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人可以最大限度地逼近真实

人可以最大限度地逼近真实

收录日期:2025-08-08 02:01:33  热度:9℃

人可以最大限度地逼近真实

朋友给我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他祖父小的时候,很聪明,也很有毅力。学业有成,正欲大展鸿图之际,曾祖将他叫了去,拿出一个古匣,对他说,孩子,我有一件心事,终生未了。因为我得到它们的时候,一生的日子已经过了一半,剩下的时间,不够我把它做完的了。做学问,就要从年轻的时候着手,我要是交给你一件半成品,不如让你从头开始。

原委是这样。早年间,江南有一家富豪,酷爱藏书。他家有两册古时传下的医书,集无数医家心血之大成,为杏林一绝。富豪视若珍宝,秘不传人,藏在书楼里,难得一见。后来,富豪出门遇险,一位壮士从强盗手里救了他的性命,富豪感恩不尽,欲以斗载车装的金银相谢。壮士说,财宝再多,再贵重,也是有价的。我救了你,你的命无价。富豪说,莫非壮士还要取了我的命去?壮士大笑说,我不是要你的命,是想用你的医书,救普天下人的性命。富豪想了半天,说,我可以将医书借给你三天,但是三日后的正午,你必得完璧归赵。说罢,命人从木制书楼里将饱含檀香气味的医书捧了出来。

壮士得了书后,快马加鞭急如星火地赶回家,请来乡下的诸位学子,连夜赶抄医书。书是孤本,时间又那样紧迫,荧荧灯火下,抄书人目眦尽裂,总算在规定时间之内,依样画葫芦地描了下来。壮士把医书还了富豪,长出一口气,心想从此以后,便可以用这深锁在豪门的医学宝典,造福于天下黎民了。

谁知,抄好的医书拿给方家一看,才知竟是不能用的。医家以人的性命为本,极需严谨稳当。这种在匆忙之中由外行人抄下的医方,讹脱衍倒之处甚多,且错得离奇,漏得古怪,寻不出规律,谁敢用它在病人身上做试验呢?

壮士造福百姓之心不死,急急赶回富豪家,想晓以大义,再请富豪将医书出借一回,这一次,请行家高手来抄,定可以精当了。当他的马冷汗涔涔到达目的地时,迎接他的是冲天火光。富豪家因遭雷击燃起天火,藏书楼内所有的典籍已化为灰烬。

从此这两册抄录的医书,就像鸡肋,一代代流传了下来。没有人敢用上面的方剂,也没有人舍得丢弃它。书的纸张黄脆了,布面断裂了,后人就又精心地誊抄一遍。因为字句的文理不通,每一个抄写的人都依照自己的理解,将它订正改动一番,闹得愈加面目全非,几成天书。曾祖的话说到这里,目光炯炯地看着祖父。祖父说,您手里拿的就是这两册书吗?曾祖说,正是。祖父说,您是要我把它们校勘出来?曾祖说,我希望你能穷毕生的精力,让它死而复生。但你只说对了一半,不是它们,是它。工程浩大,你这一辈子,是无法同时改正两本书的。现在,你就从中挑一本吧。留下的那本,只有留待我们的后代子孙,再来辨析它的正误了。

祖父看着两本一模一样的宝蓝色布面古籍,费了斟酌。就像在两个陌生的美女之中,挑选自己终身的伴侣,一时不知所措。随意吧。它们难度相同,济世救人的功用也是一样的。曾祖父催促。祖父随手点了上面的那一部书。他知道从这一刻,这一个动作,就把自己的一生,同一方未知的领域,同一个事业,同一种缘分,紧紧地粘在一起。好吧。曾祖把祖父选定的甲册交到他手里,把乙册收了起来,不让祖父再翻。怕祖父三心二意,最终一事无成。

祖父没有辜负曾祖的期望,皓首穷经,用了整整半个世纪的时间,将甲书所有的错漏之处更正一新。册页上临摹不清的药材图谱,他亲自到深山老林一一核查。无法判定成分正误的方剂,他采集百草熬炼成汤,以身试药,几次昏厥在地。为了一句不知出处的引言,他查阅无数典籍……那册医书就像是一盘古老石磨的轴心,天文地理古今中外,凡是书中涉及到的知识,祖父都用全部心血一一验证,直至确凿无疑。祖父的一生围绕着这册古医书旋转,从翩翩少年直至鬓发如雪。

按说祖父读了这许多医书,该能成为一代良医。但是,不。祖父的博学只为那一册医书服务,凡是验证正确的方剂,祖父就不再对它们有丝毫留恋,弃而转向新的领域探索。他只对未知事物和纠正谬误有兴趣,一生穷困艰窘,竟不曾用他验证过的神方,医治过病人,获得过收益。

到了祖父垂垂老矣的时候,他终于将那册古医书中的几百处谬误,全部订正完了。祖父把眼睛从书上移开,目光苍茫,好像第一次发现自己已走到生命的尽头。人们欢呼雀跃,毕竟从此这本伟大的济世良方,可以造福无数百姓了。

但敬佩之情只持续了极短的一段时间。远方出土一座古墓,里面埋藏了许多保存完好的古简,其中正有甲书的原件。人们迫不及待地将祖父校勘过的甲书和原件相比较,结果是那样令人震惊。

祖父校勘过的甲书,同古简完全吻合。

也就是说,祖父凭借自己惊人的智慧和毅力,以广博的学识和缜密的思维,加之异乎寻常的直觉,像盲人摸象一般在黑暗中摸索,将甲书在漫长流传过程中产生的所有错误,全改正过来了。

祖父用毕生的精力,创造了一项奇迹。

但这个奇迹,又在瞬息之间,烟消灰灭,毫无价值。古书已经出土,正本清源,祖父的一切努力,都化为劳而无功的泡沫。人们只记得古书,没有人再忆起祖父和他苦苦寻觅的一生。

讲到这里,朋友久久地沉默着。古墓里出土了乙医书的真本吗?我问。

没有。朋友答。

我深深地叹息说,如果你的祖父在当初选择的那一瞬间,挑选了乙书,结果就完全不一样啊。

朋友说,我在祖父最后的时光,也问过他这个问题。祖父说,对我来讲,甲书乙书是一样的。我用一生的时间,说明了一个道理,人只要全力以赴地钻研某个问题,就有可能最大限度地迫近它的真实。

祖父在上天给予的两个谜语之中,随手挑选了一个。他证明了人的努力,可以将千古之谜猜透。

这已经足够。

猜你喜欢

  • 无头案

    无头碎尸1933年春节已过,安徽蒙城县依然天寒地冬,丝毫不见春的气息。这一日清晨,雾气浓重,家住东门内的杨俊岑之妻早早起床,挑起水桶,到附近的石井去打水。她来到石井边,只见井边的石板路上有滴滴血迹。这大清早的,谁伤了手脚了?她这么想着就往井

  • 令神探犯难的血案

    1妓院厨娘遭不测陈州南有条颍河,颍河上游有个周家口,周家口有个万贯街,万贯街上最有名的妓院是万贯楼,姚二嫂就在万贯楼里当“厨娘”。姚二嫂长得颇有几分姿色,丈夫姚二是个老实的庄稼人,平常时候,姚二嫂去妓院掌厨,姚二就在家照看两个孩子。这一年,

  • “女鬼”连环杀人

    清朝同治年间的一天,北镇知县冯春刚吃过早饭,城南方家大院女婿常士杰就前来报案,说他岳父方老爷离奇死在家中。常士杰说,早上丫头去给方老爷送早饭,推门进去,见方老爷仰面躺着,已死去多时。接到报案后,冯春马上和捕头铁手等人赶到方家。只见方老爷脸色

  • 凶手粉墨登场

    01第一个凶手是书生平乐府衙内,一阵轻轻的敲门声响起,“大人,你还没歇息吧?卑职周文元有要事禀报”。门外传来了同僚周通判的声音。门开了。周通判拱手道声打扰,直奔主题。就在来找知府高青书之前,巡夜捕快在城东门外发现了一个形迹可疑的书生。书生名

  • 半个苹果

    这一天,周丁玉一次就卖出肥猪三十头,又办了几件紧要事,回家来已是晚上十点多了,吃过晚饭就到了十一点半,他把这次的收入和前一次卖猪所得,凑够十万放到一个提包里,计划第二天存到银行去,那样一来,自己的账户上就整一百万了,一百万对一个普通农民家庭

  • 夺命T恤

    蹊跷的信鸽赛陆易有个爱好,喜欢鸟,不仅在家里养了50只鸽子,一有闲工夫,就往深山里钻,去观察鸟。他甚至打算写一本介绍鸟类知识的书。去年,他只身一人去了大别山深处找鸟,不小心被毒蛇给咬了,一紧张又滚下了悬崖,手机也给摔坏了。他只能给自己止血防

  • 香烟店女老板之死

    丁涛接到助手小林打来的电话时,正懒懒地躺在床上,看电视中播放本市青年企业家黄宗成和他妻子苏瑶,在加拿大签下大宗订单的专题报道。今天是他难得休息的日子,没想到他管辖的城南小区今天早上发生一起中毒事件,一名妇女身亡,怀疑是有人恶意投毒。死者是一

  • 办事认真的杀手

    杰克是个杀手,和一般的杀手一样,他也有一份比较漂亮的履历:当过雇佣兵,做过保镖……他自己心里清楚,这都是假的,包括名字。杰克的专业技术很好,不过杀手这一行名气比技术更重要,他的名气来自于他的办’事认真。他经常接待一些挑剔的客户,比如要求一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