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四两漆换千金

四两漆换千金

收录日期:2025-08-07 15:29:18  热度:10℃

清朝光绪年间,温州江北有个林员外,田地片连片,家财千万贯。林员外有个千金小姐叫琼英,生得花容月貌,人又聪明,员外夫妻对她比宝贝还爱惜。

林员外屋里有个长工,名叫许阿兴,忠厚老实,人品也好,又有牛劲马力,起早摸黑干个不停,大家都称赞他干活卖力气。有一回,小姐楼台里金银首饰被贼偷去,多亏阿兴手脚快,才追回了东西。员外有个七八岁的公子叫玉郎,一次放学经过河边落水,阿兴赶了去跳河抢救,抱他回屋。这样,琼英十分感激阿兴,日长月久,她对阿兴越来越看上眼。

玉郎读书的蒙馆离家蛮远,雨天路滑,员外不放心,常叫阿兴接送。琼英就偷偷教玉郎叫阿兴姐夫。阿兴听了,面孔红得像关公。他想,自己哪有这福分配得上千金小姐,万一给员外听见会受责骂的,就叫玉郎以后别乱叫。玉郎呢,叫惯了,还是日日叫姐夫。

这么一叫两叫,有人传到了员外夫人的耳朵里去。夫人只当阿兴这后生存心想高攀琼英,哪料到一问玉郎,才晓得是琼英教他叫的。夫人气了,问女儿有没有这回事?琼英红着脸,低着头,轻声说:“妈,阿兴人好,我喜欢。”夫人说:“阿兴头上瓦片没有一张,脚下稻秆桩没有一个,你跟他要吃苦头的。”

琼英说:“我跟他讨饭也情愿!”夫人平时对女儿很宠,想想阿兴勤劳听话,就说:“妈肯,只怕你阿爸不肯哪。”

夫人把这事告诉了员外,员外大发脾气。堂堂的千金小姐去嫁个赤脚长工,门不当户不对,名声难听,也对不起祖公爷呀!只是女儿看中意了,不好一口回绝。他欺阿兴穷,放出口风:“嘿嘿!癞蛤蟆也想吃天鹅肉。有本事的,拿出五两黄金做聘礼,拿不出,趁早死了这条心!”

丫鬟把员外的话传给小姐。琼英听了,想了半日,想出个法子来。这几日,凑巧屋里做衣橱凳桌,需用油漆,她就偷偷对阿兴说:“你我的事,阿爸晓得了,他要你拿出五两黄金做聘金。明朝你到温州买四两漆来,当面交给我阿爸,好漆衣橱凳桌。以后都听我讲,不用担心。”

第二日,阿兴买来了四两漆,送给员外:“这是四两漆,请员外收起。”员外顺口说:“好好,你交给夫人,让她吩咐油漆师傅漆衣橱凳桌。”

过了几日,夫人请姑妈来做媒人。拿出银子吩咐阿兴去买来鱼、肉、红枣、花生、桂圆、莲子六样礼,琼英还教了他一套话。

姑妈陪着阿兴送来聘礼,员外火了:“我有话在先,没有五两聘金,别想订亲!”阿兴说:“聘金不是给你了吗?”员外眼睛一瞪:“哪里来的聘金?”这时候,琼英从屏风后面出来说:“阿爸,阿兴在我家当了三年长工,五两聘金早就给你了。”员外说:“瞎讲,长工是长工,聘金是聘金;桥归桥,路归路嘛!”琼英说:“阿兴明明当面给你,阿爸年岁大,或许忘记了。”员外越讲越气:“你这短命的,五两聘金怎么忘记得了。”“阿爸讲不会忘记,你敢到公堂去讲讲清楚吗?”员外跳起三丈高:“反了,反了,女儿要同阿爸打官司,上辈人还会输给下辈人吗?”琼英说:“只怕阿爸在公堂上不敢开口啊!”员外连胡须也气得抖动起来:“你讲什么,我不敢开口?去去,马上见官去!”就这样,员外夫妻、姑妈、琼英和阿兴五个人一同来到县衙门。

击鼓三声,胡知县升堂。员外争先诉说,女儿不孝,硬要嫁给长工,请大老爷明断。胡知县转问琼英,琼英说:“我喜欢长工阿兴,是阿爸亲口许婚的。”知县问她有何凭证,琼英说:“我阿爸讲,阿兴拿出五两聘金就许婚,拿不出来,别想订亲。”知县问员外有没有讲过这话,员外点点头说:“我当时不肯应承这门亲事,是讲过这番话。”知县又问:“阿兴五两聘金有没有给你?”

员外说:“没有。”

阿兴说:“老爷,我早在半个月以前就把四两漆当面交给员外了。”

胡知县转问员外:“阿兴到底有没有给你四两七?”林员外想起漆衣橱凳桌用的四两漆,当即回禀说:“有呀,我叫阿兴把四两漆交给内人收。”知县又问员外夫人,夫人说:“我是收到阿兴四两漆。”

琼英连忙说:“老爷,你这是亲耳听到了,我阿爸阿妈都承认收到四两七。

这明明是我阿爸许的婚事嘛,求老爷替小女做主!”

胡知县一想,你这员外也真贪财,五两聘金收了四两七,只缺三钱,就要赖婚,太不合情理了。立刻提起红朱笔写了四句诗,当堂宣判:千金长工成知音,讲好彩礼五两金;只缺三钱勿计较,县堂公判两成亲!

员外一听,才晓得上当。这门亲事是县老爷判的,自然不敢违抗,只好把千金小姐嫁给了长工许阿兴。

猜你喜欢

  • 快马张传奇

    清雍正年间,海州新任知府王子安人过中年,文武双全。到任后,他召集早年闯荡江湖时结交的一批兄弟当捕快,护卫在他身边。只有众兄弟中的老二张东超不愿当差,仍游走江湖,暗中为他出力。张东超30来岁,面红体壮,黑眼如电。他常骑白马驰骋城里城外,听说有

  • 智断争妻案

    清朝道光年间。江西崇仁县有户人家,户主蓝大顺是个二十多岁的青年,家有一位年过半百的老母和结婚未满两年的娇妻米氏,虽然生活比较清苦,但夫妇两人相敬如宾,孝敬老母,男耕女织,勤俭持家,日子倒也过得安稳踏实、幸福美满。不料这一年边境发生战争,官府

  • 难得的知己

    王老实是一位老实本分的渔民,早上起来,拿着鱼网来到村西边的河上,每天只打十网,多了也不再打,不管这十网是一无所有,还是收获甚丰,他都不太在意,因为他从来也没想着要从捕鱼上发多大的财,只是为了奉养年迈的老母,能够聊以度日就相当满足了。这一天,

  • 秀才吟诗气死娘

    话说乾隆年间,有一叫施秀才的人,此人自持文才横溢,于是乎到处卖弄。有一次,他的亲娘舅家里砌房,正在建上梁。各方的亲朋好友都来道喜,施秀才自然是少不了要来的。老娘舅见到亲外甥来了很是高兴。施秀才却见上梁上少了一副对联,于是决意要为老娘舅作一副

  • 给恶人下个套儿

    1.恶仆欺主北宋时期,山东登州府有一个举人,名叫刘知圣,家境富裕,学业也甚是优异。这年秋风刚起,父母就打发他动身进京,预备来年春天参加朝廷科考,还特地让家仆刘士喜随同前往,服侍左右。一路辛苦自不必细说。到达京城后,主仆两人便找了家旅馆安顿下

  • 女婿戏丈人

    从前,冉家庄有个冉员外,他虽有良田百顷,家财万贯,为人处世却吝啬得出奇,连对待女儿、女婿都十分刻薄。冉员外共有三个女婿,都住在十几里开外。大女婿是个秀才,二女婿是个风水先生,三女婿是个江湖郎中。那年六月十五,冉员外七十大寿,三个女婿带着妻儿

  • 神勇张铁牛

    清朝康熙年间,南方小城出了一位赫赫有名的大力士。此人姓张,名大力,人送外号张铁牛。张铁牛皮肤黝黑,虎背熊腰,加上一身紧绷鼓胀的肌肉块子,俨然一座巍然不动的黑铁塔。张铁牛以贩肉为生,猪牛羊肉通卖,小城附近出肉的牲口一般都愿卖给他。他买牲口和别

  • 贪婪之祸

    清朝道光年间,黄州城有家最大的药店叫同春堂。但就在近日,同春堂店主谢长福因女儿谢婉儿的怪病一筹莫展。怎么回事呢?原来,月初同春堂管家谢强带着谢婉儿去芙蓉寺上香,回来谢婉儿就染上了怪病。一连数日,谢婉儿不省人事,浑身通红肿胀,呼吸困难。谢长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