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永远走大路

永远走大路

收录日期:2025-08-08 05:40:58  热度:7℃

“走大路!”当与他人起冲突时,人们偶尔会使用这句话,其他时间则想不起它,更少有对它的解释。

根据领导学作家约翰·麦斯威尔的说法,我们在生活中有三条道路可选择:

小路——在这条路上,我们对待别人比他们对待我们要坏;中路——在这条路上,我们对待别人与他们对待我们一样;大路——在这条路上,我们对待别人比他们对待我们更好。

没有多少人愿意承认自己走小路,但肯定许多人承认走中路——别人怎么对你,你就怎么对他们。尽管有充分的理由这样做,但我依然主张永远走大路。

走中路意味着,我们得根据别人对待我们的方式调整反应:别人摆给你一张冷脸,你就回敬他一双怒目;别人给你笑容,你才送他如春暖意。如果大多数人都这样做,我们最终就会得到这样一个社会——人们所做的,只是对生活做出反应,而不产生积极影响。

引用甘地的名言,“以眼还眼,全世界的人都会失明”。

真正考验一个人品格和成熟度的方法,是永远善待他人,对他人永远胜过他们待你。走大路似乎是一种奇怪的思维方式,它的积极影响却能让你吃惊。

走上大路后,你不再期待与他人的消极互动,而开始设想积极的互动;你不再让自己的價值观和行为受到他人影响,而开始影响周围人的价值观和行为;你不再与愤世嫉俗者和无聊的人为伍,而被快乐的人和自身发光者包围;你不再盯着别人的缺点并慌张地隐藏自己的不足,你将找到宽容的方法,会发现其他人像你一样乐于友好待人。

在日常生活里选择走大路,结果是,你扮演的角色由在泥坑里摔跤,变成与鹰一起飞翔。

永远走大路!

猜你喜欢

  • 一只狗,一个梦

    在台湾的台北县石门乡矗立着一座颇具盛名的十八王公庙,此庙虽小,却香火鼎盛,前来祈福还愿的人士络绎不绝。相传在清朝时期,曾有十七位福州的富豪乡绅一同相约乘船前往普陀山进香,不料,却在航行图中遭遇风暴,全部丧生。富豪乡绅们的尸体也随海浪漂流至石

  • 一箱百元大钞

    序:大春从厂里把一箱苹果和2瓶色拉油拿回家,想着怎样取出四个大苹果还不能让小琴看出来动过的痕迹,忙找出裁纸刀小心地把苹果箱上的胶带裁开,打开箱子,大春吓得一哆嗦,以为自己看花了眼,好一会才镇定下来,使劲揉揉自己的眼睛,一点没错,苹果箱里不是

  • 从狼嘴里撬出来的半本日记

    上世纪五十年代末,解放军某部的一支运输小分队前往新疆某地执行任务,此时正是初秋,官兵们驾驶着十多辆卡车和几辆吉普车,车队在无人区行驶了三天三夜,还有不到三十公里就要到达兵站,上午九点,牵引车司机老夏发现水箱开锅,他急忙把车停下,一检查,原来

  • 传奇郎中

    话说,清朝乾隆年间,民间出了个奇人,是个郎中,叫做孙芪。他祖上三代行医。医术越传越精,到了他这辈,已然名满京城,无论什么病,只要他开三副药服下,立刻就好。找他看病的人把他家的门槛都要踩烂了,可是竟都是一些达官贵人,只因诊费太贵,一般百姓根本

  • 帅张飞奇遇记

    张飞其实长得还挺帅的,单是两个女儿嫁给了皇帝刘禅,其遗传基因就可见一斑。也不知怎么得罪了罗贯中手中的笔,落得个豹子头的形象。话说刘备军被曹操军击溃以后,刘、关、张三兄弟失散各处——刘备投靠了袁绍;关羽投降了曹操;张飞躲到了芒砀山。就是在这芒

  • “书圣”家门上春联事

    东晋有位“书圣”王羲之(公元303—361年),字逸少,号澹斋,汉族。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人,后迁居无锡洛社(今江苏无锡)、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他善书法,有“书圣”之称。他的字天下人赞不绝口,其“书圣”之名流传千古。迎新年有个传统的习

  • 配姻缘

    很早以前,有个叫吴三的人,那年24岁,还没有娶上媳妇。这天,他一个人扛着锄头下地锄田,走到半路,看见路边的大树下,有个老者坐在树荫里,守着几堆碎碗碴玩儿。吴三觉得有点好笑,就站下来看。老者就像没看到他,继续玩儿。他看看这堆,拿起一块儿,看看

  • 紫荆山的传说

    在朔县东南方向,有一座巍峨的大山,叫紫荆山(民间多称莲花山)。关于这座大山名字的来历,还有一段动人的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紫荆山光秃秃的,连一根草也没有。这里的百姓生活得很艰苦,一则这里地薄没有产量,二则牲畜也难养,三则北方的匈奴没准什么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