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美国报业巨头普利策:借力使力,用一美分拯

美国报业巨头普利策:借力使力,用一美分拯

收录日期:2025-08-08 04:05:41  热度:10℃

1878年,约瑟夫·普利策以2500美元买下了圣路易斯市的《电讯报》,不久又与《邮报》合并为《圣路易斯邮报快讯报》。为了吸引读者,他的每份报纸只卖一美分。该低价营销举措迅速打开了报纸销路,普利策也很快成为同业中的佼佼者。然而好景不长,后来报纸销售量一天天下降,到最后连生存都成了问题。

普利策经过调查后发现,市场上一美分硬币十分短缺,人们手上没有零钱,就只好不去买《圣路易斯邮讯报》了。

找到症结后,普利策想出一个“借力使力”的办法。他亲自去了位于费城的美国联邦铸币厂,兑换回了10麻袋一美分硬币运回圣路易斯,然后游说商家采用“零头价”促销策略,让每件商品的售价都比原价少卖一美分,比如将原价10美元降为9。99美元。这个办法不仅使商品的销售速度大大加快,商家也从中获取了更多利润,市面上的一美分硬币又重新流通开来。人们手上有了零钱后,《圣路易斯邮讯报》销售量骤然上升。

凭着独树一帜的营销策略,普利策获得了极大成功,被誉为创办现代美国报纸的先驱者和示范者。根据他去世前的遗嘱,于1917年起设立了普利策奖,该奖目前已成为全球新闻界的一项最高荣誉奖。

记住普利策的感言:“谁拥有独到的思维,谁就会获得成功的机遇。思维越独到,获得成功的机遇就越大,这是一条亘古不变的真理。”

人与人最大的区别不在于高矮胖瘦,而在于头脑,在于思维。约瑟夫·普利策的成功就得益于他智慧的头脑——一美分的营销策略,正是他与众不同的思维,才使他的报纸营销起死回生,并被誉为现代美国报纸的先驱者和示范者。很多时候,当遭遇挫折、失败时,并不是我们不够优秀,而是没有找到营销自己的策略。

猜你喜欢

  • 不要随便叫警察

    所谓卖分,就是李四开车违章了,给张三一些钱,拿着张三的驾驶证去扣分。诸葛明听说“卖分”能够赚钱,打算办个驾驶证,于是到驾校交了2500元的报名费。驾校的人说,如果工作忙的话,可以让人替考,替考费600元。诸葛明想让人替考,可手头没钱了,就在

  • 腹黑女子打土豪

    杨韬光是在进车展前认识白月的。那天,他正减速开向泊车位,前方冷不丁冒出个年轻女孩儿。虽说人车并未相撞,女孩儿却“啊呀”一声,跌坐在地。杨韬光急忙下车,奔过去查看情况。这个女孩儿就是白月,她相貌清纯,一副楚楚可怜的样子。杨韬光问她有没有受伤,

  • 谁的爹更亲

    这段时间,民政局的王局长对一科的小白真是有点儿刮目相看。王局长的老爹哮喘病住院,小白主动跑到医院来鞍前马后地忙碌。八十多岁的老爹,吐痰咳嗽,亲生子女都难免感到恶心,小白却拿着纸巾揩来揩去,一点儿嫌弃的意思都没有。小白全名白大喜,说是小白,其

  • 李博士捐资助学

    李博是老板。但大家都叫他李博士。他是名符其实的博士。在美国一家名校读完硕士,接着读博士。读完博士学业,即带着他在读博期间研究的一项医用化验试剂专利回国创业。一年打基础,两年即盈利,虽然只有百万,但对于一个刚刚起步的企业来说也难能可贵了。八月

  • 馮老抠的故事

    儿子的电话差点没让馮老抠气炸了肺。什么来省城我们欢迎,只是别像上次那么抠门那么掉价就行。大地方不比小县城,做出格的事是要被人瞧不起的。他妈的,不就是个省城吗,有啥了不起的。老子文革中在“红卫兵大串联”那阵子哪儿没去过,广州上海北京西安哈尔滨

  • 柜子里的诱惑

    有一个贼,在家人的劝说下答应不再做贼,从此金盆洗手好好做人。家里人要把他偷盗的用具扔掉。他急忙抢过来说:“别扔呀!留下来做个纪念吧!”家里人看他诚心改过,就没有坚持扔掉那些偷盗用具,而是当着他的面把那些偷盗用具锁在柜子里,然后把钥匙扔出窗外

  • 扫墓

    清明,是祭祖的日子。祭奠那些逝去的亲人。祭祖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在家里挂上家堂轴子或者摆上逝去的人的牌位,摆上祭品祭奠。另一种方式就是到坟前上坟。清明,我买上了祭品,拿上黄纸和香,带着儿子去给爷爷上坟。今天,上坟的人可真多,人来车往,有的提

  • 放羊的小孩

    从前,有个穷人家的小孩,家里实在养不起他,只好把他送到财主家放羊为生。这一天,他照常把羊儿赶到草地放牧。突然,一只狼窜出来,叼起一只小羊跑了,小孩子不敢追狼吓的直哭。正好被路过的神仙听见,神仙可怜孩子哭的凄惨,变化成为一位老婆婆出现在孩子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