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害群之马的故事

害群之马的故事

收录日期:2025-08-08 01:19:05  热度:10℃

有一次,黄帝要到具茨山去拜见贤人大隗(weǐ)。方明、昌寓在座一左一右护卫,张若、他朋在前边开路,昆阍(hun)、滑稽在车后随从。他们来到襄诚原野时,迷失了方向,七位圣贤都迷路,找不到一个人指路。

这时,他们正巧遇到一个放马的孩子,便问他:“你知道具茨山在哪吗?”

孩子说:“当然知道了。”

“那么你知道大隗住在哪里吗?”

那孩子说:“知道”

黄帝说:“这孩子真叫人吃惊,他不但知道具茨山,还知道大隗住在哪里。那么我问你,你是否知道如何治理天下呢?”

孩子推辞不说。黄帝又继续追问。

孩子说:“治理天下,就象你们在野外邀游一样,只管前行,不要无事生非,把政事搞得太复杂。我前几年在尘世间游历,常患头昏眼光的毛病。有一位长者教道我说:“你要乘着阳光之车,在襄城的原野上邀游,忘掉尘世间的一切。如今我的毛病已经好了,我又要开始在茫茫世尘之外畅游。治理天下也应当像这样,我想用不着我来说什么。”

黄帝说:“你说的太含糊了,究竟该怎样治理天下呢?”

“治理天下,和我放马又有何不同呢?只要把危害马群的马驱逐出去就行了。”

黄帝大受启发,叩头行了大礼,称牧童为天师,再三拜谢,方才离开。

小贴士:关于一群好马里混进了一头害群之马,导致整个马群都不妥当的情景,还有个相似的说法叫“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粥。”,是不是很相似?

猜你喜欢

  • 希拉里排遣“无聊”

    联合国大会每年举行一次,一般是在每年9月的第三个星期二开幕,今年也不例外。第67届联合国大会本周在美国纽约联合国总部召开,各国政要集中在一起讨论国际性大事。不过,即使是如此重要的会议,也无法确保与会者在会议期间一直集中注意力。对各种会议已经

  • 袁世凯的拔树理论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的时候,袁世凯正隐居“垂钓洹水”,静观清廷和革命党双方的角力,自己准备坐收渔翁之利。10月14日,清王室下诏起用袁世凯对付革命军。在袁世凯看来,自己得到的最大好处莫过于一方面利用清廷对付革命军;另一方面利用

  • 陈志列:自主创新,有大雄心

    49岁的陈志列,已是全球特种计算机行业第一梯队的企业家。他的研祥集团拥有国内第一、世界第三的实力,以及在几年内成为世界第一的雄心。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他和研祥要做“中国创造”的标杆……自主创新的梦想“赚到了钱,我们就一起开着越野车到西藏玩

  • 宫崎骏的小吃小喝

    这个夏季,我像温水中的青蛙,感到热度逐渐上来,那种濒临死亡的热。把宫崎骏的片子翻出来,用他的花朵、植物、海水、云彩的清凉色彩降温,像澳洲茶树精油,风凉啊。但是,看着看着,便忘记了防暑降温,只剩下了对食物的关注。饮料。看片子的同时,跟《借东西

  • 陈志朋:漂泊的青春更精彩

    岁月流转,曾轰动整个华语乐坛的台湾“小虎队”,在时间的匆匆流逝中已解散二十余年。这期间,吴奇隆已经成为人人热捧的“四爷”,苏有朋在电影方面小有成就,获封影帝,而相对安静的陈志朋在沉淀自己的同时也一直积蓄着前行的力量。2012年,他终于厚积薄

  • 歌德:不随便去讨别人

    1825年2月,76岁高龄的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回到魏玛,不再外出。从此,这位伟大的德国诗人、作家躲在自己的小屋里,专心于阅读和写作,孜孜以求之。他把生活安排得井井有条,特别是在写作时,绝对不允许任何人打扰。一天晚上,家人和上门拜访的客

  • 李时珍的中药名情书

    明朝名医李时珍不仅医术精湛,而且颇有文才。有一年,李时珍外出寻访名师,在外面生活了5个月。在这期间,李时珍的夫人曾经给他写了一封别致的中药情书:“槟榔一去,已过半夏,岂不当归耶?谁使君子,效寄生草缠绕他枝,令故园芍药花无主矣。妾仰观天南星,

  • 平民英雄周冲:惊人一举,善心无限

    6月3日,广州中山大道怡东苑小区的3岁女童琪琪悬挂4楼阳台,一名黄衣男子徒手爬上3楼防盗窗,足足将女童托举了十余分钟。女童获救后,男子悄然离去。随后几天,黄衣男子成了全城“通缉”目标,这位被网友称为“平民英雄”的黄衣男子终于被找到,他叫周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