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一碗馄饨

一碗馄饨

收录日期:2025-08-07 18:37:38  热度:9℃

一碗馄饨

馄饨,这是一种源自中国的传统面食,也是许多人童年时光的回忆。记得那是一个寒冷的冬日,大街上飘着雪花,屋檐上挂着长长的冰挂。我穿着厚厚的羽绒服,戴着毛线帽,正冒着白热的呼气,跟着父亲来到一家小小的馄饨摊前。

摊主是一个老奶奶,她穿着一身破旧的棉袄,手戴手套,慈祥地笑着。摊位旁边飘散着热气,让人感到温暖。父亲向老奶奶点了两碗馄饨,我也忍不住流口水。老奶奶满眼睛地看着我,似乎明白我的渴望,便多添了一些馅料,我感激地望着她。

那一碗馄饨端上桌时,热气腾腾,白色的面皮泡在鲜美的汤中,馅料散发出浓郁的香味。我小心地吹了一口,温热的汤水沁入心脾。我捧起餐具,小心翼翼地夹起一颗馄饨,放进口中,汤汁和鲜嫩的肉馅在嘴里交织出美妙的味觉盛宴。

那碗馄饨,不仅仅是食物,更是一种情感的延续。每一口都带着我对家乡的思念,让我感受到亲情的温暖。每一口都带着我对生活的感激,明白世间的美好。那一碗馄饨,因为它的美味,让人茫然的心灵得到了滋润。

如今,我已经是一个成年人了,靠近那家小小的馄饨摊的我已经不再是个孩子。摊主奶奶也换了一张面孔,但是那一碗馄饨却仍然给予我一种独特的感动。每当我品尝那碗馄饨的时候,我仿佛回到了童年时光,回到那个雪花纷飞的冬天,回到了那个和父亲一起吃馄饨的时刻。

在繁忙的都市中,有时我感到自己迷失了方向,感到内心的孤独。但是当我重新品味那一碗馄饨时,我明白了生活的简单,明白了那份真挚的情感。无论时光怎样改变,无论岁月如何流转,那碗馄饨始终是我心中一份珍贵的回忆。

每一次,我晃晃回忆,这一碗馄饨的味道,在我心底流转。

猜你喜欢

  • 那一年,那一天

    国庆回家,奶奶竟大不如前:身子弓得像只虾,白发脱得所剩无几,古铜色的手像两支干枯的木柴,不停地咳嗽,吃一顿饭要很长时间,因为总会被呛。爸爸低声叹息:“你奶奶活一天是一天了。”我两眼泛红,知道奶奶大限之时已不远。我六岁那一年,调皮捣蛋。一天中

  • 一声朋友你会懂

    朋友是个很温暖的词语。可朋友到底是什么?很不容易说清楚。“四海之内皆朋友”,话说得响亮,其实没那么理想。“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可遇不可求。泛泛而交的朋友,场面上热闹,能大碗喝酒,却不可以默对品茶,能锦上添花,别指望雪中送炭

  • 相送

    少小离家,几十年里,父母与我便有无数次的相送。但是,那两次父亲送我的场景,却让我长久地怀想镌刻于心。我上了火车,趴在窗前向家人招手告别。这时,火车启动了,车厢里响起哭声。可能父亲看见我掉泪了,在火车加速的瞬间,父亲突然跟着火车跑了起来,声嘶

  • 母爱如酒

    母爱,犹如陈年老酒,时间越长,爱得越深……儿时的我调皮、爱玩,总是不听话,喜欢到处乱跑。“走,我们去外边玩过家家。”听!邻居的小伙伴又在叫我和他们一起出去玩了。可我的小手还在被睡梦中的老祖牵着。在伙伴的帮助下,我逃出了温暖的家。我们蹦蹦跳跳

  • 你有没有纪律

    台湾作家林清玄快60岁了。他每天对自己的要求是写3000字,不为发表,只是练笔,他说写字是个匀速前进的工作,积累才会有突破,他不会放纵自己。所以,他的文字生命力很长。人到了一定的年龄还有纪律,能在某些方面自律,这样的人都值得敬重。村上春树的

  • 父亲的贫穷与母亲的富有

    父亲一生对钱守得很紧,恨不得把一分钱掰成两半用,可庸庸碌碌一辈子下来,父亲没余下多少钱,反而把自己的身体累垮了,中年便躺在病榻上;母亲一生对钱看得很淡,时常穷大方,遇到上门行乞的乞丐,她恨不得把缸底仅剩的一把米施舍于他,母亲常说,钱是身外之

  • 中秋夜里的一盏马灯

    亲情是风筝的那道线,当风筝跌落时给它又一次起飞的希望。他做梦也不会想到,时至今日,乡村里竟然还会停电,而且是在中秋节的晚上。彼时,菜刚刚摆上饭桌,他正陪娘说话。哥哥在开啤酒,嫂子还在灶间忙活着,谁料却突然停电了,世界一下子掉进了黑暗,一如他

  • 爱的实验

    这个实验出自一位童年缺乏母爱的心理学家之手,他叫哈洛。而他毕生最亲近的伙伴就是一群恒河猴——他的实验对象。也正是在它们身上,哈洛发现了人类身上具有的爱的重大秘密。恒河猴和人类的基因非常相似,它们的基本需求、对外界刺激所作出的一些反应,与婴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