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栅栏

栅栏

收录日期:2025-08-08 01:41:35  热度:9℃

阿慧嫂没什么亲戚,也不记得从什么时候开始,阿慧嫂就一个人住了。虽然如此,但阿慧嫂的生活却照样过地丰富多彩。时而不时的,邻居们都会带些吃的、喝的去阿慧嫂那儿,聊聊天、打打牌什么的,阿慧嫂与邻居们就这样静静的,共享着那片情感的天空。

这一日,阿慧嫂闲来无事,就把家周围的杂草什么的都清除了一下。于是呢,在阿慧嫂的房子周围便空出一点空地来。阿慧嫂规划了一下,就出去买了点果树和草莓的种子,顺利地把房子周围的空地给利用上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果树慢慢长大,就在不经意间不少果树已经开始结果子了。阿慧嫂每天都要围着果树转好几圈,甚至仔细数着树上结了多少果子了!又过了段时间,果树上的果子终于成熟了。

阿慧嫂早上出去了半天,回来后立马凑到果树边上,带着些许爱意轻轻地抚摸着青翠欲滴的叶子。忽然,阿慧嫂发现果树上的果子明显少了几个,甚至于在树枝上,都有着明显摘过的痕迹。阿慧嫂这下子就全身不舒服了!

“有人动了我的果树!是钱坤那死老头子?或者......祥姐?还是经常来我这儿打牌的涛妹?”阿慧嫂的脑海里一下子就浮现出了无数熟悉的面孔,但是没有亲眼看到,阿慧嫂也就只能想想。

第二天清晨,阿慧嫂刚醒,揉着眼睛打开大门之后发现,隔壁邻居祥姐和涛妹正站在果树那儿指这儿指那儿的,看情形,祥姐还有要爬树的准备。

阿慧嫂见状,轻轻咳了两声。祥姐和涛妹看到阿慧嫂之后却毫无尴尬之色,热心地招呼阿慧嫂一起来摘果子。阿慧嫂虽然心里满是不情愿,但碍于情面,硬是憋着愤怒和二人一起摘了果子,还笑脸把二人送走。

送走二人之后,阿慧嫂越想越来气,凭什么自己辛辛苦苦种的果子,其他人却摘的比自己还勤快?

气了一顿之后,阿慧嫂就想走走,散散心。不知不觉中就来到了老头儿钱坤这儿,阿慧嫂们都管他叫钱老头子。钱老头是个热心肠,对邻居们也特别好。

钱老头远远看到阿慧嫂就热心地招呼阿慧嫂来自家坐坐,阿慧嫂也没客气,就去坐坐了。

阿慧嫂刚坐下,钱老头就热情说要去洗水果招待阿慧嫂,阿慧嫂嘴上说着“不用客气、用不着那么麻烦!”但心里忽然就想着“钱老头洗的水果会不会就是自己家周围种的那些水果?”

不一会儿,钱老头水果洗好了,端了上来。果盘里放着各式各样的水果,阿慧嫂扫了几眼果盘之后,忽然发现,果盘里放着的两个梨,赫然就是自己家周围种的那种!

这时,钱老头开口了:“果盘里的那两个大梨,就是摘的你家的呢!其他是买的,都新鲜着呢,快尝尝!”这话一说,阿慧嫂的心立马就沉了下来。干笑了两声之后,阿慧嫂就借口说忽然想起来有个什么事儿,得赶紧回家了。钱老头眼见留不住阿慧嫂,就用袋子把果盘里的水果装好给阿慧嫂拎回去,阿慧嫂没拒绝,拎起袋子就走。

一回到家,阿慧嫂就埋怨开了:“这邻居都是些什么人呐?手就这么快,来我家摘水果?哼!”

接连几日,阿慧嫂就被这事儿一直烦着,阿慧嫂思前想后,决定得做些防护措施!很快,邻居们便发现阿慧嫂的果树周围都围上了栅栏,而且栅栏还很高,一般人跨不过去。

可能是邻居们都注意到了这个问题,从那天起,阿慧嫂种的果树上再也没见少过一个果子。阿慧嫂的心终于安了下来,每天看到熟透了的果子就是自己最开心的事儿!每天沉浸在这事儿上,阿慧嫂一点都没发觉自己的邻居很少来自己这儿聊天、打牌了......

天气渐渐凉了下来,阿慧嫂的果树也终于不再结果了,阿慧嫂一下子就闲了下来。每天一个在家,阿慧嫂不禁又开始埋怨邻居们不来串门了!时而不时的,阿慧嫂就自己走出去,去邻居那儿串串门,聊聊天什么的。邻居们见阿慧嫂来了,虽然明面上很热心,但阿慧嫂感觉,邻居们和自己的关系,不再像往日般那样了。

很快,冬天来了。这一年冬天,阿慧嫂体验到了什么叫做“寒冷而孤寂”。看着家里毫无一丝生气,阿慧嫂渐渐沉默起来......

无聊寂寞的日子一天天地熬着,终于,阿慧嫂的果树再次开花、结果了。

就在果子快要成熟的时候,阿慧嫂撤去了栅栏,并在每棵果树上都写着“阿慧嫂种的果树上结出的果子都是又大又甜的!不信你们尝尝看!”做完这一切之后,阿慧嫂每天就从门缝里偷偷向外看着,期待着......也期待着......

猜你喜欢

  • 途中树

    我路过很多个城市,站台,村庄,小镇,我常常很快就忘记了它们的容颜,还有那些模糊不清的路人的面孔,但那些一闪而过的树木,却如一枚印章,印在我记忆的扉页,再也祛除不掉。 我记得一次坐大巴,从家乡的小镇去北京,有8个小时的行程。是让人觉

  • 乘着歌声的翅膀

    居家生活中,我喜欢用歌声陪伴自己,无论是刷锅洗碗还是擦地洗衣,总有歌声在我的耳边回响。 平常日子中,我喜欢听《美丽的草原我的家》,而且是德德玛演唱的:美丽的草原我的家/风吹绿草遍地花/彩蝶纷飞百鸟儿唱/一湾碧水映彩霞在德德玛醇厚迷

  • 用自己的姿势奔跑

    前不久,我参加了为期一个月的省文学院作家班的学习,头脑里充斥了太多的文学理论和劝诫,我变得无所适从,手在键盘上变得迷茫。原本信手拈来的文字变得飘忽,有了一种前所未有的疏离感。那些走在我前面的人,就像是一座座山,一座座高不可攀的雪山。为此

  • 石头的价值

    几年前,美国的凯伦到苏必利尔湖观光。晚上,他到湖边散步。忽然,一阵嘈杂声自不远处传来。凯伦走近一看,原来是两伙儿乞丐为了争夺地盘儿大打出手。一会儿,乞丐之间的战争升级了,他们开始改肉搏为捡起海滩上的石块对掷。石头不长眼,就在凯伦决定离开

  • 坐下去,做

    一位老教授来学校做演讲,礼堂座无虚席。老教授的一生真可说是辉煌夺目,专业造诣深厚,桃李满天下,对绘画、书法、文学也颇有研究。 在一个半小时的演讲里,他幽默风趣地讲述了自己的生平,人们听得激情澎湃。演讲快结束时,老教授请大家提问交流

  • 想做就做,没有为什么

    作为一名记者,我习惯了面对任何人、任何事时,都要多问一个为什么。 前不久我采访一个英国籍的在读博士,本来在艺术学校当老师,名叫格法普拉扎。他在伦敦搞三维动画,同班同学好多都在好莱坞挣大钱。 这么一个人,无意中看了一场京剧演出

  • 别有用心的深层

    父亲去世后,11岁的彼得林奇不得不在上学之余去打工,以贴补家里的开销。他在高尔夫球场谋得了一份捡球的差事。其他球童看到林奇长得瘦弱,都有意欺负他,让他专为那些球技差的球手服务,但林奇总是毫无怨言地接受,大汗淋漓地满场奔跑去拾球。 两年过去

  • 表演者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表演者成了他的专属称呼。在B城大剧院演出过的所有人,可以被称为演员、明星,甚至艺术大师,唯独表演者这个称呼,只属于他,不能用在其他任何人身上。 表演者两个月只演出一场,一年只演出六次,但天天都有人来询问有没有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