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聂其璧:曾国藩外孙女的叛逆人生

聂其璧:曾国藩外孙女的叛逆人生

收录日期:2025-08-08 03:16:51  热度:8℃

聂其璧:曾国藩外孙女的叛逆人生


她是曾国藩的外孙女,却从不遵循家训;她是上海道台聂缉的幼女,结婚时宋美龄为她做傧相;她是时髦的洋派人物,曾孤身追星追到好莱坞;她是骄横的大小姐,“文革”中以号啕大哭保护家人;她是上海名媛中“扎眼”的刺头,朋友落难时,她挺身相助……她就是聂其璧。

不守家训特立独行

聂其璧出生于1900年,在她出生前,父母已育有七儿三女,聂其璧是第十一个孩子,后有一幼弟。聂其璧的母亲曾纪芬是曾国藩的女儿,其父聂缉是当时的上海道台(相当于今上海市市长)。

母亲曾纪芬是曾国藩的幺女,按照湖南话,大家称她“满小姐”,后被人尊称“崇德老人”,她一生秉承曾家家训,起居定时,饮食节制,勤俭持家。每年必恭书曾国藩的“伎求诗”数遍,其书法颇得父亲真传,当年京沪大多上流家庭都挂有她的墨宝。曾纪芬对子女的教育非常严格,即使子女已经成年,仍随时耳提面命。她说:“教导儿女要在‘不求小就而求大成’,当从大处着想,不可娇爱过甚。尤在父母志趣高明,切实提携,使子女力争上进,才能使子女他日成为社会上大有作为的人。”

但聂其璧却是家中的异数,因是家中最小的女儿,备受宠爱,因此颇有点娇纵的特权。即使对子女管教甚严,曾纪芬却一直“管不了”这个幼女。按照聂家的规矩,女孩必须按时回家,晚上断不能出门。聂其璧却“特立独行”,晚上出门不说,就算母亲锁了大门,她也要翻墙出去。如果母亲知道后派人守着院墙,她就爬窗出去。母亲屡次训斥却“管不了”,聂其璧照样出门后约上朋友看戏、看电影。

聂其璧爱独往独来,凡事都有自己的主张,丝毫不理会家人的劝诫。

宋美龄为她做傧相

曾纪芬是一位虔诚的基督教徒,她每周在聂其璧的陪同下到虹口景灵堂做礼拜。聂其璧虽然顽劣,但十分孝顺,每周必陪同母亲到教堂。彼时宋子文和宋美龄兄妹俩已留学归国,住在虹口附近。每周也陪同母亲倪桂珍到景灵堂做礼拜。每周两家人见面少不了寒暄一番,日子久了两家人就熟悉起来。两家的小姐媳妇也经常走动,宋美龄于是成了聂家花园的常客,与聂其璧私交不薄。

1923年,聂其璧结婚,新郎是在上海交通大学任教务长的周仁教授—其祖母是盛宣怀的姐姐。相比聂其璧三位姐姐所嫁之人,周仁算不上家底雄厚,但聂其璧却义无反顾嫁给这位从美国康奈尔大学留学回来的清贫教授。后来,周仁教授成了国内著名的冶金专家和陶瓷专家,中国科学社和《科学》杂志的发起人之一。

出嫁前,聂周两家老太太一起商量合计,邀请尚在闺阁的宋美龄充当聂其璧的傧相,宋美龄爽快地答应了。婚礼当日,她穿着一身漂亮的衣裙,戴着一串珍珠项链来到聂家,笑容可掬。但宋美龄不知道的是,这件事让聂其璧在几十年后的“文革”中备受冲击。“文革”中,造反派借此为由多番折磨聂其璧及家人,抄走了她的结婚照,甚至武断地认为聂其璧一心巴结宋家,连婚礼都邀请宋美龄参加,大动干戈审问她与宋美龄的关系,聂其璧因此几番遭罪。

为追星孤身横跨大西洋

聂其璧自幼在教会学校上学,交友甚广,在上海的中外交际圈中十分出名。她是标准的电影迷,对好莱坞的大明星非常崇拜。只要有新片上映,定可以在电影院中发现她的身影。由于丈夫工作繁忙,她则独自上电影院,婚后丝毫不减对好莱坞影星的痴迷。

1939年,已为人母的聂其璧毅然决定独自到美国看一看自己的多位偶像。当时正红的《乱世佳人》男主角克拉克·盖博,《苏伊士》的主角泰罗·鲍华,《罗宾汉》的主角艾洛·弗林,《魂断蓝桥》的主角罗伯特·泰勒,甚至后来成为总统的罗纳德·里根以及童星秀兰·邓波儿都一一与聂其璧合影。甚至有电影明星听说她是专程从大洋彼岸来看望他们时,主动赠给聂其璧自己的签名照。

聂其璧对此番追星所得的“宝贝”十分珍视,时常拿出来独自赏玩,又或一脸兴奋地向家人提到照片中的大明星。“文革”中,这些东西都变成了聂其璧的“罪证”,统统被造反派抄走,一张都没剩下。

家庭“战争”不断

婚后,聂其璧与丈夫周仁搬到桃江路25号的一幢洋房中。家人对娇小姐能否与丈夫和睦相处感到担心。儿子周麒回忆道,父亲工作繁忙,除任职上海交大教授外,另兼教务长、中央研究院院士兼工程研究所所长等,每天只有吃晚饭时才和家人聚在一起,饭后又立即回书房工作。家中大小事务都由母亲掌握。

隔几日饭桌上便有好戏上演,吃饭时,聂其璧心疼丈夫工作繁忙,往往把自己认为好吃的菜往丈夫碗里夹。聂其璧是湖南人,嗜辣;周仁是江苏人,爱食甜。有时候丈夫实在不想吃聂其璧夹来的菜,便抗议:“我不要吃!”孩子也隐隐对母亲的“强势”有所不满,纷纷表示支持父亲。

聂其璧一看丈夫孩子合起来反对自己,不由得大怒,杏目圆瞪地跟丈夫吵起来,也免不了责骂孩子。每每此时,周仁教授看情势不对,妻子生气,就立即把碗中的饭菜扒进嘴里息事宁人,这时聂其璧才肯安静地坐下来吃饭。

虽然家中常有小的争吵,但聂其璧对丈夫情深意重。“文革”中,周仁身患重病,聂其璧一面照顾丈夫,一面还要应对造反派,更要替丈夫回答造反派的逼问。然而尽管聂其璧使尽浑身解数,夫妻两人却依然没能相扶相持地走出“文革岁月”,1973年周仁教授辞世。去世时仍未平反。

就算身处灰色年代,聂其璧仍然不改其小姐派头。当时上海街头深陷蓝灰色海洋,她依旧烫头发,穿一身连衣裙,化浓妆,口红艳丽。淮海路上的面包房和咖啡店的老板都亲切地称她“美国外婆”。聂其璧的一生仿佛都以自己的方式对抗,对抗严厉的家规,对抗泯灭人性的时代。

永不变更的大家风骨

丈夫去世几年以后,聂其璧的生活仍然艰难,直到“四人帮”粉碎几年后,周仁教授得以平反,聂其璧的生活才有所好转,每周有一天可免费用公家的车。但她阿姨盛爱颐,近代上海滩最大的资本家盛宣怀的七小姐却晚景凄凉—其子被分配到安徽山村,音讯难通;女儿被分配在福建工作,千里相隔。当年手掷60万两白银建上海“远东第一乐府”的百乐门舞厅的盛爱颐,年过八旬却孤身住在上海五原路一栋房子的汽车间内。聂其璧为之愤愤不平。

最后,在聂其璧和其他亲戚的帮助下,盛爱颐的女儿终于回到了母亲身边。聂其璧感情丰富,急他人之所急,亲戚和朋友中无论贫富,她一视同仁。若有谁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这位昔日上海的名媛便会出手相助。

聂其璧与母亲一样长寿,丈夫去世后,她与孩子一起生活了十几年。1986年,在周仁教授去世十三年后,中国科学院为缅怀他一生为教育事业所作的奋斗,纪念他为钢铁冶金事业和陶瓷业做出的贡献,在上海冶金研究所杏佛楼前落成他的铜像。聂其璧带着儿子及亲戚出席,此时的聂其璧一身黑衣,满头银发的她仍然硬朗,拄着拐杖站在丈夫的铜像前。

1990年,这位一生都不墨守成规的名媛溘然长逝。

猜你喜欢

  • 58其实比1小

    一位朋友要备战下一届的厦门马拉松。我认为这对他来说是件大事,至少表明有人在庸常的名利之外,去追求别样的人生。 作为非专业运动员,这位朋友达到了专业运动员的水准,他以前是跑一百米的,跑起来,像子弹一样飞快。我想知道他为什么放弃优势,

  • 爱情这东西我明白,但报应是什么

    小友近日非常郁闷,细问之下,原来她被小三儿了交往一年多的男朋友在老家一直藏着个青梅竹马,并且东窗事发杀上门来声讨,从撕头发到劈耳刮闹了一通。 我说那还有什么好迟疑,这样的男人不要也罢。但小友说,没那么简单,这一年来男人公司效益不好

  • 带着大气磅礴出发

    曾经看不懂我的学生 我是一个大学老师。可以坦率地跟大家说,作为大学老师,最痛楚的就是看到大学校园里那些尖子生,拿着全国最好的成绩单,但是你能明显感觉到他们人格的缺失。你会看到那些以全省前几名的成绩考来的尖子生,为了争夺一个靠窗的

  • 生命,有一种硬度

    80多岁的梅益先生有一次会见来访的俄国专家。俄国专家说他两次纵览中国,言语中不乏自傲。 噢,噢,梅老先生客气地应着,末了淡淡地说了一句:我10次到过贵国。 他们一直谈语言比较,谈风俗礼仪,谈世事变迁。才出校门的中国小翻译一直

  • 最牛研究员

    朋友告诉我,有一次,她去市里的办事处更换驾照时,办公人员要求她写明自己的职业。她犹豫了一下,不知如何下笔。 我的意思是,对方解释说,你有工作吗?或者你只是一名 我当然有工作,朋友说,我是一位母亲。 我们不把母亲列为职业

  • 让温暖弥散

    你看出了一只狗的寒冷,给它垫上了温暖的棉絮,它躺在棉絮里以后会久久地看着你。它不能说话,只能用这种方式表达它的感激。 你看到一只鸟受伤了,将它从猫嘴里夺下来,用药水疗治它的伤口,给它食物,然后将它放飞林中,它飞到树梢上也会回头来看

  • 三人食必有我师

    既然吃饭被称作了美食,那么也就很自然地有了秀的成分。美食是一场秀,而且是一场立体的秀,可以理解为每一道菜的色香味形就是秀,可以理解为酒店的装饰就是秀,可以理解为女士的媚男士的酷就是秀。不过还有一种秀,是我们一起参与的一场秀,却常常将它忽

  • 庖丁解爱情

    似乎很多人都认为如今纯洁的感情是没有的了,尤其是在对待婚姻财产时候,每一个人都在为自己留一手,每一个人都在严防死守对方的侵犯。许多人都在回味以前贫穷而纯洁的日子。 事实上,在贫穷的日子里,人的感情也从来没有纯洁过。任何时代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