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沉思散记

沉思散记

收录日期:2025-08-07 19:03:57  热度:9℃

我们像是诗篇散失的一行诗句,永远感到它和其他诗行是押韵的,必须找到它们,否则它就完不成它自己的使命。这种对尚未达到的境界的追求,便是人心里最伟大的冲动,它促成了人的一切最佳创作。人似乎深切地感觉到在其生存的根子上有一层隔阂,他呐喊着要求引导他越过隔阂、走向融洽团结;人也明白,能把他引导到一种终极之爱的,无非是爱。

昨夜北风锋利如钢刀之刃,摊贩们用树枝树叶临时搭了些栖息的棚子。尽管棚子简陋,当其时,却是他们最重要的必需品。然而,今天早晨,天还没亮,我们听见他们吆喝他们的公牛,从树底下拉出他们吱吱嘎嘎作响的车子。现在,对他们来说,紧迫而重要的是离开这些棚子了。

我们的意志与爱情合为一体的时候便臻于完美的境界,因为只有爱情才是真正的自由,这自由不在于否定约束。它自动接受约束,因为约束并不捆绑自由,只不过衡量自由的实际情况。不赞成奴役,要停止这种劳役,然而自由就存在于劳动服务之中。

一位盂加拉乡村诗人说:“在爱情里,结局既非痛苦,又非快乐,却只有爱情,爱情在约束你时给你自由,因为爱情便是有所结合。”

真正理解一首诗所需要的良好的审美趣味,来自按照想象力所见到的统一体的幻象。在我们对人生的领会方面,信念也有同样的功能。它是视觉的精神器官,它使我们在其实只见到部分时得以本能地认识到整体的幻象。怀疑论者也许嘲笑这种幻象是精神错乱所产生的一种幻觉,他们也许挑选些事实,把它们罗列出来,用以非难这种幻觉,然而信念从来不怀疑它自己对内在真理的直接的心领神会。内在真理约束人、造就人、治愈人,引导人走向圆满的理想。信念便是存在于我们身心之中的,对于传遍一切的“是”的声音的自然而然的响应,因而它是人的生活里一切创造性力量最伟大的。它不仅是被动地认可真理,而且一直积极努力,以达到同和平、善、爱的团结等互相和谐的境界。和平存在于宇宙中真理的节奏里,善存在于社会中结合的节奏里,而爱的团结,存在于灵魂中自我实现的节奏里。仅仅是这样一种节奏里的无数破绽,尽管是事实,在一个有信念的人看来,却不足以证明这种节奏是不现实的,正如在音乐家看来,刺耳的曲调和声音等普遍存在的事实,不足以否定音乐的真理。这等事只不过召唤他鼓足干劲去修补破绽,建立起同真理相和谐的境界。

东方破晓,白昼像个蓓蕾突破花苞、绽放为花朵。然而,如果这个事实只属于事物的外在世界,我们又怎么能找到门户进入这种境界呢?这是我们的意识的天空里的一次日出,这是我们的生活里的一个新的创造,鲜花初放。

张开你的眼睛瞧瞧吧,就像一支活的长笛感受音乐的气息吹彻它的全身那样,感受领略这个世界吧。在你的生存的壮丽中与晨光相会吧,你在那儿是同它合为一体的。然而,如果你坐在那儿把脸转了过去,你就是在造化的并不分割的领域里设置了分隔的栅栏,而那个领域本是事物与创造性的意识相会的地方。

有的人对生命所抱的观念是静止的,他们盼望死后继续存在下去,只不过因为他们祈求的是永生而不是完美,他们喜欢想象他们所习惯的事物会永远持久不衰。他们在心灵里,把他们自己,跟他们的固定不变的环境,跟他们攒积起来的任何东西,完全打成一片了,要他们丢下这些东西,就是要他们的生命。他们忘记了生存的真正意义就是超生,这就是永远生长得超越它本身,更上一层楼。果实依附着茎,果皮依附着果肉,果肉依附着种子,是因为果实还没有成熟,还没有准备好进一步的生长过程。果实的外层和内核还没有区分开来,它只是以其坚韧性证明其生命。然而,种子成熟的时候,它对周围环境的依附便放松了,果肉香了,甜了,超脱了,奉献给需要它的众鸟了。鸟儿啄它,损害不了它,风暴把它刮下来,甩在尘土里,也毁灭不了它。它以它的合弃,证实了它的不朽。


猜你喜欢

  • 武大郎妙语娶金莲

    传说武大郎从小聪明伶俐,五岁开始读书,八岁就能作诗答对写文章。但他命很苦,十岁丧父,十二岁上又死了母亲。家中只剩下他和刚满九岁的弟弟武松,要吃没吃的,要烧没的烧,只好到本村粉房里赊点淀粉,做成凉粉,用小车推到集市上赚些钱来维持生活。这天,武

  • 阮氏六兄弟之谜

    据传说阮老汉共有六个儿子,且成双成对,均是双胞胎。这真是世界之大,无奇不有,乐得阮老汉合不拢嘴。尽管阮老汉夫妻俩忙里忙外,但打心眼里高兴。为了图个吉利,老汉从二开始分别给六个排排行,于是就出现了阮小二、阮小三、阮小四、阮小五、阮小六、阮小七

  • 阮氏三兄弟大败过辽兵吗

    水泊梁山是宋江起义的根据地,他们除了杀贪官、恶霸,反对大宋王朝外,还英勇抗击辽兵。今天咱讲的这个故事,就是抗辽的事。北宋末年,辽兵屡次侵犯中原,烧杀抢掠欺压百姓,黄河以北大片土地归了辽国。有一年,肖后娘娘亲率大军越过黄河,把大营驻在东阿、平

  • 李逵醉酒杀敌

    梁山黑风口西边有块平滑的大青石,石头上有两个石坑像是人的一双脚。这块大青石,就是梁山很有名气的脚印石”。传说,石头上的那双脚印,是一次李逵酒醉杀敌时踩出来的。黑风口紧连着梁山寨大营,也是进入山寒大营的最后一关。黑风口两面是水,关

  • 李逵打抱不平救女子

    《水浒传》中的李逵,虽然是个大老粗,但是往粗中有细。更是有名的闲事英雄”,爱管闲事抱打不平。在王固店村至今还传颂着李逵调解公媳关系的故事。这天,李逵离开酒店,往石碣村走去。在路上遇到一辆牛车,车上坐位年轻女子,赶车的是个老汉,那

  • 李逵巧审土地爷

    李逵是个粗鲁汉子,要说他做县官审案子,恐怕谁也不相信。在我们这里,却真有这么一个传说。当年沂水县的知县,搜刮老百姓最狠毒了。老百姓把他活剥吃了都不解恨。李逵当时还在家种地,就受过这县官不小的搜刮,早想有朝一日碰上这赃官好好地揍他一顿解解恨。

  • 李逵明断通奸案

    李逵在梁山把守黑风口,没事的时候,就好前山后山地游玩。有一回,随阮小二驾船入湖,在湖上看了阵子打鱼的,喝了一夜酒。第二天,又翻过山到东阿县城去玩。水泊周围的几个县,都和梁山有来往,相安无事。李逵见县衙门前围了许多人,他走近一问,才知道县官问

  • 武松为什么对武大郎非常敬重

    《水浒传》中有一对亲兄弟武大郎和武松。那武松身长八尺,林貌堂堂,浑身的武艺;而武大却生得身不满五尺,面貌丑陋,人戏称之为三寸丁谷树皮”。武松英勇刚正,而武大郎却生性懦弱。这样截然不同的弟兄俩,却有着深厚的亲情。特别是那武松对武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