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程朱理学朱熹的故事 朱熹的轶事典故

程朱理学朱熹的故事 朱熹的轶事典故

收录日期:2025-08-08 02:28:05  热度:9℃

朱熹有“朱子”一称,为孔庙十二哲者之一,也是唯一一位不是孔子的亲传弟子而配享孔庙之人。朱熹在儒家历史上的地位很高,他将北宋开始出现的理学思想发扬光大,并且进行了新的阐释,形成了新的哲学思想。无论是在当时还是在后世,朱熹这个人的名声都十分响亮,后世许多人将朱熹的新思想称为“新儒学”,甚至许多人还将朱熹的思想奉为正统。

这样一个成就极高,颇具传奇色彩的人物,在民间传说中留下的故事不少。普通老百姓们并没有正经的读过书,所以 并不知道朱熹的思想学说,他们对于朱熹这个人的认识,全都是从这些流传下来的故事中了解的。

《宋史》本传说:“熹幼颖悟,甫能言,父指天示之曰:‘天也’,熹问曰:‘天上何物’?”朱熹幼时聪慧,对世界上的所有事物都有非常强烈的好奇心,同时因为他又有很强的求知欲,所以经常会问出一些难以回答的问题。

他的父亲自朱熹明事理开始,就对朱熹进行严格的教导,对于朱熹的教育十分的看重。朱熹有问题的时候,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询问自己的父亲。有一次,朱熹的父亲指着天说:“这就是天。”朱熹立马反问:“天上有什么东西?”

除此之外,朱熹在和自己的小伙伴一起玩的时候,也经常在地上用手指比划。有一次他就直接问自己的父亲,“地又是什么?”问天问地,追问到底,但是“天地”说简单也简单,说复杂也复杂,所以他的父亲经常被朱熹问住,不知该如何回答。

四岁时,其父朱松指日示曰:“此日也。”朱熹问:“日何所附?”朱松回答说:“附于天?”朱熹又追问道:“天何所附?”一席话问的朱松惊讶不已。

朱熹到同安县赴任的时候,路过夹漈草堂,于是下马前去拜访郑樵。郑樵有礼的将朱熹迎了进门,然后断出一碟姜和一碟盐招待。朱熹的书童见了当时就不高兴了,但主人说话他就没有插嘴。

朱熹将自己前阵子写好的手稿拿出来,递给郑樵,并请求郑樵给予指正。郑樵恭敬的接过手稿,将其放在桌上,然后点燃了一支香。香烟袅袅,屋内顿时一阵芬芳。

恰巧这个时候,窗外吹进来一阵风,将桌上的手稿吹的一页页的翻了篇。郑樵这个时候却像是春风醉人一样,站在原地动也不动。过了好一会儿才回过神,将手稿还给了朱熹。郑樵与朱熹彻夜交谈,一共谈了三天三夜,朱熹收获良多。临走之前,为了表示感谢,专门写了一副对联“云礽会梧竹,山斗盛文章”,赠给了郑樵。

朱熹和书童出了门,书童就 不满的对朱熹说:“那老头子看上去也不是什么贤人呢,对待相公也颇无礼了些。不说拿出好酒好菜,但也不能只拿一碟姜和一碟盐对付呀!”

朱熹笑着说:“盐从海来,姜长于山中,有山有海,是尽了大礼了!”

书童又接着说:“可是相公这么郑重的请求他,他却连手稿都不看一下。”

朱熹解释道:“风吹动手稿的时候,他就已经在看了,并且看完了。再说他特意点燃香,已经是对我的大尊重了!并且之后他给我提了不少的好意见,让我收获良多。”

书童仍然有些不满,说:“可是您大老远来看他,客人出门他却不来送一送。”

朱熹笑着说:“他送到草堂门口,就已尽礼了。一寸光阴一寸金,我们做学问的人,每分钟时间都很宝贵啊。”

正说着,草丛里飞出了一只五彩雄鸡,主仆两人不禁转头看去。正看见郑樵还站在门前,手里还拿着一本书。朱熹转头对书童说:“你看,他还在门口站着,送客不忘读书,真是个贤人啊。”

虽然不知道这些故事的真和假,但是光从民间流传的故事,就可以看出朱熹本人在民间的影响很大,声名也不错。这些故事,全都展现了朱熹不同的优点和贤德。

猜你喜欢

  • 为他人开一朵花

    1我和林宇是初中同学,并且一起考进了市一中。在新的学校新的班级里,我们的关系比过去更加密切了,而且很快就和班上的其他同学打成一片。可是才过了几个月,生性活泼、爱说爱闹的我却渐渐被班上的同学孤立了起来,谁也不愿意和我多说话,更不喜欢和我玩。有

  • 想念小鱼

    和小鱼成为同桌,是在某个冬天的上午。之前我与他虽然已经同班两年,但因为我向来不太爱搭理男生,和男生几乎没什么交集,所以对他的印象也只是总在篮球场上和别人抢篮球。当老师让他坐在我身边的时候,我很不乐意。但不管乐意不乐意,我都得坐在他身边。每天

  • 最后的交易

    花花在学校是校花,走上社会是鲜花,她的人随着她的花容月貌水涨水高,身后追求的白马王子是一批接一批,可她一个也没看上,最后爱上了一个大她四十多岁的钻石王老五。王老五已65岁了,一次在车展上认识了花花,那时花花正站在他买的那辆宝马前做车模,别说

  • 信纸上的旧时光

    时光,缓缓流淌在泛黄的信纸上。一沓一沓的,薄薄的写起来沙沙作响的信纸,承载着我们青春时代最隐秘最美好的记忆。生活中的春花秋月和脉脉流沙,一一抒发在笔下,在相传和等待中,寄给另一个人。同桌的他高一时,我和番薯是同桌。当别人都一头扎进高中学习的

  • 奔跑在爱情的高速路上

    我是从一所农村中学考上那所著名大学的。刚上大学的时候,我身上有着农村学生的典型特征:衣着寒酸,胆小怕事,沉默寡言,并且深深地自卑。一开始我就为自己的大学生活做了安排:努力学习,争取奖学金;周末做家教,挣生活费;多余的时间就靠坐图书馆打发时间

  • 10块钱

    这两节是作文课,教语文的林老师给出的题目是这样的:请同学们课余时间,搞一个小型调查,问一问父母、长辈或其他人,10块钱能做什么?把调查的结果写出来。林老师刚把作文题目抄到黑板上,下面立刻引起了同学们的窃窃私语:10块钱能做什么?老师怎么出了

  • 雪夜,姑娘来敲门

    他到西藏的第二个月,大雪封山,所有的孩子都无法来上课。过了三四天,宿舍里能吃的都吃完了,没膝的大雪又让他无法外出采购食物。就在那个食物告罄的傍晚,一个藏族女子提着大包,出现在他的宿舍前,她用生硬的汉语喊:老师,老师。”郑老师打开

  • 鲜甜多汁的青春

    A班上的同学都在传许小陌喜欢王佳仁。谁说不是呢?他们从幼儿园起就是同学了,以前还曾是门对门的邻居。两小无猜”、青梅竹马”是大家齐刷刷地贴在他们身上的标签。任由王佳仁怎么解释,大家就是不相信他们两会是死对头&rdq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