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左手边,50米

左手边,50米

收录日期:2025-08-08 03:55:35  热度:10℃

那年,男孩17岁,女孩15岁,在同一所中学里读书。女孩喜欢跑步,傍晚的操场上,金色的夕阳下,总会有女孩灵巧苗条的身影。女孩黑色的头发泛着光泽,马尾辫在空中欢快地荡荡悠悠,也在男孩的心中荡荡悠悠。

男孩因为女孩喜欢,也喜欢上了跑步。男孩总与女孩保持一段距离,女孩身后,左手边,50米,刚好能隐约看到女孩柔美的侧脸。男孩的耳朵里塞着耳机,一边听着歌,一边轻轻地哼唱。男孩听的歌来来回回只有一首——王洛宾的《在那遥远的地方》。男孩哼唱的,一遍又一遍,也只有他精心修改的几句歌词:“在那50米远的地方,有位好姑娘。她那粉红的小脸好像红太阳,她那美丽动人的眼睛,好像晚上明媚的月亮。我愿做一只小羊,跟在她身旁,我愿每天她的马尾辫轻轻荡在我心上。”

男孩与女孩其实很熟悉,像左手和右手,像自家的兄妹。两个人从幼儿园开始就是同学,直到现在。他们住得很近,只隔了一条胡同,从小一起玩,一起去学校。那一年,女孩和男孩突发奇想,用红毛线丈量两家之间的距离,女孩的家在男孩家的左手边,刚刚好50米。女孩的脸红扑扑的,美丽动人。男孩的心突突地跳个不停,似乎从那时起,男孩就发现自己喜欢上了这个可爱的女孩。

这份喜欢是悄悄的,男孩认为女孩还小。其实女孩对男孩一直都很好,很依赖,心事讲给男孩听,有好吃的总会给男孩带一份。男孩生日时,她还送了一瓶自己折叠的幸运星。

荏苒时光,转眼,男孩要去北方读大学了。男孩很不舍,向女孩告别的时候,女孩笑嘻嘻地半认真半开玩笑地说,等着我,明年我去找你呀。

男孩不能和女孩一起去学校,不能再看着女孩跑步了,便常常给女孩写信,每天都写,总有说不完的话。每次他都会在信纸的右下角署上:左手边,50米。

一年后,女孩果然也考上了北方的一所大学,和男孩同在一个城市。男孩很高兴,常常去看望女孩。女孩依旧保持着多年的习惯,傍晚时跑步。男孩也保持着多年的习惯,隔着一段距离——左手边,50米,欣赏女孩的美。

男孩始终未曾表白心意,他在找一个合适的时机。他怕被女孩拒绝,倘若拒绝了,也许以后连这样轻松愉快的相处时光也不会再有了。

又过了一年,男孩终于鼓起勇气,在女孩生日那天,买了一大捧玫瑰花去找她。女孩在操场跑步,男孩远远地就看到了。女孩跑到一个穿着白色T恤衫的男孩面前时,停了下来。白T恤男孩笑着一边递水,一边亲昵地给女孩理散乱的头发。男孩一惊,玫瑰落在了地上,他悄悄走了。

男孩在宿舍的楼顶上坐了一夜,他不相信就这样与女孩永远隔着距离了。第二天,他又去找女孩。这次,他那燃起的希望再次熄灭了,女孩的的确确与白T恤男孩在一起。男孩想去责备女孩,可是又有什么理由呢?那是她的自由呀。

男孩很少再去找女孩了,倒是女孩依然像以往那样对他。他不来,她就去他的学校看他,有时还带着那个白T恤男孩。后来,男孩以要考研功课忙为由,推托不见了。

男孩真的把所有的时间花在了考研上,伤心失落的情绪慢慢湮没在紧张的备考中。男孩很优秀,却报考了一所名气平平的南方学校。

男孩研究生快毕业的那年假期,回到小城看望父母。男孩自然地想起了女孩,又何曾忘记过呢?他们起先一直联系着,不打电话,总是写信,女孩写得多,署名也像他一样写:右手边,50米。信里,多是一些无关紧要的事。他偶尔回了几次,觉得如果希望女孩幸福,最好的方式就是不去打扰她。

男孩沿着那条他和女孩丈量过的路径,慢慢地走着,曾经的往事一下子涌上心头。男孩正独自出神,突然一抬头,看到了那张熟识甜美的笑脸。男孩使劲揉揉眼睛,天上真的会掉下林妹妹吗?

女孩只是静静地望着他笑。她早已毕业,回到了小城上班。男孩问起她的白T恤男朋友,女孩一愣,转而又笑了,说,那是我表弟呀。

男孩恍然大悟,又想哭又想笑,嗔怪女孩,你怎么不早说呀?女孩故意生气地说,你怎么不早问我呀?

男孩笑了,拉起女孩的手。经过了这么多年,他们终于没有了那50米的距离。

猜你喜欢

  • 现世安好,岁月无尘

    遇见他的那个夏末,她的世界里,清凉的薄荷遍地。她还记得那天早上,他露出洁白的牙齿,在接待新生队伍中拎过她沉重的行李:来,给我。”她还未来得及道声谢谢,抬起头时,就沦陷在他暖暖的笑容中了。那一刻,炎夏的知了停止了奏乐。她只能听见那

  • 麻省理工的下马威

    正式领到了麻省理工学院的学生证,还是不可避免地小开心了一下。毕竟,这个学校是理科生梦寐以求的目标。领证的时候,我又想起了一头银发的哈佛教授Dr.Treadway讲的笑话,她说:如果你是男生,恭喜你了,你可以大肆在酒吧里吹嘘自己是哈佛医学院

  • 最后一堂课

    直到今天,回想起那一段经历,我仍心有余悸。那时候,她教古汉语,那是我们中文系一门很枯燥的科目。几堂课下来,我就在感觉索然无味之后,开始赶写自己的稿子。一次,她突然叫我起来,提了几个很费解的问题,在我的一阵沉默后,她铁青着脸说:潘同学,请你到

  • 最好的办法

    在上世纪70年代末美国哈佛大学的一堂商业课上,有一个教授问学生们这样一个问题:现在在你们面前有一个杯子,这个杯子破了一个洞,现在要你们把杯子补起来不再漏水,你们会怎么补?补成功的人,会得到一百美元。”这个教授想看看大家有什么想法

  • 安静下的夏天

    两只手握在了一起,骨节碰着骨节,血管挨着血管,感受彼此的温度。带着某种仪式般的虔诚,我和我伤害的人,握手。15岁的夏天,因为顾一晨的到来而格外炎热和漫长。这个穿着蓝色工装裤和白色长袖衬衣的男生,像一颗被风无心吹来的草籽,默默落&rdquo

  • 秋天的味道

    双休日,我在叔叔的果园里帮忙,隐隐地听到南侧的果树丛里有悉悉索索的枝叶晃动的声响,就跑过去看个究竟。我发现一个少年,十四五岁的样子,正攀在树杈上摘苹果。他也发现了我,但已经无路可逃。他从树上溜下来,两个口袋都鼓鼓的,怯怯地立在树下,等待我的

  • 青春不总是鲜甜多汁

    初二,学校组织体检,我欢天喜地地参加了。排在我前面的,是一个个子高高的男生。阳光下,他很安静地垂着眼,睫毛在脸上投出一片阴影来。我站在他身后,享受着他的颀长的影子带来的片刻阴凉,心像雨后的青草地,有小小的花要绽放出来。他是五班的学生,叫陈亮

  • 雪花点燃人生

    这是一个天资和悟性都很高的学生。但,和许多才华横溢的青年相同,他也妄自菲薄了。他认为自己作为普通人不会有非凡的天赋,自己短暂的一生不可能实现杰岀人物那样的辉煌业绩。启发,开导,用了各种方法,老师也沒能使他振作起来。一天,他俩行走在皑皑的白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