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野骆驼训三遍,得一辈子忠诚

野骆驼训三遍,得一辈子忠诚

收录日期:2025-08-07 20:04:57  热度:11℃

在非洲的撒哈拉沙漠上,骆驼是人们最主要的交通工具。那里几乎每户人家都饲养着一峰甚至十几峰骆驼。

驯服骆驼是一件很棘手的事情,因为骆驼一旦狂躁起来,十来个人也拉不住,所以驯服骆驼是撒哈拉养骆驼人家最普遍的技能。

在骆驼出生后不久,养骆驼的人就要在地上深深揳下一根用红线缠裹的鲜艳木桩,用来拴骆驼。骆驼当然不甘屈服于一根看似微不足道的小小木桩。它拼命拽着绳子,想把那根小木桩从地下彻底拔出来。但骆驼根本不知道,那根看似又矮又小的木桩不仅揳得很深,而且被驯驼人绑上了沉重的石块,就是十几峰成年骆驼一起用力,也根本没有办法拔出来。

几天后,精疲力竭的骆驼屈服了,它敬畏木桩。不甘受人摆布的骆驼又红着眼睛狂躁起来。它相信自己一定比这个矮自己许多的人力量大。于是,它又拼命地拽,拼命地挣扎,那个紧拉缰绳的人却依旧泰然自若。骆驼渐渐地臣服了。第二天,牵骆驼缰绳的人换成了一个和骆驼块头根本不成比例的孩子。骆驼的野性又燃烧起来,开始了新一轮的挣脱。当然,最后它还是精疲力竭地败下阵来。

骆驼终于彻底被驯服了。从这天开始,只要主人手拿一根拴着骆驼的小木棍,随便往地上一插,骆驼便围着那根小棍转来转去,从此再不敢试着和小棍抗衡了。

当不期而遇的沙暴突然来临时,一些骆驼队的人为了防止自己的骆驼迷失,往往迅速在地上插一根木棍,然后把一峰甚至几峰骆驼一起拴到这根小棍上。当驼队的主人被巨大的沙暴远远裹走后,那些身体巨大的骆驼还牢牢地卧在小棍的周围。它们就寸步不离地守在那里,一天、两天……最后,它们都被活活地饿死了。

与其说它们是饿死于缺少食物,不如说是饿死于自己的经验和习惯。

习惯可以使骆驼甘于服从人,服从于一个小小的木桩,也可以使其在无人的沙漠中死于饥饿。这不禁引起我们的反思:面对已有的习惯与经验,我们要学会思考,保留有益的,革新过时的,用发展变化的眼光看人看事。

猜你喜欢

  • 青菜小故事

    九元九李晓是刚毕业的应届生,家境十分困窘,标准的待业青年。有一天,同学借给了他一部手机,无意间他在网上看到了九元九包邮,李晓选中了积分中心,每天都想方设法借同学手机攒赚积分。李晓的良苦用心打动了九元九内的工作人员,他们给李晓赠送了丰厚的礼品

  • 人生没有太晚的开始

    美国风俗画画家安娜·玛丽·罗伯森·摩西(人称“摩西奶奶”),从古稀之年开始自学画画,共创作了1000多幅作品,被当作自学成才、大器晚成的杰出代表。“任何人都可以作画”,摩西奶奶这样说过,“任何年龄的人都可以作画。”“做你喜欢做的事,上帝会高

  • 天空有朵梦想的云

    小时候,她家住在偏僻的大山深处,离她就读的小学有十几里路程。每天天不亮,她就和村里的小同伴摸着黑上学去了。天黑,山路崎岖难行,但这对她来说还不算什么,最让她恐惧的是上学路上必经的那条铁索桥。走在桥上,铁索晃晃悠悠,桥下的山谷里,河水咆哮着轰

  • 九宫格里有扇门

    应朋友之邀,参加了一个专为精英人士服务的“汇智拓展培训”活动。讲师是从香港请来的,他那粤式普通话,听来有一股挡不住的财气,话如春风万里梳柳烟,和煦悠扬,缓缓打开人们的心结,让智慧走出来。果然是名不虚传的汇智。这三道横线到底是做什么用的呢?领

  • 有理,不如有趣

    上经济课,老师问:投资和投机的区别是什么?一同学淡定地答:一个是普通话,一个是广东话。某大学周易专业最牛的一次课:老师拿了个罗盘进教室走了一圈,说道:“今日不宜上课!”然后就走了。老师问:“要回答问题了,我们点名好不好。”“不好。”于是老师

  • 女巫和她的安吉尔

    很久很久以前,在西欧大陆一块不起眼的小地方,坐落着一个不起眼的小村庄,村庄虽然小,但是那里生活着一群快乐的人们,他们勤劳、朴实,依靠自己的双手,创造着属于他们的日常。村子东头的森林深处,孤零零的一座小屋坐落在一棵大树旁,屋子已经很破败了,如

  • 没有退路,才有出路

    冯绪泉出生于江西省铜鼓县一个世代以编织为业的家庭,父亲是当地一位有名的篾匠,十里八乡的人,都愿意买他编的竹器产品。说来也怪,冯绪泉小时候也能像模像样地编出小提篮,还有活灵活现的蝴蝶、蜈蚣,惹得同伴们眼馋馋的。大人们都很看好冯绪泉,认为他长大

  • 你能接受什么,生活就给你什么

    随波逐流,还是定准航向,这里边有着巨大的差别。显然,随波逐流要轻松得多,所以,大多数人在大多数时候都这样。爸爸过去常说:“你能接受什么,生活就给你什么。”这句话太重要了!我真希望他多说几遍,我也好希望自己更重视这句话的含义!有时后,人生就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