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外婆的泡菜

外婆的泡菜

收录日期:2025-08-08 03:28:25  热度:10℃

在我的童年的记忆里,外婆的泡菜坛子,就像仙女的罐子,十分的神奇而又魔力十足,将洗干净的筷子,慢慢地伸进去,总会有意想不到的惊喜,一会儿是又粗又大的萝卜,一会儿是既细又长的豆角,一会儿是脆脆甜甜的黄瓜,一会儿是辣味十足的青椒,一不留神还会有浓郁清香的青菜……

外婆的泡菜坛子,看似十分的不起眼,可是小小的坛子里面,却是色泽鲜艳,脆嫩可口,色彩缤纷,香飘四溢。

泡菜是外婆家里早餐雷打不动的主角,不管是喝稀饭、豆浆,还是吃馒头、吃泡饭,必有泡菜相伴。没有泡菜,其他东西再好吃也是索然寡味,有了泡菜,早餐突然间生动起来,顿时感受到一种尽管久远却常新的味道。午餐、晚餐的时候,也离不开泡菜,主菜结束,接着主食,必有一小碟泡菜,追随而上,毫无例外,不上泡菜,绝不食之。

泡菜不仅能够佐餐,还是做川菜重要的辅料。川菜“鱼香”系列菜品,就绝对离不得泡菜,“鱼香”味必须泡椒泡姜,即泡好的红辣椒,必须是长长的红辣椒。长椒主其辣味,红色调其色彩,尤其是“鱼香肉丝”这道菜,就离不开泡椒,而且是刚刚从泡菜坛子里,捞出来的泡椒才行。外婆制作的泡菜糖醋鱼,就是我的最爱。这道泡菜糖醋鱼,草鱼或是鲤鱼均可,将鱼剖开,清洗干净,放进油锅里,大火烧约10分钟,放进剁碎的泡菜,再放“葱、姜、蒜”于锅内搅匀,待鱼入味以后,随即下生粉水勾芡,淋于鱼身上面即可,那是相当的好吃,鱼肉外酥里嫩、色泽红亮、酸甜可口,具有浓郁的川菜地方风味特色。

在我上小学的时候,就住在外婆家里,舅舅一家对我十分的好,什么好吃的东西,都让给我先吃,什么好玩的东西,都让我先玩。在上中学的时候,舅舅的儿子飞哥,已经是三门拳的得意弟子之一,刀枪棍棒,样样精通。我看上了飞哥的一把大刀,一心想着搞到自己的手中,飞哥早就看出了我的心事,心甘情愿地把大刀送给了我,至今大刀还在我的房间里面放着,有空的时候,就拿出来擦擦,有模有样地比划比划,心中充满对飞哥的感激之情。

在外婆的家中,外婆总能给我很多惊喜,油炸的红薯片,油炸的糖果果,炒黄豆、炒绿豆、炒瓜子,多了去了。或是一碟炸花生,或是一把炒米,或是是爆米花,样样俱全。在我的童年,享用不上山珍海味的,一碗包谷榛子,一碟酸泡菜,照样可以吃得满头流汗,有滋有味,也足以完成生命的延续。至少在我的记忆里,酸泡菜曾经在很长的时间内,是那个年代整个冬天的主菜。

外婆可以用来做泡菜的蔬菜,那可是多达四五十种,其中“黄瓜、苦瓜、地瓜、香瓜、豆角、刀豆、莴苣、高笋、蒜苔、青菜、甜椒、辣椒、仔姜、洋姜、大蒜、豇豆、蕌头、蒜薹、花菜、白萝卜、红萝卜、莲花白、白菜心、青菜头、萝卜缨”等,都是泡菜的原料。在外婆做泡菜的时候,我则在一边帮着选新鲜蔬菜,外婆一边清洗着蔬菜,嘴里一边默默地叨念着做泡菜的手法,什么菜要新鲜,但不要太嫩,什么样的调料,在什么时候放,成排成串的蔬菜,挂在外面风中晾干,成为外婆做泡菜的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花花绿绿、五颜六色的蔬菜,在魏姨的手中,依次放进洗干净的坛子之中,然后用“冷开水、泉水、纯净水”加“盐、姜、花椒、八角”等香料,泡进坛里,让其发酵,适时取食。春夏秋冬,选用各季时令蔬菜泡之,四季品享。外婆的泡菜水,可以重复使用,有的竟有十几年历史。泡菜的功效远远不止满足口欲之福,特殊药用价值也不可小觑。孩提时代,我受寒发低烧的时候,根本不用打针吃药,将一只陈年的泡白萝卜烧烫,用纱布包好,细心地沿额头滚动,也可以辗碎后用沙布包好,代替酒精物理降温,此举谓之“祛寒退热”,不出一小时,就活蹦乱跳了。

根据外婆做泡菜的经验,泡菜水忌油,蔬菜沾了油后,放进坛子里,也必然坏了泡菜水。记忆之中,外婆非常珍惜泡菜坛子,从不让任何人触摸泡菜坛子。外婆特制了一双长长筷子取泡菜,取完以后将筷子清洗干净,还小心翼翼的存放起来。外婆做泡菜的秘诀很多,如果泡菜水表面,出现一层白花时,这就人们常说的霉菌,外婆加一点白酒,用洗净的手,轻轻地搅和一下,“白花”居然就能自然褪去。外婆的泡菜,有一丝丝淡淡的甜味,外婆说那是因为放了冰糖,也有一缕缕香味,外婆说那是因为有茴香还有紫苏,还有点点辣味,外婆说是因为有生姜和大蒜。如果人们的味蕾,足够灵敏,那就一定能够尝出更多味道,这些味道搭配在一起,是那么的和谐,是那么的地道,仿佛外婆预先是按什么秘诀调配好的,浓淡相宜。

外婆的家中,有一个存放几十年的泡菜坛子,是外婆的奶奶传下来的,可以说是外婆的宝贝。外婆用精湛的雕塑技艺,将传统历史文化元素融入泡菜,提高泡菜的饮食品味和文化品位。外婆的泡菜,得当搭配,巧妙组合,独具一格,构成别具特色的“三千年泡菜,中国人味道”的悠美风情画卷……

外婆离开我们好多年了,外婆的泡菜深深地扎根在我的心灵中,这不是一种简单的技艺传承,这是一种优秀的民族文化。

猜你喜欢

  • 人面兽心的故事

    杨朱是战国时期着名的哲学家,有一次将老子请到家里,尊敬地向老子请教。老子见他态度诚恳,便给他讲了这么一个道理:看人不能光看外表,主要还要看其内心如何,光看外表容易被其迷惑,所以圣人是不注重外表而注重心智的,凡夫俗子却不能做到这一点。假如看人

  • 依样画葫芦的故事

    陶谷是个学问渊博的人,他发现宋太祖对于一些办文告和写文章的臣子,包括他这个翰林学士在内,都不太重视,他就向太祖请求调离翰林院。太祖听了,笑着说:这种官很难做,只能依照葫芦的样子画葫芦;我看,你还是继续做下去吧!陶谷听到太祖这么说,心中很不舒

  • 知己知彼的故事

    【成语故事】春秋时期,军事家孙武着书《兵法》,认为使敌人举国完整的屈服就是上策,出兵打破那个国家就要差一些。要善于运用计谋不战而屈人之兵,同时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百战百胜还不是最高明的,只有不通过战斗而使敌人屈服才高明。【典故】知己知彼

  • 霸王别姬的故事

    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阕,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有美人名虞”,但是并没有以后世

  • 夸父逐日的故事

    远古时代,在我国北部,有一座巍峨雄伟的成都载天山,山上住着一个巨人氏族叫夸父族。夸父族的首领叫做夸父,他身高无比,力大无穷,意志坚强,气概非凡。那时候,世界上荒凉落后,毒蛇猛兽横行,人们生活凄苦。夸父为了本部落的人产能够活下去,每天都率领众

  • 千篇一律的故事

    晋朝时期,司空张华经常模仿东汉时期著名诗人王粲的作品作诗,他的诗多叙写儿女柔情,讲究绮丽的辞藻和修辞。在当时小有名气。但真正内行人并不十分欣赏他的作品。南朝诗人谢灵运评价他的诗是千篇一律没有新意。【注音】qiān piān yī lǜ【出处

  • 美轮美奂的故事

    晋文子赵武家里新落成一所房屋,晋国大夫张老去祝贺说:美哉轮焉,美哉奂焉!歌于斯,哭于斯,聚国族于斯!”旁人十分惊讶。晋文子接上:武也得歌于斯,哭于斯,聚国族于斯,是全腰领以从先大夫于九原也!”人称晋文子善颂善祷。【注

  • 鞭长莫及的故事

    这个成语来源于《左传.宣公十五年》,宋人使乐婴齐告急于晋。晋侯欲救之,伯宗曰:不可。古人有言曰:‘虽鞭之长,不及马腹。’天方授楚,未可与争,虽晋之强,能违天乎!”来自itlearner.com鲁宣公十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