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无言之爱

无言之爱

收录日期:2025-08-07 19:22:48  热度:10℃

母亲是个哑巴。

在我出世之前就是。小时候的我总是眨着一双奇怪的眼睛,瞅着只会啊啊乱叫和手舞足蹈的母亲,瞅着瞅着,懂些事理了,我便抬不起头,甚至感到羞耻和仇恨。因为母亲的缘故,我格外多地受了他人的欺负。虽然哑巴母亲会适时出现,拼命护卫着,却往往适得其反,让我陷入更无法逃避和更尴尬的境地。

上学后,我最怕的是雨雪天的突然降临,因为母亲会第一个把雨具和衣服送到学校。哑巴母亲不知道在哪能找到我,那么大的学校那么多的孩子,她根本就不知道该往哪儿找。找急了的母亲,便只好“问”路了。回答她的,是哄笑,是围观,是模仿,赶也赶不走,自己也脱不了身。她急,简直要出手打人了,这更激发了围观者取笑逗乐的兴致。因急着把东西送到我的手上,最终她还是忍住了愤怒,又是作揖又是赔笑,巴望着逃出重围继续寻找孩子。

这一切,全被远远躲着的我看在眼里。我躲得远远的,躲得严严实实。我情愿淋着雨回家,情愿冻得浑身发抖冻出病来,也不愿去接母亲手中的雨具和衣服。放学了,我会远远地绕过母亲,偷偷朝家的方向跑,把孤零零焦急寻找自己的母亲扔在学校,像没头苍蝇一样四处乱撞……

天很晚很晚,学校空寂无人了,母亲才沮丧地回家。一进家门,看见平安坐在那里的我,她眼睛里波光一闪,抽了抽鼻子,放下东西,像没事一样,继续做活儿去了。我却觉得很高兴,有“赢了”的味道。

渐渐地母亲和我之间,不但没有了任何交流,也越来越陌生。我见到母亲就跑,哪怕在路上遇见了,也像不认识一样。对于母亲在衣食住行方方面面指手划脚的叮嘱和关心,我要么置之不理,要么回敬以虎狼般的咆哮和拒绝。

在我心里只有一个想法,顽固而坚定的想法——离开这个让我抬不起头的家,离开只会给我带来羞辱的母亲,离开这片缺乏温情、友好和暖意的土地。

于是,我拼命地读书,以超出常人的意志和顽强,从村小学到乡中学,到镇上的高中,再到远在省城的大学。我唯一能做的,似乎只有读书,读得全村乃至全乡人对我只有仰视的目光了,还在读。

从上中学起我就开始住校,一个月回家一趟,取些米和咸菜——母亲再也不往学校送了。因为父亲老实愚笨,而且身体有病,干不了重活,母亲只得养猪,养鸡,打柴,挖药材,干苦力挣钱,甚至她还偷偷到远远的地方乞讨。

有一次,在外乞讨的母亲被狗咬了,伤口化脓感染了好长时间,我都不知道。偶尔回家的我从不关注母亲的一举一动。我的眼里,只有读书。不幸的是,同村同学告诉了我母亲乞讨的事,我当即气得撕了书本从学校出走了。后来我才知道,母亲用满满一篮子鸡蛋托人写了厚厚一沓寻人启事,四处张贴,村里乡里还有镇上。寻人启事上说“再不去丢人现眼地讨饭了,只要孩子能回来。”流浪的我因一连几天吃不上饭,就回来了,从此长住学校,再不回家。

大学毕业了,我把根儿扎在省城。因而,除了父亲去世回过家一次,就再也不曾踏上家乡的土地。母亲一人守着孤单冷清的家,还不停地给我寄钱,把积攒的零钱换成整钱,再央人帮着写好汇款单,汇到城里。我有些不安和内疚,但碍于面子我不能“回头”。每年春秋两季,她还会寄出亲手做的布鞋和棉鞋。母亲从没想过儿子喜不喜欢,会不会穿,只管做,用心地做,不间断地做,当做一年到头最重大的事情来做。

上个月,从未出过远门的她,由乡里到镇上到县城再到省城,手里拿着写有我地址的字条,满城市寻找着。等终于看到两年没见面的我时,母亲老泪纵横!黑瘦且布满沟壑的脸,像枯萎的黄菊被浇上了水。她颠巍巍地从怀里摸出一双崭新的布鞋,捧到我眼前。那双松树皮般粗糙的手,指指我的脚,又指指布鞋,一双浑浊却闪着泪光的老眼,定定地盯着我,生怕我会从她视野里消失……

我再也受不了了,“扑通”一声,万般负罪地跪在了哑巴母亲的面前……

猜你喜欢

  • 有底气才拒绝

    有人总是认为,拒绝是一种技巧。事实上,拒绝岂止是简单的技巧,更是不违背为人原则之下的一种底气和实力。一个人要拒绝利欲诱惑,要么你有实力,要么你有底气。有实力,是因为觉得这一切我完全可以唾手可得,何必弯下身来;有底气,是因为你有自己的尊严,即

  • 门外青山

    小孩离家的时候13岁,小学刚毕业。 跟村子里所有的孩子一样,13岁理所当然就是大人了。虽然在毕业典礼上领了县长奖,他还是把奖品留给了弟弟妹妹,第二天就带着小小的包袱(里头是两套新的内衣裤,一条新的咔叽布短裤,是妈妈昨天晚上特地去瑞

  • 父亲,请先学会爱妈妈

    咖啡店里,一对外国夫妇坐在我斜对面。夫妻俩正在低声聊天,不知说到了什么,丈夫突然拉过妻子的手,放在唇边吻了起来。妻子笑着,脸上泛着微微的红晕,眼睛闪亮,他们沉浸在幸福中,旁若无人。 他们的小女儿在咖啡店里四处走,走到我面前时,站住

  • 于丹妈妈的际诀窍

    在一次演讲中,于丹说自己从母亲那里学到了很多交际之道。 记得有一次,家里搬家,到了一个新环境,左邻右舍都变成了陌生人,平时在楼道里见了也不说话,有时候还会带有一点点的敌意。一天,母亲带着我到隔壁家去借盐,虽然只是借了一勺盐,但母亲

  • 眼光不够

    日本朋友告诉我一个故事: 爷爷虽然70岁了,他所做的陶器、瓷器仍全国闻名,每年都要来东京的百货公司开展览会,在我们家住一晚,隔天就回乡下去。我们家的小孩子很喜欢这位爷爷,他常把一些素描给小孩子看,让他们高兴。 一次,我们全家

  • 58其实比1小

    一位朋友要备战下一届的厦门马拉松。我认为这对他来说是件大事,至少表明有人在庸常的名利之外,去追求别样的人生。 作为非专业运动员,这位朋友达到了专业运动员的水准,他以前是跑一百米的,跑起来,像子弹一样飞快。我想知道他为什么放弃优势,

  • 爱情这东西我明白,但报应是什么

    小友近日非常郁闷,细问之下,原来她被小三儿了交往一年多的男朋友在老家一直藏着个青梅竹马,并且东窗事发杀上门来声讨,从撕头发到劈耳刮闹了一通。 我说那还有什么好迟疑,这样的男人不要也罢。但小友说,没那么简单,这一年来男人公司效益不好

  • 带着大气磅礴出发

    曾经看不懂我的学生 我是一个大学老师。可以坦率地跟大家说,作为大学老师,最痛楚的就是看到大学校园里那些尖子生,拿着全国最好的成绩单,但是你能明显感觉到他们人格的缺失。你会看到那些以全省前几名的成绩考来的尖子生,为了争夺一个靠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