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风筝

风筝

收录日期:2025-08-08 04:05:34  热度:9℃

在这个村落,每个人生下来都有一座坟。

村子太小,人们的生老病死都将与它有关。

村子里常常飘着很多风筝——那是村子里惟一的娱乐。它们跳着望向远方的时候,我常会从耳边拾得一二句叹息。那些满脸褶皱的人,从一座房子慢慢走向一座坟。

我与他们同庸碌,只是从一个定点,不变轨迹地移向另外一个定点。

于是当我意识到这些都不会是一种定论的时候,我约了娃子在一个没有月亮的夜里私奔。娃子跟我一样,有很多很多的风筝。那些长得没有规则的风筝上面,涂涂画画的却都是同一种东西。

我打包了十袋干粮,娃子也是。然后彼此长篇大论了很多。

末了,他补充一句,妞,如果咱们出去了,就死也不再回来。

走的那一天,我们没有带任何一只风筝,因为我们知道,此刻的他同我便是一只没有线的活体风筝,将要飞向远方。

待大多数人都熄灯睡了,我们就出发了。

可就在我们将要出村口的时候,刚从邻家串门回来的王婶,猛地撞在了我的身上。

那个平日中规中矩的女人望着我们零散的行头,愣了几秒。接着,她突然坐在地上大声呼喊起来。

她喊:“不好啦,娃子要走啦,快出来人啊,娃子要走啦!”

接着,村头的灯明明灭灭地亮起来。然后一排排地倒向我们。

一会儿功夫,村里的人就全到了。

他们有的披着破旧的羊皮袄,浑浊的眼睛里满是充血的愤怒;有的漠然,只是蹲在人群里不屑地张望;不懂事的孩子咬着手指头,紧抓着一只蝴蝶的风筝翅子,吓得哇哇大哭。

我知道那里面有远远躲藏的父母,他们站在高处,却在人群的最后。

娃子与我同那些人僵持。他说了很多,我却颤抖着身体只是站着。

良久,村长站出来,握着烟袋的手抬起来指指远方。

人群自动地让出一条路,我和娃子头也不回,撒腿就跑。

跑远的时候,村头开始唱起村子里久违的山歌。那是一首我小时候会听到,却很久都未曾耳闻的旋律,浑厚天扬,却声声压着调子,像是绝望。

我们在那些山峦里艰难地走路,遍山的荆棘在每一个日出日落里拧成一种莫名的力量。

我们偶尔也会从高处望见有人放风筝,它们高高低低的时候,娃子就会停下来,眼角湿润地望向远方。

只是很快,我们突然间发现那些人的背后,还有重重障碍。猎人布下的陷阱,出没的毒蛇,甚至还有人——我们从未见过的装扮,只是模样像极了我们。

就在干粮吃完的那天,我跟娃子坐在山头,不再动,谁也没有说话。

过了很久很久,娃子缓缓地站起身来。

他对着村子的方向开始嚎啕大哭。

凄厉的哭声穿过一只只飞在高处的风筝,刺破了最后的希望。

就是彼此奄奄一息的那日,我们回到了村子。

村里的人们并未多望我们一眼,只是习以为常般地继续劳作。

村里依旧有放风筝的人,却再也不是我们。

因为我知道。

在这里,每个人生下来都是一座坟。

猜你喜欢

  • 神威鼓手

    唐朝天宝十四年八月,长安教坊司的乐师潘云松,到昭应县(今临潼)办事,办完事看天色已晚,就找了家旅店住下。他一个人闲得无聊,晚饭后站在店门口看夜景。这时,有一个服饰古怪的人经过店门口时,紧盯着潘云松看。潘云松被看得不自在,转身想回店里去,那人

  • 心镜

    明武宗朱厚照在位时,贪图享乐,荒废朝政,于正德十六年病死于豹房”。可是有谁知道,朱厚照其实是被人谋杀致死的。传说当时在皖南宣城敬亭山脚下的杨柳村,有一个名叫俞归水的穷书生,长得英俊潇洒,风度翩翩,且才华横溢,满腹经纶,但不知是怎

  • 冯尧安 将现代史锤炼在对联里

    冯尧安,1918年生于重庆,一生陶醉于楹联,所作之联成千上万。中国通俗文艺研究会会员、重庆市作家协会会员。精通诗词楹联,被尊为重庆市联坛三老”,曾亲笔撰写过不少有价值的文史资料。对过去的记载有很多种表现形式,九旬翁冯尧安的记录方

  • 七夕对联赏趣

    农历七月初七,为中国民间传统节日——七夕节。在浩瀚的联海中,有的对联与七夕相关,七夕节赏七夕对联,别有几分情趣。明末清初著名戏曲理论家李笠翁有一好友,名为宋建三。宋建三生于农历七月初七——七夕

  • 巧对对联慑群魔

    19世纪末,八国联军对中国发动了疯狂的侵略战争,先后占领了天津和北京。腐败的清政府毫无抵御能力,屈膝求和。据说,在议和”会议开始之前,某国的一名代表想羞辱中国人,他对清政府的代表说:对联,是贵国特有的一种文学形式。现在我出一联,

  • 贾平凹纠错撕对联

    贾平凹虽是陕西人,却对晋南的蒲剧情有独钟,一有空闲,就要找机会去欣赏。在日前央视一个访谈节目中,他谈到20多年前在看蒲剧中发生的一件事,愧疚之情溢于言表:空戴了个作家的头衔,咋就稀里糊涂写了一副对联,险些坏了蒲剧振兴的大事。”1

  • 曹亚伯的对联

    在纪念辛亥革命百年的日子里,我翻捡出珍藏的曹亚伯的一副对联,摩挲凝思,追记先贤,感慨万端。曹亚伯是辛亥元老,退隐后皈依佛门,不问政事。北伐开始后,蒋介石欲任命其为中央委员,不受。1931年九一八”,日寇大肆侵华,曹亚伯忧国忧民,

  • 苏东坡和对联

    苏东坡,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家、书画家。他少年时就博览群书,才智过人,常常受人夸奖。好话听多了,渐生傲气。一天,他乘兴在自家门前写了一副对联:识遍天下字读尽人间书瞧这口气,真有天下第一”的样子。过往行人看了,有的夸这家出了能人,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