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诚信可以如此朴素

诚信可以如此朴素

收录日期:2025-08-07 22:27:47  热度:10℃

如果不是这穿花色上衣的女人趿着拖鞋从破损的门槛里迈步出来,也许没人会以为这座房子里还住着人。

这是一座破败的灰砖黑瓦平房。青色的苔痕爬上墙根,底层的灰砖表面已经开始剥落,墙脚下有野草从石缝里探出头来。木门两旁褪色的对联残破不堪。门右边的墙上,挂着一只布满黄褐色铁锈的电表箱;而门左边,一张白纸只剩一只角还粘在墙上,像块破布似地耷拉着,残缺不整,偶尔随风轻摆。

正是这张被风雨吹打得几近破烂的白纸,让江西省上饶市德兴市李宅乡宗儒村这个名叫陈美丽的女人,被一些网友称为当下“中国最美丽的村妇”。

白纸上是一份褪色的“通告”,字迹已经模糊:“各位乡亲好友:如有与死者王云林生前有经济来往账目的,即日起请与其家属联系,以待清理解决。家属:陈美丽。”

这天中午,丈夫王云林刚刚开着自家的农用车回到家门口,便听见乡亲大喊,村后的山上着火了。他随手操起一把刀,坐上一位村民的摩托车,直奔后山帮忙灭火去了,连脚上的皮鞋也没来得及换下。

等陈美丽再次见到他,已经是在医院的急救室。灭火过程中,一块被山火烧松动了的石头滚落下来,刚好砸中他的脑部。村民们七手八脚把他送到医院,又凑了一万多元钱抢救他。但第二天,不管陈美丽如何大声哭喊,这个比她年长3岁的男人还是永远地离开了。

他留给她一个残破的家,一个64岁的老母亲,一个从小就因患脑膜炎智力严重受损生活无法自理的弟弟,一个7岁的大女儿,一个只有10个月大嗷嗷待哺的小女儿,还有近10年来家里欠下的所有债务。这些债究竟有多少,陈美丽并不清楚。这些年,除非某笔欠账数额较大,王云林向别人借钱,一般不告诉陈美丽,怕她担心。

这个家庭相继失去了3个男人。先是7年前,公公因为脑溢血突然去世。再是4年前,丈夫的哥哥在海南出车祸身亡,嫂子随后改嫁。现在,轮到陈美丽自己的丈夫,这个平时开着农用三轮车做点小生意的男人。

最后一根顶梁柱的突然去世,让家里的债务变成了一本糊涂账。债主们担心,人死账烂,他们借给王家的钱恐怕要不回来了。这些言语,一度传到陈美丽耳边。这些债,因此成了陈美丽的一个心结。

“我老公生前在村里口碑一直很好,我不想让他死后别人说他。”这位村妇抹着眼角的泪水说。

在丈夫去世6天后,尽管因为涉及死亡赔偿的具体问题还未处理完,丈夫的丧事还没办理,陈美丽却抱着小女儿,找到村小学教师黄诗平,请他帮忙写个还债通告。

“写这个东西干嘛?”小学教师感到奇怪。

“我要让大家知道,欠大家的钱我是会还的,大家的情谊我是会记住的,”陈美丽回答,“我要让大家放心。”

她把写好的通告郑重地贴在自家的外墙上,决定用丈夫的死亡赔偿金来清偿债务。

通告贴出的第二天,第一位债主便上门了:“你老公在我那里买了稻谷,还有六七百块钱没给。”来人没有提供任何凭据,但陈美丽如数支付。随后的一个多月里,上门来报账的债主有10多个,债务总额达5万多元。其中一半的债,陈美丽从没听说过,而债主本人也没有凭据,但她都一一偿还,因为她坚信,“人家不会在这种时候来糊弄我”。

债主刘林根坐在陈美丽家门口,忍不住感慨,自己原本不知道怎么跟她开口要账,不料她反倒先把告示贴出来了。他没想到,这个平时不怎么说话的女人,“考虑事情这么周到”。

不过陈美丽“没想到债会有这么多”。家里拿到的67000元死亡赔偿金,两万多元用于支付丈夫抢救的医药费和身后的丧葬费,剩下4万多元,全部用来还了债,竟还有1万多元,再也没钱偿还。

为此,她的婆婆程秋英甚至有点后悔送儿子去医院急救,否则可以省下一万多元医药费,刚好可以拿来还债,这个家从此便不用再欠人钱了。在贴出还债告示之前,陈美丽曾跟婆婆商量。这个几乎没有怎么受过教育的农村女人,坚定地支持了儿媳的决定:“我们宁愿自己受苦,也不能让别人受苦。借了钱,就得还给人家。”

她指了指两个小孙女,说:“我只想让两个小鬼长大后能够直起腰来做人。不会被人家指着说,你们家借钱不还。”

也有人给陈美丽还钱。小学教师黄诗平的哥哥曾经卖木头给王云林,王云林付了钱,却一直没把木头运走。在陈美丽贴出通告后,他把这笔钱退给了陈美丽。

欠债还钱,这个乡村里的人们似乎不觉得这有多特别,直到上饶市一家媒体率先报道了陈美丽替夫还债的故事。随后,陈美丽家迎来了一拨又一拨记者。她的故事被全国性通讯社报道,在网上广为转载,被网友热评,甚至还上了中央电视台。

在德兴市,一位出租司机甚至开玩笑说:“她现在好像比我们市委书记在全国还出名哎。”

一位网友这样评论:“陈美丽的举动是最淳朴的诚信之体现。”而另一位网友评道:“在她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人原本心灵深处的伟大。”

但这种“风光”陈美丽并不知道。她家里没有电脑,也没有报纸,唯一一台电视机,只能收到有限几个频道。只是每当听到有汽车停在屋外的声音,她会迎出来,谦恭地站在木门口。“他们不怕辛苦,这么远跑过来,说明他们关心我。”她眼眶里噙着眼泪。

当记者追问她为什么要贴还债通告,这个只上过小学的女人只是一遍遍简单地回答:“欠账还钱,天经地义。”她就认这个理,也只说得出这个理。

“我就该这么做。我真没觉得自己做了什么不平凡的事。”这个不善言辞的女人反复说。当有人把对她的种种赞美之辞转述给她时,她便低着头,眼睛直直望着屋里的水泥地面,双腿并拢在一起,不时用一只手去摸另一只手,似乎不知道双手放在什么位置才合适。

她说她当时只是担心有人怕她赖账。“还好我提前把通告贴出去了。不然,还不知道会有人在背后说什么。”她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但事情的发展让陈美丽的邻居黄鹤有些不满。据他介绍,正是他最开始将陈美丽替夫还债的故事报料给了媒体。他并不是想借助媒体来赞美陈美丽的行为,而希望通过媒体呼吁,能引起相关责任人和政府相关部门的关注,不要让“英雄流血又流泪”,而应当给这个弱女子更多的实质性帮助。

让这位师范毕业的年轻人意外的是,媒体似乎只关注到陈美丽这一举动的“美丽”,“可没有人关注她心里有多难过,对未来有多么担心!”

不过,因为这些报道,乡政府目前已全部免除了大女儿王颖上学的费用。并且,当地相关部门已经“前往陈美丽家乡收集陈美丽故事的材料”,并将陈美丽申报为“感动铜都十大人物”候选人之一。

两个女儿完全体会不到这个家庭遭遇的灾难。院子里,7岁的王颖微笑着看家里两只小鸡在地上摇来晃去地觅食,偶尔还会回头冲陌生的记者做个鬼脸。她只知道自己几个月前没了爸爸,对其他所发生的一切,一无所知。

而奶奶程秋英的怀里,10个月大的小女儿王晓卓,从地上抓起一颗蚕豆大小的石粒塞进嘴里。程秋英慌忙用她枯瘦的右手食指把石头抠了出来。小女儿不满地哭了起来,转瞬又望着院子里的陌生人笑了。咧开的嘴里,刚刚长出两颗小牙。她用两只脚交替着在一块拳头大小的石头上踩来踩去。

她不知道,脚下这块石头和嘴里刚刚含过的那颗石粒,正是5个多月前,爸爸从外面拉回来,准备修院子里的地面用的。但这工程没有完工,爸爸便离开了。

“过了这段时间,我想去打工,挣钱养活我婆婆和女儿。”沉默了好久的陈美丽,突然抬起头,语气坚定地说。

“想去哪儿打工呢?”

她想了一想,有些茫然,凄然说道:“不知道。”

猜你喜欢

  • 猪倌

    从前有一个贫穷的王子,他有一个王国。王国虽然非常小,可是还是够供给他结婚的费用,而结婚正是他现在想要做的事情。他也真有些大胆,居然敢对皇帝的女儿说:你愿意要我吗?”不过他敢这样说,也正是因为他的名字远近都知道。成千成百的公主都

  • 孝庄“献身”收降将

    孝庄文皇后(庄妃),是蒙古一个较大部落的首领寨桑的女儿。皇太极本已娶寨桑的妹妹为妻,由于其几年不育,而受冷落。后来皇太极看到寨桑的女儿长得出众,就下了聘礼,这样14岁的少女就嫁给了自己的姑父皇太极。 皇太极为了招待洪承畴费尽了心机,但毫无效

  • 公孙弘自认“沽名钓誉”

    汉代公孙弘年轻时家庭非常贫穷,后来虽然贵为丞相,但生活依然十分俭朴,吃饭只有一个荤菜,睡觉只盖普通棉被。就因为这样,大臣汲黯向汉武帝参了一本,批评公孙弘位列三公,有相当可观的俸禄,却只盖普通棉被,实质上是使诈以沽名钓誉,目的是为了骗取俭朴清

  • 趣话古代的男裙

    说起裙子,现代人肯定都会不假思索地说那是女性的专利。其实,裙子最初是男女同时穿的。 “裙”字,本作“君”,《说文解字》云:“裙,从巾或从衣,君声。”《辞海》“裙”字条下解释说:“古谓下裳,男女通用。”也就是说,古时候人们把上衣叫“衣”,把下

  • 一货卖两遍

    咸丰朝初期,宁波外海不靖,海盗很多,渔民和商人的生意大受影响。这本来是清朝水师(海军)的失职,他们领饷吃粮却不干活。商人和渔民们没有办法,就自己凑钱激励水师,麻烦他们出海维护治安。这又属于一件东西卖两遍了。商人和渔民已经在各种税费中

  • 读书不如贡茶

    隋文帝杨坚初登皇位时做了一个噩梦,梦见神人换他的脑骨,自此后时常头痛,苦不堪言,亦无可奈何。后来遇见一个和尚,和尚对他说:“山中有茶树,将茶叶采来煮饮,可治好陛下的头痛症。” 杨坚便派人去采集茶叶,一试果然灵验,于是重重奖励了

  • 今日又要遭水厄了!

    在南北朝时期,喝茶这样风雅的行为曾经一度被称为“水厄”。“厄”者,困苦、艰难也,却如何与喝茶扯上了关系? 原来在晋惠帝司马衷时代(公元291~306)有个叫王蒙的人,特好饮茶,相识者凡从他门前经过,只要被他发现了,必请进去喝上

  • 马头琴的故事

    马头琴是蒙古民族的代表性乐器,不但在中国和世界乐器在家族中占有一席之地,而且也是民间艺人,牧民家中所喜欢的乐器,马头琴所演奏的乐曲,具有深沉粗犷,激昂的特点,体现了蒙古民族的生产、生活和草原风格。 马头琴的产生及其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