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人生:赢在和气,败在脾气,成在大气

人生:赢在和气,败在脾气,成在大气

收录日期:2025-08-07 23:10:35  热度:7℃

人生一世,草木一秋。

是人都有脾气,遇事难免有疑,有人会被冲动裹挟,也有人能够始终保持灵台清明,遇人遇事和和气气,控制得住自己的脾气,用大气的格局,定义从容的人生。

人生的智慧,用十二个字便能写尽:赢在和气,败在脾气,成在大气。

人生,赢在和气

《周易》中写:“和气致祥,乖气致戾。”

意思是说,和气能够带来祥瑞,不和则会招致祸患。

老舍的《四世同堂》中也有句台词说:“老人一辈子最重要的格言是‘和气生财’。”

和气,是一种人生智慧。

看过一则小故事:某菜场,有位妇人的摊位生意特别火爆,这就招来了别人的妒忌。

那些生意比不上她的摊主,开始有意无意地把垃圾倒在、扫到妇人的摊位前。

但是妇人没有生气,也没有制止。

见此情形,妇人旁边的摊主有点看不过去,为她抱不平:“他们都把垃圾倒在你摊前,为什么你不生气,制止他们呢?”

妇人笑着回答:

在我们老家,过年期间,都会把垃圾往家里扫,寓意是垃圾越多就会有越多的财进家门。现在每天都有人送钱到我的摊位,我怎么会生气呢!

再说了,和气生财嘛!伤了和气,也会破坏自己的财运的。你看,我的生意不是越来越好了吗?

那些为难她的摊主知道后,羞愧难当,再也没有往她摊位前倒过垃圾了。

弘一法师曾经说过:“以和气迎人,则乖沴灭;以正气接物,则妖气消;以浩气临事,则疑畏释;以静气养身,则梦寐恬。”

很多时候,退一步便是海阔天空。

正如故事中的妇人,以不争应对纷争,以和气应对刁难,看似无所作为,实则无招胜有招。

上善若水,以柔克刚。一团和气,往往能够将矛盾、不和化解于无形。

《菜根谭》里写:“处世让一步为高,退步即进步的张本;待人宽一分是福,利人实利己的根基。”

《增广贤文》中也说:“父子和而家不败,兄弟和而家不分,乡党和而争讼息,夫妇和而家道兴。”

以和为贵,万事皆兴。

人生,败在脾气

有句老话说:“话要慢慢说,气要慢慢生。”

很多时候,我们就是因为没有管住自己的脾气,才一步错,步步错,最终尝到恶果。

看到过一则寓言,说的是一条蛇爬过一根锯子,不小心被割伤了。蛇非常生气,立刻转身咬住锯子,结果又把自己的嘴给割破了。

蛇更加愤怒了,它认为这是锯子在攻击自己。于是,它用整个身体缠住锯子,用尽全力想要使其窒息。

结果我们都可以猜到,蛇被锯子锯死了。

那条蛇,至死都没有明白,害死它的不是锯子,而是它没有控制好的情绪。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费斯汀格有个很出名的判断,被人们称为“费斯汀格法则”。

这一法则指出:“生活中的10%是由发生在你身上的事情组成,而另外的90%则是由你对所发生的事情如何反应所决定。”

脾气这个东西,每个人都有。遇到不顺心的事、遇到过不去的坎,发脾气,几乎是人的本能。

然而,有些人能够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将脾气及时压下来;有些人,却任由自己被情绪主导,从而犯下一些非常愚蠢的错误。

就像寓言中的那条蛇,本来只是受了一点小伤,却在坏脾气的驱使下,枉送了性命。

胡适先生曾经说过:“世间最可恶的事,莫过于一张生气的脸。”

拿破仑也说:“能控制好自己情绪的人,比能拿下一座城池的将军更伟大。”

人生于世,谁都会有心生郁结、想要发泄的时候。想要发脾气的那一刻,就是最考验一个人的瞬间。

控制住了,你就能驾驭情绪,成为情绪真正的主人;一旦失控,你就会沦为情绪的奴隶,被情绪操控。

人生,成在大气

南怀瑾曾经说过:“做人要大气,大气才有人气。”

成功者的人生,必然不会拘泥于营营苟且之事,更不会锱铢必较、事事较真。

《史记·秦本纪》中有一段记载:

秦穆公亡善马,岐下野人得而共食之者三百人。吏逐得,欲法之。公曰:君子不以畜害人。吾闻食马肉不饮酒者,伤人。乃皆赐酒而赦之。

故事的大概意思是,秦穆公走失了骏马,被岐下的老百姓们给抓住,然后分着吃了。

官吏查出了这一真相,想要把这群吃了秦穆公爱马的人抓起来,依法惩治。

然而,秦穆公制止了官吏所为,并表示:“君子不能因为失去牲口而去加罪于人类。我听说,吃马肉如果不喝酒的话,会对身体有所伤害,你再给他们送些酒过去吧。”

三年后,秦穆公讨伐晋国,落败被困,还受了伤。

就在这一危难关头,一支队伍有如神兵天降,击溃了晋军,秦穆公因此反败为胜。

这支队伍,正是由当年吃了秦穆公的爱马,却没有受到责罚,反而被赐酒的当地百姓组成的。

秦穆公的大气,为他种下了福报,并在最好的时机得到了报偿。

宽仁、大气、胸怀广大,正是这些特质,促成了秦穆公成为“春秋五霸”之一,留下千古美名。

雨果曾说:“世界上最宽广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广的是天空,而比天空更宽广的,是人的胸怀。”

曾国藩也有论断:“谋大事者首重格局。”

一个人的胸怀有多大,格局有多大,就有多少大气,就能成多大的事情。

人生的这盘棋,我们都要学会放大自己的格局。你的格局,将会决定你的结局。

余秋雨在《苏东坡突围》中写道:

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声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喧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需声张的厚实,一种能够看的很远却并不陡峭的高度。

人生的真意,其实就藏在三个“气”里。

以和气待人,用微笑化解所有的阴霾,自然前途光明;

将脾气掌控,做情绪的主人而非奴隶,自然无惧波折;

用大气处世,拥有广大的格局和胸怀,自然万事皆安。

愿你我都能和和气气做人,开开心心做事,不随便发脾气,用大气彰显格局,在自己的人生路上,稳步前行。

猜你喜欢

  • “党锢”事件

    宦官五侯掌权以后,跟梁冀一样胡作非为。他们把持朝政,卖官卖爵,从朝廷到全国郡县,都有他们的亲信,搞得社会黑暗不堪。当时有一批士族地主出身的官员,不满宦官掌权,主张改革朝政,罢斥宦官;还有一批中小地主出身的太学生,因为社会腐败,找不到出路,也

  • 袁绍杀宦官

    经过黄巾军起义的冲击,东汉王朝本来已经摇摇欲坠,到汉灵帝一死,外戚和宦官两个集团闹了一场大火并,加速了它的崩溃。公元189年,年才十四岁的皇子刘辩即位,这就是汉少帝。按照惯例,由何太后临朝,外戚大将军何进掌权。宦官蹇硕(音jiǎnshuò)

  • 衣带里的密诏

    刘备是河北涿郡(今河北涿县)人,原来是西汉皇室的后代。他从小死了父亲,家境很贫苦,跟他母亲一起靠贩鞋织席过日子。后来,靠同族人的帮助,才拜老师读了一点书。可是他不大爱读书,却喜欢结交豪杰。有两个贩马的大商人经过涿郡,见了刘备,很器重他,就出

  • 官渡大战

    刘备逃到了邺城(冀州的治所,在今河北临漳西南),袁绍才感到曹操是个强大的敌人,决心进攻许都。原来劝他攻打许都的田丰,这时候却不赞成马上进攻。他说:“现在许都已经不是空虚的了,怎么还能去袭击呢!曹操兵马虽然少,但是他善于用兵,变化多端,可不能

  • 孙策占据江东

    当曹操和袁绍在北方激烈争夺的时候,南方有一支割据势力逐渐壮大起来,这就是占据江东(今长江下游的江南地区)的孙策、孙权兄弟。孙策的父亲是长沙太守孙坚,原是袁术的部下。孙坚死后,孙策带兵投靠袁术。袁术看他少年英俊,很喜欢他,对别人说:“要是我能

  • 华佗治病

    曹操在赤壁大败,回到许都,心里郁郁不乐。偏在这个时候,他最钟爱的小儿子仓舒得了重病,家里人到处请医抓药,都不见效。眼看孩子没有救了,曹操伤心地说:“要是华佗在,孩子不会死得那么早。”曹操所说的华佗,是我国历史上一位著名医学家,和曹操是同乡。

  • 关羽水淹七军

    刘备占领了益州以后,东吴孙权派人向他讨还荆州,刘备不同意。双方为了荆州几乎闹翻。后来听说曹操要进攻汉中,益州也受到威胁。刘备和孙权双方都感到曹操是他们强大的敌手,就讲和了。把荆州分为两部分,以湘水为界,湘水以西归刘备,湘水以东归东吴。刘备安

  • 吕蒙白衣渡江

    司马懿的分析是有道理的。刘备和孙权两家虽然结了盟,但是矛盾很大。鲁肃在世的时候,是主张吴蜀和好,一起对付曹操的。后来鲁肃死了,接替他职务的大将吕蒙,就和鲁肃的主张不同。吕蒙是东吴名将。他从小就练得一身好武艺,年青时候立了不少战功,受到孙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