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所有的软弱,都是昂贵的

所有的软弱,都是昂贵的

收录日期:2025-08-08 04:01:40  热度:8℃

契诃夫有一部小说,名叫《柔弱的人》,讲一个主人,巧立名目,剥夺家庭教师的工资。

首先,他压缩她的周末,把整整两个月,变成一个多月。

“不,您工作不到两个月。”

再接着,把孩子生病的日期扣除,把游玩的日子扣除,把她身体不适时的午休扣除……有效工作日,便所剩无几了。

可怜的姑娘站在那里,看着自己被残酷地剥削,眼眶湿润,嘴唇嗫嚅,却什么也说不出来。

最终,原本应该80卢布的工钱,她只得到11个卢布。

最令人感慨的是,当主人把11卢布交给她,她接过去,对主人说:谢谢!

你看,当一个人太过柔弱,会吸引怎样残酷的命运。

缺乏说“不”的能力,如何披荆斩棘,如何祛蠹除奸,去往自由、独立、勇敢的远方?

弗洛伊德·德尔也写过一部小说,叫《一顿午餐带给我的教益》,讲一个穷学生,招待远道而来的姑姑。

姑姑一直在提出高要求。

比如,去好饭馆,吃最贵的菜,品最好的鱼子酱,要最高级的葡萄酒,还有奶油、水果、咖啡……账单上的费用越来越高,直至穷学生倾尽所有,也无法支付。

付款的时候,姑姑说:“孩子,你的这种做法未免太傻了,不值得。”

“可这是应该的。”

“你在大学里学的是语言专业,知不知道最难说的是哪个字?”

“不知道。”“亲爱的,是‘不’这个字。在你一生中,与人交往时,你得经常使用‘不’,即使面对女士也是如此!”

你在我的“不”前止步,我在你的“不”前驻足,不过界,不逾矩,不打扰,自然而然地,每个人都会感到和平自在,慈悲安宁。

这就是关系中的双赢法则。

还有一种双输法则,指的是缺乏清晰边界,无视真实自我,索取外界认可,对别人虚伪,对自己残忍,最终,谁都不舒服。

在许多励志电影中,我们都会发现一个情节。

当主人公软弱,会吸引源源不断的无底线的欺侮。

但当他站起来,大声说:“不!”一番争斗之后,这种打扰就越来越少,恶渐行渐远,直至淡若无痕。

比如《猩球崛起》里,凯撒面对种种不公,忍无可忍,积攒全身力量,发出一个地动山摇的字:No。

自此,世界完全更改。

先前束缚它的、奴役它的、困惑它的,全部土崩瓦解,变成它的坦途,它的战场,它的自由之境。

而它,不再是奴隶。

是的,在这个世界上,无力者遍地行走,总是不自觉讨好,低下头,软下去,底线一再下调,尊严与利益一再失去。

但,请你一定要记得:

从不说“不”,不是善良,而是无知软弱。

学会说“不”,不是残忍,而是自由真实。

而一个人自由真实,也必然吸引自由真实的关系,获得自由真实的人生。

猜你喜欢

  • 乾隆挨打

    这一年的阳春三月,风和日丽,鸟语花香,乾隆皇帝又下江南微服私访。为不惹人注意,他一身客商打扮,雇用一条油漆锃亮的轻舟,沿大运河顺势而下。运河上碧波荡漾,百舸争流,一派繁忙景色。望两岸,杨柳摇曳,麦浪起伏,菜花飘香,百姓和乐,令乾隆帝心中充满

  • 秦穆公一马换一命

    秦穆公非常喜欢马,曾不惜重金,搜罗了几匹名马养在宫中。有一天,一名负责养马的侍从神情慌张地跑来报告说,一匹白色的骏马不见了。秦穆公听了,立刻跟着跑到马厩去查看,只见半根缰绳还拴在马槽上,一定是这匹刚烈的马挣脱了缰绳跑掉的。秦穆公急得不得了,

  • 齐桓公和管仲

    春秋第一位霸主齐桓公无疑是成功的,他是春秋五霸战国七雄的第一人,尊王攘夷,终成天下霸业。然而,这等殊荣与齐桓公麾下一位大臣——管仲却是密不可分。周庄王十一年,齐襄公亡,两个儿子纠和小白都想抢先一步回到城中以继承父位。当时,管仲辅佐公子纠,鲍

  • 管仲茅草换黄金

    公元前656年春季,中国大地上即将爆发一场大规模的南北战争。以齐国为首,成员国包括鲁、宋、陈、卫、郑、曹的北方联盟军,大张旗鼓南下,讨伐南方第一大国:楚国。 当时的盟军总司令是春秋五霸之首的齐桓公,总参谋长是齐国国相管仲。看着这阵势,南部的

  • 百里奚“流浪记”

    春暖花开,鸟语花香,溪水淙淙。七十岁的百里奚像阳光下迎风点头的小草一样,点着头在打盹。“要是在这儿睡着了,非感冒不可,我这把老骨头可不能丢在这儿。”他嘟囔着爬起来,被林子里接二连三的长吁短叹吸引了注意,于是钻进去一探究竟去了。“你这叹气的频

  • 包拯巧断杀夫夺子案

    宋仁宗年间,开封府陈留县有一位柳员外,柳员外为人厚道,心地善良,家有百亩良田,吃穿不愁,日子过得倒也舒心,只是有件事令他终日郁郁寡欢。原来柳员外虽已年过半百,妻子王氏却仍未生育,眼看柳家断了后,这怎不令柳员外忧心忡忡呢。这一年,柳员外的一位

  • 三现身包拯断奇案

    大宋元祜年间,在兖州府奉符县衙门前,有一个卖卦算命摊儿,算命先生自称: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能预卜、吉凶祸福、成败兴衰。一日,县衙门的孙押司闲来无事,便信步踱来摊前闲聊,求个卦子,报了出生年月日时,让算命先生算个命玩。谁知先生接过卦子一看,双

  • 包拯不持一砚归

    大名鼎鼎的包拯,是北宋一位刚正不阿、断案如神的清官。包拯喜欢书法,对书法艺术也颇有造诣。有一次,包拯被调到端州做地方官,这里的端砚非常有名。他到任不久,便听说历任地方官员借进贡端砚为名盘剥百姓,砚工苦不堪言。为了弄个究竟,一天包拯穿上便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