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中国古代十大吝啬鬼的故事

中国古代十大吝啬鬼的故事

收录日期:2025-08-07 17:05:53  热度:9℃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历史上,曾有过不少富而且贵的吝啬之徒,好多还是身居要职的官场之人。现根据古籍记载对其进行盘点,择出十大最吝啬的古代官员供各位看官观瞻。

1.曹洪。三国时期的曹洪,是曹操的堂弟,曾数次舍命救过曹操,随曹操南征北战,屡屡征伐有功,被拜为都护将军。曹丕称帝后,任曹洪为卫将军,再升骠骑将军,封野王侯,后再转封都阳侯。曹操任司空时,亲自带头将每次月调储存在县,曹洪所储之款连曹操也自认不及。《魏略》中记载,曹洪敛财有术,是曹操手下诸人中的第一巨富。他却吝啬刻薄,为此差点丢了小命。

事情是这样的:魏文帝曹丕还在做太子的时候,有一次找曹洪借一百匹绢。曹洪觉得肉痛,百般托词不愿意借,结果惹恼了曹丕。一直怀恨在心的曹丕即位后,找了个由头把这位堂叔下到狱中,准备处死他。后来幸得卞太后求情,曹洪才免于一死,但被施以削官职、减爵位之处罚。

2.王戎。《世说新语》“俭啬”中说,西晋王戎生性吝啬,他的一个侄子结婚,作为伯父的王戎当然要随个份子:“送他一件单衣”。但是,过后王戎心疼不已,又跑到人家家里给要了回来。

就连对自己的女儿,王戎也没大方到哪里去。王戎的女儿嫁给了裴家的公子,从老爹这里借了好几万钱。女儿回娘家的时候,忘了归还老爹的那几万钱,结果惹得自己的亲爹很不悦,女儿赶紧将钱还上,这种情况下,王戎“乃释然”。

王戎十分富有,《世说新语》上说他“既贵且富,区宅、僮牧,膏田水碓之属,洛下无比”。但吝啬成性的他对日常消费却没有任何兴趣,一心想让蛋生蛋,钱生钱。家里种出了上好的李子,他便高价出售,但害怕别人用他的李子做种子栽培出好李子,就事先把李子里面的核给拿掉。王戎每夜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每与夫人烛下,散筹算计”。

3.周札。东晋年间,右将军周札一家五人封侯,身居要职。周氏势力的发展,遭到权倾天下的王敦的猜忌。于是,王敦悄悄联合江南的沈氏士族共同讨伐周札。等周札得到消息,已是兵临城下,仓促间准备率领几百名部下出城迎敌。

在周札的库房中,存有一批打造精良的兵器,手下都劝他赶紧拿出来装备士兵,让人哭笑不得的是,周札竟然舍不得,遂将劣质兵器分发给士兵。见周札在生死存亡的关头依然如此吝啬,士卒也没有为他卖命的决心,结果在敌军的冲击下溃不成军,周札遂被杀。

这个因吝啬而送命的周札,其父就是历史上大名鼎鼎、曾斩蛟伏虎的周处,他是周处的第三个儿子。

4.萧纪。南北朝时的武陵王萧纪,是梁武帝的第八子。史载,萧纪曾率军攻打江陵,他熔金成饼,100个金饼一篮,装了100多篮,高高挂起,而银子则是金子的五六倍之多,还有各种绫罗绸缎,不计其数,以此激励将士英勇杀敌,但这位吝啬鬼只不过是让大家饱饱眼福而已,每战结束从不论功行赏。军心大乱,叛逃者十之八九,在很短的时间内两岸十四城俱降,萧纪兵败如山倒,自己也在乱军中死于非命。

5.元宗逵。明朝谢肇 《五杂俎》记载:唐朝时有个元宗逵,官至果州司马。他家有个婢女死了,就吩咐值班的管家说:“我家的老婢女死了,她在我家听使唤有年头了,应该为她找一口棺材入殓出殡。我初来乍到,家里穷得很,买不起新棺材,只要买到能用的就行。你也不必说是我家要买,就说是你们家要买就行了。”管家出门把元宗逵的这番话说给大家听,一州人都笑话这位司马太小气,把他的这番话作为茶余饭后的笑料。

6.郑仁凯。唐《朝野佥载》记载:身为密州刺史的郑仁凯惜钱如命,且很搞笑。他家中有个小厮,央求他给买一双鞋,郑仁凯说:“这事好办,我为你找一双鞋来。”不一会,门夫穿着鞋进来,郑仁凯故意支使门夫爬到树上掏鸟窝。门夫脱了鞋爬上树,郑仁凯就偷偷让小厮把门夫的鞋穿走。等到门夫下树,遍寻鞋子无着,只得打赤脚走了。郑仁凯竟然为此非常得意。

7.韦庄。五代时期的大词人韦庄,名满天下。而他的吝啬,也与他的词一样著名。韦庄每次做饭,下多少米都有固定的分量;做饭烧的柴,也要事先称好;若是吃烤肉,哪怕是少了一片他都会知晓。韦庄有个儿子,八岁时夭折了,入葬时,妻子为孩子穿上生前的衣服,却被韦庄剥了下来,只是以孩子原来睡的旧草席包裹着送去埋了。而且掩埋之后,韦庄还把草席带了回来……

8.允。五代的后汉时期,吏部侍郎张允也以吝啬而出名。就算是自己的妻子,张允也不会多给她一文钱。他害怕妻子偷偷地拿他的钱用,就把各种钥匙都别在腰间,走起路来叮叮当当乱响,乍一听像是个身上挂了很多耳环首饰的女人。郭威兵变后,张允躲到一个破庙里勉强保住了性命,可是却让兵丁把他的钥匙一股脑全给抢了去,等他回到家里一看,早已被抢劫一空,张允心如刀绞,哇的一声,鲜血狂喷,不到半日,竟一命归阴。

9.李越。宋陈元靓《事林广记》记载:李越归明人,作蔡州上蔡县令。李越很是小气,处事多让人不好理解。他们家一年到头很少吃肉,每到腊月初八祭祀祖先的时候,就派采购人员到肉行里借熟肉一斤回来放在盆中,再用几个碟子盛钱数文,这样祭祀祖先。并祷告说:“酒是我用做官的钱买来的,清醇可爱;肉是我从肉行里借来的,新香可吃;因为事忙没来得及买果子,就用钱当果子吧。”等祭祀完毕,就拿着肉招呼采购人员说:“快还到肉行里去。”人们都笑话他太吝啬了。

10.汤斌。清代康熙年间,江宁巡抚汤斌被尊为“理学名臣”,是当时程朱学派思想的代表人物。汤斌一生以清苦的生活砥砺名节,其为人之吝啬十分出名。据文献记载,这位老先生有一天心血来潮,查看家中账本,发现开销中多了一只鸡蛋,顿时大怒:“我来到苏州还从来没有吃过鸡蛋,到底是谁买的?”下人答说是公子。他便把儿子招来,罚跪在庭下,数落道:“你以为苏州的鸡蛋与河南是一样的价钱?你想吃鸡蛋,就回河南老家去……”

猜你喜欢

  • 毛泽东勤学故事

    毛泽东勤学故事故事从毛泽东的童年开始讲起。毛泽东出生在湖南一个贫穷的农民家庭,家境困苦,但他对知识的渴望却从小就很强烈。他经常看到富人家里的孩子读书写字,心中充满了向往。尽管家里没有钱买书,毛泽东还是不断地向村里的学生借书阅读。他从小就表现

  • 周恩来勤奋苦学

    周恩来,中国共产党的杰出领导人之一,被誉为伟大的革命家、政治家和外交家。他的一生为中国的革命事业奉献了大量心血,但许多人不知道的是,他的成功来自于他勤奋的学习和不懈的努力。周恩来自幼年起就展现了出色的学习能力。他非常热爱阅读,喜欢借书并阅读

  • 卓别林理发的故事

    卓别林理发的故事在一个炎热的夏日午后,卓别林走进了一家老旧的理发店。他长时间以来一直忽视着自己的长发,感到刺眼和不舒服,决定到理发店理个发,以减轻些夏日的炎热感。店主是一位看上去年轻而慈祥的老人,正坐在一把古朴的理发椅上。他友善地笑着迎接卓

  • 爱因斯坦和罗盘的故事

    爱因斯坦和罗盘的故事有一个传奇故事流传至今,关于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和一个神奇的罗盘之间的奇遇。这个故事让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科学与探索之间的联系是何等紧密。据说,有一天,爱因斯坦在一次实验室的整理中发现了一个旧旧的罗盘。他对这个神奇的指

  • 居里夫人小时候的故事

    居里夫人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和女权主义者,她的成就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然而,很少有人知道她小时候的故事,她的早年生活对塑造她成为杰出人物起到了重要作用。居里夫人的故事始于她的出生地波兰,那是一个拥有浓厚科学氛围的家庭。她的父亲是一位

  • 福特的故事

    福特的故事福特汽车公司是全球知名的汽车制造公司,其创始人亨利·福特被认为是现代汽车工业的先驱者之一。福特的故事充满着创新、冒险和成功,为汽车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变革和革命。在20世纪初,亨利·福特追求着一种梦想:让普通人也能拥有一辆汽车。他相信

  • 鲁迅刻“早”字的故事

    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伟大先驱,他的作品流传至今,影响着无数人。然而,我们很少有机会了解到他写作背后的故事。今天,我想与大家分享一个关于鲁迅刻“早”字的故事。鲁迅,字豫山,早年就读于沪上的盐西小学。那个时候,早自习是责任学生的职责,而鲁迅就是

  • 鲁迅先生与电影

    鲁迅先生与电影的关系可谓是一个耐人寻味的话题。鲁迅,这位伟大的现代作家、文化评论家和社会思想家,一直以来都以其犀利的笔触和深刻的洞察力而为人所称道。然而,鲁迅对于电影艺术的观点却备受争议。有人认为他对电影持有冷漠的态度,甚至质疑其是否理解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