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看不见的路

看不见的路

收录日期:2025-08-08 04:06:04  热度:10℃

小編給大家帶來:看不见的路

有些路,作为人类的我们是看不见的。

下过一场雨,地里的豇豆和四季豆便呼啦啦地长起来了。它们整齐地排列在田地里,像操场上的一队队学生,手掌向上张开着,喊声震天动地。人知道,是该给豇豆、四季豆架条路的时候了。人找来竹竿和木棍,一根根插进地里。田地里顿时像部署了一支军队,刀枪林立。豇豆、四季豆威风凛凛地手执竹竿木棍,像矛,又像戟。

没过几天,豇豆、四季豆便伸出嫩嫩的小手,顺着竹竿木棍爬了上去。有一两株豇豆、四季豆没有找到竹竿木棍,便爬到了旁边的一棵玉米秆上,或是顺着稻草,爬到一垛草棚上。此后的一段时间里,豇豆、四季豆连忙舒展开肥绿的叶片,开花结果,把一片田地点缀得琳琅满目。要不了多久,叶片下面便长满了累累硕果,直压得竹竿木棍弯下腰去。

豇豆、四季豆没有眼睛,人到现在也不明白,豇豆、四季豆是如何知道旁边的竹竿木棍,又怎样找到竹竿木棍,并一圈一圈爬上去的。人插竹竿木棍时,并没有告诉豇豆、四季豆:这里有条路呀,你就顺着爬上去吧。人甚至都没有把豇豆、四季豆的手向竹竿木棍靠靠,只是将一根根竹竿木棍插在那里了事。人只知道豇豆、四季豆心中有条路,就算没有那些竹竿木棍,它们也会绕过田地,找一丛灌木荆棘爬上去。

人埋着脑壳往前走,走着走着撞到了一面颓墙上,才发现无路可走了。人一抬头,一大片爬山虎从墙脚下爬上来,布满了整整一大面墙壁,然后一甩头,爬到了颓墙另一面。

遗落路边的一颗刀豆种子,趁着一场雨水便破土发芽,长高了自己。牛过来啃一嘴,马过来踩一脚。刀豆顾不了这些,无声无息钻进路边的一丛草里,偷偷地开花结果。它期待着一声爆响,炸裂开自己,把种子撒向大地,找个机会让自己被人发现,沿着一条回家的路,重新回到一方木柜中,重新回到一片田地里。刀豆一年一年地长呀,一年一年地爆裂,在回家的路上走过了多少风雨。

人的路,看似明白显著,四通八达,其实人的路,也幽暗荒芜,狭窄短促。人认死理,注重目的,往往朝着一条路走下去,走着走着就走到了尽头。人不像爬山虎,听从阳光和内心的呼唤,想走哪里就走哪里。所以爬山虎的路千条万条,即便是不见寸土的崖壁,即便是干渴如火的岩墙,它依然走得春风浩荡,绿意恣肆。

横在人一生中的路,再崎岖曲折都会仰躺在大地上,最陡峭的也不过是悬挂在悬崖峭壁上而已。然而,村庄里其他事物的路,林林总总,各个不同,人永远不能穷尽其万一。比如牵牛花的路,佛手瓜的路,蜗牛的路,老鼠的路,野兔的路,山羊的路,刺猬的路,黄鼠狼的路,篦虱子的路,炊烟的路……人看见它们,却看不见它们的路。它们的路隐藏在它们的生命里,人一旦看清了它们的路,就会洞悉它们的秘密,就会置它们于危险之地。所以村庄里的好多事物,都尽量避开人,把家安得离人远远的。

字典帶來:看不见的路

猜你喜欢

  • 兄弟,你哥那时没钱

    我到北京的前一天,我的东北兄弟就在这等着我了。他是个写诗的,碰巧我也是个写诗的,而且比他早写了几年,就充大认了他这个弟弟。早先只是书信往来,后来他听说我要来北京发展,比我还急,没经我同意就从东北那疙瘩赶过来了,说要跟我一块打天下。 春节刚过

  • 室友和睦的公式

    我总是邋遢。我并不觉得这样有什么不好。我常说,天才,尤其是创造性的天才都是不拘小节的。因此,我认为,大大咧咧的性格非但不是我的缺点,而恰恰说明我将来是一个干大事成大器的人。然而,进了大学以后,我的室友可不这样认为。 我不知道我怎么会和凯英住

  • 挂在钥匙圈上的情谊

    暑假期间,昔日好友王云姿由伦敦回来。我们约在信义路金石堂5楼的咖啡屋中见面。 夏日的午后,郁热难当,我拉着女儿的手,走在人潮滚滚的街道上,觉得整个城市似乎要燃烧起来。女儿的小手,常因逆向行走的行人的冲撞而由我手中松脱,然而,很快地,又会上前

  • 跨越47年的感恩

    1936年,萧乾担任《大公报·文艺副刊》主编,无论对作者还是读者,他都非常热情。 一次,《文艺副刊》发表了杨绛的作品。当时杨绛已随丈夫钱钟书去英国深造了。这笔发不出的稿费应当如何处理?按惯例,报社应当将这笔钱存留,等作者回国后再发。出于对作

  • 我们为什么要兄弟

    鲁智深在渭州,一见到史进便认做兄弟;在大相国寺菜园,一见到林冲,林冲也马上要与鲁智深结拜为兄弟。《水浒传》(下称《水浒》108人,都好结交异姓兄弟。这和《三国演义》(下称《三国》)相比,大相径庭,各有趣味。 《三国》中的男人,哪怕原先是朋友

  • 交个冤家闺密

    前几天,我看了一档关于大s和吴佩慈的访谈节目。主持人问:姐妹淘中你们俩走得最近,关系如此之铁,是不是因为彼此最对胃口?两人双双否认。大s补充说,吴佩慈是闺蜜中最爱跟自己唱反调的那个人。闹了半天,最铁的闺蜜竟然是“冤家”。 让我庆幸的是,我身

  • 记得你,记得那条月光跑道

    陈格是差点就成为我婆婆的女人。 记得我们见第一面很有意思。那时还是我男友的李朋带我去他们家,他向我介绍他妈:“这是陈格。”我当时就很诧异,有这么叫妈的吗?李朋笑道:“我妈妈很时尚,留过学,典型的小资产阶级。”没想到陈格倒是习以为常,冲我妩媚

  • 一块钱的朋友

    买车后这么长时间里,只有一次我在车窗外见到过那个摩托佬。他依然静静地守候在公司大门旁一字排开的“摩的”队伍里。他也看见了我,朝我热情地点头微笑。这个时候,我看到他阳光下的白发仿佛多了些,有些晃眼。 他胯下的摩托曾经是我的专车。在这个工业重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