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妙讽汪精卫

妙讽汪精卫

收录日期:2025-08-08 02:45:52  热度:8℃

汪精卫是人尽皆知的卖国贼。1940年3月,在抗日的危急关头,汪精卫卖国保身,投靠日寇,成立了南京伪国民政府,自任代主席兼行政院长。自此,汪精卫成了中国头号大汉奸,人民对他深恶痛绝。这时,有一位被称为灵谷老人的老者作了一副对联,祝贺汪精卫荣任主席:

昔日盖世之德,

今朝罕见之材。

从字面上看,这对联似乎在吹捧汪精卫,但依循汉语中谐音双关的方法来解读,盖世者,该死罕见者,汉奸也!

1941年的除夕,汪精卫见过他的日本上司,驱车回到寓所。辞旧迎新之际,他一时兴起,想效仿明太祖朱元璋写对联,以示与民同乐。在妻子陈璧君的提醒下,汪精卫想出了两句仁义之词,当即提笔在红纸上写下:

立民族民权民生之宏愿,

开为党为国为公之大业。

汪精卫一撂笔,他手下的人均赞不绝口,有人忙将对联贴到大门口。那天夜里,汪精卫特意赏酒给家中仆人、警卫,一干人不知不觉都多喝了几杯,看门的警卫靠在门边打起了盹。这时,一个以卖字为生的前清老秀才从门口经过,见了大门上的对联,怒不可遏。老秀才把对联细看几遍,取出笔墨,在红纸上挥了几笔

第二天一早,汪精卫还没起床,就听下人来报,说是大门口挤满了人,都在议论那副对联。汪精卫慢悠悠地下床来到阳台,见大门口果然人头攒动,便喜笑颜开,以为百姓是赞赏他的文采。不想,警卫一脸慌张上前报告汪精卫一听大惊失色。原来,春联已被改动,其中的民字都多了个三点水,为字都加了个单人旁,经此一改变为:

立泯族泯权泯生之宏愿,

开伪党伪国伪公之大业。

汪精卫羞愧难当,急忙命人撕下对联。据说,从此以后,汪精卫再也不敢写春联了。

猜你喜欢

  • 奔跑的快乐

    奔跑的快乐满载自由与青春的跑道,是我们年轻时最喜欢的游戏场,它是我们追逐梦想的起跑线,给予我们无尽的快乐与成就感。在畅快的奔跑中,我们可以暂时抛开烦恼,释放心灵中的压力,在风中留下一抹欢快的身影。奔跑的快乐源于每一次的冲刺,每一次的突破。当

  • 闪光的礼物

    闪光的礼物在一个寒冷的冬天,小明的生日即将到来。他是一个乐观而热情的孩子,对于生日充满了期待。然而,他的父母却因为工作繁忙而无法陪伴他度过这个特殊的日子。小明并不气馁,他知道父母工作很辛苦,他们一定也是希望给他一个特别的礼物。于是,在小明的

  • 别用年龄衡量爱的能力

    别用年龄衡量爱的能力爱情,是人类最美好、最复杂的情感之一。然而,我们社会上常常陷入了对爱情的刻板印象,认为只有成年人才具备真正的爱的能力。年轻人的爱被贬低为懵懂、轻浮,老年人的爱则被视为缺乏激情、冷静理智。然而,这种观念是相当片面和不公平的

  • 当我敲门时,上帝不在家

    当我敲门时,上帝不在家当我站在那扇巨大的门前,手指轻轻地敲着,期待着一个神圣的声音,却陷入了长久的寂静。我无法忽视心中的失望,仿佛忍受了上帝的背弃。我不禁纳闷,为什么上帝会离开自己的家?或许上帝正在四处游览,给予其他人以帮助和祝福。他无所不

  • 藏有情报的蜡烛

    藏有情报的蜡烛在一个遥远的小镇里,有一家以古董、奇珍异宝而闻名的古玩店。店主是一位行事神秘的老人,大家都称他为老陈。每当有人进入他的店铺,都会沉浸在一股神秘的氛围中。有一天,一位中年探险家走进了这家古玩店。他对老陈介绍自己正在寻找一个传说中

  • 课堂上的口哨

    课堂上的口哨在安静的教室里,学生们专心致志地听着老师的讲解。课堂上弥漫着一种沉静的氛围,所有人都仿佛陷入了思考的深渊。然而,在这安静的氛围下,偶尔会传来一声独特的口哨声。这个口哨声是学生小明偷偷吹出来的。小明是班级里的调皮捣蛋鬼,总是喜欢在

  • 都没有的知识

    都没有的知识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似乎可以随时随地获取各种各样的知识。从电视、网络、书籍到社交媒体,无处不在的信息源让我们似乎变得无所不知。然而,我们是否真的掌握了所有的知识呢?或者更深一层地说,是否有一些知识存在于我们的世界中,却始终

  • 那一刻,我改变了主意

    那一刻,我改变了主意当我们走在人生的道路上,往往会在某个特定的时刻,经历一次深思熟虑,接受新的决策,从而彻底改变我们的主意。这个故事正是关于我经历了一次改变主意的那个特殊时刻。从小到大,我一直都梦想成为一名医生。我深信通过医学可以治愈病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