的树木,村庄的长老制定了严格的规定:每人每年只能取走一片红衫树的叶子。

随着时间的推移,红衫树的名声渐渐传遍了整个大陆。越来越多的人慕名而来,每年同样只能取走一片叶子。很快,红衫树周围被建起了一座座花园,人们愿意花费巨大的代价来换取红衫树的叶子。

然而,红衫树并不因为人们的渴望而改变自己的生长方式。它依然长在原地,守护着自己的叶子,默默地为人们奉献着生命的力量。它不求回报,只希望人们能够珍惜它所给予的恩赐。

红衫树以它特殊的存在方式,在村庄里建立起了一座传奇。无数人慕名而来,每年只取走一片叶子,却得到了无尽的健康和生命力。红衫树成为了村庄的精神象征,人们敬畏它、景仰它。

有一天,村庄里来了一个小男孩,他身穿一件红色的衣衫,背着一个装着红衫树叶子的小篮子。他跑到红衫树下,用手掌轻轻触摸着红衫树的树干,仿佛在和它进行心灵的交流。

“红衫树啊,你为什么不长大呢?为什么只给人们一片叶子?”小男孩低声问道。

红衫树静静地伫立着,微风吹过,树叶轻轻摇曳。突然,一叶红衫树的叶子飘落下来,落在小男孩的手心上。

小男孩望着手中的红衫树叶,眼中闪烁着明亮的光芒。“也许,红衫树之所以不长大,是因为它要传递给更多的人生命的希望和勇气。”小男孩自言自语。

他将红衫树叶小心地放回篮子里,转身离开。然而,那片红衫树叶上灿烂的光芒却在他心中永不磨灭。

猜你喜欢

  • 梅娘

    黄昏时分,繁华的洛阳城从一天的喧嚣中抽身而出,渐渐归于宁静。一顶看似简单、实质极为考究的小轿,将一个容颜清俊、神情漠然的神秘男子罩了个严严实实。轿子径直进了牡丹苑。牡丹苑乃洛阳城首屈一指的客栈。东家已预先将店里的客人遣散。偌大的院落,只安顿

  • 乞丐公子

    1.公子变乞丐古时,城中有位王员外,家财万贯,妻子美若天仙。唯一不足的是,儿子顽劣不堪,十五岁的年龄,别人家的公子都该考上秀才了,他却痴迷唱戏,流连青楼,还时常打架斗殴,惹是生非。人们都议论,这王员外为人谦和善良,是全城有名的善人,这儿子是

  • 救命的戏法

    清朝末年,金堂县白庙村村民吴大明得了一种很奇怪的病,去镇上找瑞生堂的大夫看了,大夫说可以治,但治这种病需要用人参、鹿茸之类的名贵药材,第一笔医药费就要二十两银子。吴大明家里有祖上留下来的几亩薄地,一年收的庄稼,除去家里的口粮,再除去苛捐杂税

  • 绝妙的计策

    清朝嘉庆年间,江南泾县县城里有一间杂货铺,铺主是杨掌柜。杨掌柜有个儿子叫杨勤多,勉强考中了个秀才功名,杨掌柜却一心指望他出人头地。杨家的杂货铺旁有一家高记丝绸铺,铺主是高掌柜。杨家杂货铺的生意原本不错,但高掌柜经常暗中使绊子,使得杂货铺的生

  • 自己索命

    清朝末年,唐县大旱。刘大胖一双手难以养活两个人,只好辞别新婚的妻子,约了邻居李小个子,去东北挖人参。两个人在深山老林里转了大半年,刘大胖连个人参毛也没见着;李小个子倒挺幸运,挖到了一棵棒槌参。李小个子心肠好,说:“咱们两个是一起出来的,这人

  • 道士的预言

    清朝乾隆皇帝统治的第三年,秀水人祝宜臣在乡试时考中了举人。中举之后,他便和朋友一起到外地游玩去了,只剩父亲祝某和奴仆在家。祝某的父亲早年中举,顺风顺水过关斩将,曾担任过清朝的按察使,被乡邻称为祝进士。所以他花大价钱延请名师,把儿子从秀才培养

  • 刨底与挖坑

    清末,省城有个大富商叫蓝河。这年大年初一,他逛庙会来到了城隍庙,赶上说相声的孙讽正在撂地,就驻足听了一会儿,谁知这段子听得他怒火中烧。孙讽说的这段叫《知县见巡抚》,讽刺不学无术的富商花錢捐官做了知县,见到巡抚时丑态百出。正巧蓝河也曾捐过官,

  • 五分钱地主

    从前,山东济宁一个村子里,有个姓曹的地主叫曹三金。曹三金家大业大,但日子过得很节俭,一个破底的茶杯,他都能用上好几年不舍得换。那年秋天,老天连续下了一个多月的雨,村子变成了鱼塘,用土挑成的毛坯房被水泡得摇摇欲坠,村民们都不得不往县城逃难。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