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等量代换

等量代换

收录日期:2025-08-08 01:29:53  热度:9℃

一户人家来了客人,父亲吩咐儿子去集市买菜。

儿子接钱后马上往集市赶,不一会儿,就买回一大堆萝卜、青菜、豆腐等。

父亲见没买肉,不禁勃然大怒,狠狠地打了儿子一耳光。

儿子委屈地说:“您不是说要我买菜,而不是买肉吗?”

父亲大声责备道:“记住,我说的菜就是肉,肉就是菜!”

儿子捂着脸默默地走开了。

过了几天,儿子见父亲的裤子上破了个洞,忍不住关切地大声喊:“爹,您屁股上的菜露出来啦!”

父亲一听火冒三丈,重重地给了儿子一巴掌。

儿子委屈万分地说:“您不是说过肉就是菜,菜就是肉吗?怎么这会儿又不对了呢?”?

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互联结的。

一方面,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

另一方面,特殊性也离不开普遍性,任何事物总是和同类事物中的其他事物有共同之处。

故事中的“菜”和“肉”反映的就是这个道理。

作为食物,菜是矛盾的普遍性,肉是矛盾的特殊性,“菜”的共性寓于“肉”的个性之中,如果没有“经过烹调供下饭、下酒”这个共性,“肉”就不能叫“菜”。

但唯物辩证法又告诉我们,矛盾普遍性不能等同于矛盾的特殊性,因为普遍性是从特殊性中抽象和概括出来的,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有严格区别。如果将二者等同,我们就看不到千变万化的事物的独有特点,也就感受不到丰富多彩的花样世界,甚至会像故事中的父子一样,闹出笑话来。

猜你喜欢

  • 陆机的“黄耳”

    黄耳是一只名狗,是西晋文豪陆机非常喜欢的一只狗。南北朝时期的大数学家,就是那个将圆周率推算准确到小数点后七位数字的祖冲之,他还写有文学作品《述异记》,这部作品里就有黄耳的传奇。陆机家是上海松江的豪门,年轻的时候,也很有公子派,喜欢游览射猎,

  • 野草生

    十六岁的时候,我认识许多朋友,他们个性鲜明,像是散布在世界各地的烟尘颗粒,每一粒都有无可躯体的特殊状态,十六岁的少年总是对人事充满着强大的求知欲,没有经历人世打磨的人生天真并富有热情,是沙滩上的一颗颗贝壳,分外动人。灵魂中拥有者无法形容的活

  • 不是Ta抠,是你不值

    一前两周有个半生不熟的朋友来长沙,找我请吃饭。我说今天没空,对方马上问“那明天呢?”“明天约了个朋友,估计也没空,不好意思啊。”他沉吟半晌,大发慈悲地说:“那后天下午怎么样?后天我刚好没什么事。”我都被这锲而不舍的精神逗笑了,“后天我要值班

  • 嗨,好久不见

    我们彼此共同经历过,体验过,就会一直铭记那一段美好。母亲临产时和梅阿姨住进了同一间病房,就这样,我的出生和倩只相差几天,而母亲和梅阿姨当时又是在同一个市场做生意,所以注定了我和倩的友谊。倩是一个漂亮的女孩,苹果脸,皮肤白皙,小时候留着一个学

  • 妈妈们的特殊本领

    每个人笔下的妈妈都做过两件事:一是下雨天来学校给孩子送伞,伞向孩子这边斜过来,孩子在妈妈撑起的一方晴空里安然,妈妈却淋湿了大半个身子;二是深夜孩子发高烧,妈妈背起孩子就往医院跑,前前后后忙了一整夜,眼睛布满血丝。以前翻到妈妈年轻时的艺术照,

  • 桐花满地

    起初,我是不喜欢桐花的。桐花命贱,粉不粉艳不艳的,大朵大朵地开着,形状也散。因为大,觉得没了形似的。更有那颜色,有灰败的暗在里面,所以,我初见桐花,便觉得不是我的花。只因为它没有灵性,好像一个呆滞的乡下女子。后来喜欢了看电影,发现电影院里有

  • 恐慌是因为我那么爱你

    父亲年龄大了,并不像一些看开人生的男人,懂得适时地放手,不再过多地操心儿女的事,他反而变得愈发地恐慌,每次看到电视上报道的天灾人祸,便脸色黯然,一个人在吵嚷的广告里,陷在沙发里坐到天色暗了,才想起要去吃饭。我以为他是担心人生无常,自己或许哪

  • 住在心里的人,远在千里之外

    一小时候,我是跟着外婆长大的,父母都在离家很远的城市打工。上小学时,为了能让我接受更好的教育,父母把我接到了城里。离别的那天,我又哭又闹,抱着外婆不肯松手。外婆泪眼婆娑地哄着我,最后还是一狠心把我推给了爸爸。城里什么都好,但没有外婆,我过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