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列宁小时候的故事

列宁小时候的故事

收录日期:2025-08-08 03:17:30  热度:10℃

1895年,列宁在彼得堡创立了彼得堡工人解放协会。这年年底,他再次被捕入狱,14个月的狱中生活后,又被流放到西伯利亚。在西伯利亚的3年中,他开始使用“列宁”这个化名,写出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一书,并与另一位革命者克鲁普斯卡娅结了婚。

1900年2月,列宁在西伯利亚的流放结束,回到彼得堡后不久转赴西欧,在德国创办了第一张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的机关报《火星报》。1903年7月30日,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在布鲁塞尔召开代表大会,会上形成了以列宁为核心的布尔什维克,布尔什维克的意思是多数派。布尔什维克及其思想体系的产生,标志着列宁主义的形成。

革命胜利后,列宁当选为第一届苏维埃政府主席,他领导人民粉碎了帝国主义的三次武装进攻和国内的叛乱,使苏俄的经济建设逐步走上了正轨。

列宁小时候的故事

列宁小时候是一个认真学习的孩子。 列宁在学校里,每门功课都学得很好。老师讲课,他用心听。老师留的作业,他认真做。 列宁做完学校里的功课,还读许多课外书。他常常把书里的故事讲给别人听。他爱书里那些勤劳勇敢的人,拿他们做自己的榜样。 列宁十分爱护书。他从来不把书弄脏,也不把书到处乱扔。 列宁小时候就是这样学习的。

伟大的革命导师列宁,小时候是个学习成绩优秀的孩子中,除了其他原因外,不懂就问的学习习惯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有一次,他和几个小朋友挖到了一个屎克螂的窝,里面有很多圆圆的粪球。有个同学问:“屎克螂为什么要把粪球滚到窝里去呢?”大家都答不上来,他把列宁给问住了,他答应第三天把答案告诉大家。他回家后,先是向哥请教,又找来好多书籍查找。

第二天,他带来了答案:原来是屎克螂把狼卵产在屎球上,幼虫孵出来后,即把屎球当食物。同学们都满意地笑了。

列宁打碎花瓶的故事

有一次母亲带着列宁到姑妈家中做客。小列宁把姑妈家的一只花瓶打碎了。于是,姑妈问孩子们:“是谁打碎了花瓶?”小列宁因为害怕受姑妈批评,便跟着其他孩子一起说:“不是我!“然而,母亲猜到花瓶是淘气的小列宁打碎的,因为这孩子特别淘气,在家里经常发生类似的事情。但是,小列宁向来是主动承认错误,从未撒过谎。她装出相信儿子的样子,一直没有提起这件事,而是给儿子讲诚实守信的美德故事,等待着儿子能主动承认。有一天,小列宁突然在妈妈讲故事时失声大哭起来,痛苦地告诉妈妈:“我欺骗了姑妈,我说不是我打碎了花瓶,其实是我干的。”听说孩子羞愧难受的述说,妈妈耐心地安慰他,告诉他只要向姑妈写信承认错误,姑妈就会原谅他。于是,小列宁马上起床,在妈妈的帮助下,向姑妈写信承认了错误.从此以后,列宁没有再说谎,长大以后,他也通过诚信这可贵的品质获得了人民的支持。

猜你喜欢

  • 艰难的取舍

    艰难的取舍在美国的一所大学里,教授在为自己的学生们上一节心理课,主题是“谁是我们一生中最重要的人”。主要是让学生们了解一下在自己内心深处所渴望的恒久慰藉。换言之,让同学们清楚自己最终将情归何处。因为不管男人还是女人,在临终前,都希望自己的亲

  • 修建好人生的码头

    修建好人生的码头明飞龙一位出身贫寒而又一直梦想成功的年轻人,为自己的梦想作出了种种尝试和艰苦的努力,但都以失败告终。最后,他绝望了,他认为自己这一辈子都没有成功的可能,生活在世界上已没有价值。于是便跳海自杀,想以此来结束自以为“悲惨”的生命

  • 生存寓言

    生存寓言江寒一小牛见母牛在农民的鞭下汗流浃背地耕田,感到很难过,就问:“妈妈,既然世界这么大,为什么我们一定要在这里受苦,受人折磨呢?”母牛一边挥汗如雨,一边无可奈何地回答:“孩子,没办法呀,自从咱们吃了人家的东西,住了人家的房子,就身不由

  • 穿着袜子上路

    穿着袜子上路陈志宏今天,许多都市人进门脱鞋,穿着袜子,或趿着拖鞋走进自己或别人的家,已是一种习惯。然而,你听说过没有,穿着袜子还能走向成功呢!1961年,年仅27岁的宇航员加加林乘坐“东方”号宇宙飞船进入太空遨游108分钟,成了世界上第一个

  • 落叶树

    落叶树北京的街道,国槐、白杨之类的落叶树很多,冬天到来时,树叶就纷纷飘零,只剩下光秃秃的树身,任凭寒风侵袭,冰雪堆积,始终傲然屹立街头。落叶树之所以能够抗击冰雪严寒,是因为它能够很好地保护自己的根部。为了保护根部,它把自身的一部分——树叶,

  • 登山者的发现

    登山者的发现刘燕敏有位叫蒙克夫·基德的登山家,在不带氧气瓶的情况下,多次跨过6500米的登山死亡线,并且最终登上了世界第二高峰——乔戈里峰。他的这一壮举于1993年被载入世界吉尼斯纪录。过去,不带氧气瓶登上乔戈里峰是许多登山家的愿望。然而,

  • 只选一把椅子

    只选一把椅子王绍明在一个七月的黄昏,一位年轻的即将从一所师范学院毕业的小伙子正苦苦地沉思着:是毕业后当一名平凡的教师呢?还是发展自己的嗓音潜能,从事喜爱的歌唱事业?抑或二者兼顾?思想的斗争毫无结果之后,他只得请教自己做面包师的父亲。“哦,孩

  • 爱因斯坦和卓别林

    爱因斯坦和卓别林1926年,爱因斯坦来到美国加利福尼亚州讲学。他忽然产生一个奇怪的念头:非常想见见美国当时红遍天下的电影演员、滑稽大师卓别林先生。卓别林先生一边走着他那八字脚步,一边寻思:“这个大科学家怎么要见我呢?他想要干什么?莫非我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