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母亲去哪了

母亲去哪了

收录日期:2025-08-08 07:19:35  热度:9℃

下午两点半,我从学校回家,经过一楼父母家门口,很自然地掏出钥匙打开了门。

我与父母同住一栋楼,我住在二楼,父母在一楼。当初这样选择,就为了方便照顾他们。自从儿子上高中后,我在学校附近租房陪读,回家的次数少了,但每次回去必要到父母那报个到。

父亲午休罢刚起床,母亲不在家。父亲说,你妈早出去了,我睡得迷糊着,没听清她说去哪儿。

只要天好,母亲每天都会出去转一转,但大多是下午三四点出门,走半个小时,回来时顺便买回馒头或面条,像今天这么早就出了门,少见。

我回到自己家做完家务,看看时间已是下午四点多了,又下了楼,母亲仍没回来。我出门到附近常与母亲一起打牌聊天的几个大妈家,都说没见到母亲。

母亲去哪了?如果是散步,这时间也太长了吧,路上又没有可以休息的地方,她腿脚不好,受得了吗?

看看阴沉沉的天,我有点焦急。天气预报说今日有雨,直到现在还没下呢,不知等下会不会下。母亲没有带伞,万一下了雨,依她的个性,是舍不得打个车的,淋了雨怎么办?

我决定往母亲平时散步的方向去迎一迎。

我知道母亲散步的路线。出门,走出巷子,到大马路,左拐,过一个红绿灯路口,直走到公园,四处转一转,接着往回走,几乎天天如此。我曾劝母亲向右走,不用过红绿灯,更安全。母亲不同意,她说自己年纪大了,没了火力,半途得上趟厕所,右边路上没有公厕,左边有。我顺着母亲散步的路线直走到公园,一路东张西望,路两边都没看到母亲的身影。

天色愈来愈暗,匆匆奔走的行人都是往回家的方向奔吧。可是,母亲到底去哪了?

快步走着,脑子里散乱地跳跃着许多听来的坏消息。听说曾有位老人摔倒在大街上,无人救助,结果错过了最佳抢救时机。有一对老年夫妻黄昏时散步,老妻被急驶的大车轧倒……如果母亲摔倒,会有人伸手扶她一把吗?想到这,我奔向路旁的公厕,还好,里面空荡荡的,心里稍安。

此时,路灯已亮了,我决定先回家看看,也许母亲今天换了线路,已经回去了呢。

走近我家那栋楼,看见父母家的灯亮着,窗帘也遮上了,温馨的灯光暖暖地投射过来,我悬着的心放了下来。我听到了母亲那特有的爽朗的说话声。母亲曾长年在田野里劳动,养成了高门大嗓的习惯,老远都能听到她的说笑声,中气十足。

打开门,母亲坐在小桌旁,正与父亲聊着下午到老朋友家看了半天戏,说可过足了戏瘾。

听母亲没事人一样说得高兴,我心里火直冒,忍不住数落起她来,出去大半天,连个信儿也没有,多让人担心哪。

母亲笑了,说,怕啥?你妈现在还不憨!如果有一天我憨了,认不得回家的路了,你们兄妹都别找我。妈老了,不中用了,丢了正好给你们减轻负担。

看着母亲苍老的笑容,我鼻子一酸,脑海里闪现出小学时与小伙伴踩着月光放学归来时,村口母亲那翘首期盼的身影。那时,母亲刚收工回来,顾不上劳累,总是守候在女儿回来的路上,从无半句怨言。

猜你喜欢

  • 做事最佳时机

    一个旅行者搭船旅行。一天,一阵大风刮得船明显倾斜起来,一个正爬在桅杆高处摄影的船友不小心被甩下了船。落水者一边尖叫着呼救,一边疯狂扑打水面,拼命想求生。旅行者不会游泳,只能干着急。但他看到船上的水手走到船舷边上,平静地观察在水里拼命挣扎的落

  • 这就是我的应聘经历

    大学毕业后,我一直未找到一份自己满意的工作。究其原因,一是某些企业门槛太高,总是强调应聘者要有工作经验,可我们刚走出学校大门,哪里来的工作经验呢?二是或许自己过高地估计了自己,期望值高了。事实上,也曾有两家企业表示愿意用我,但那低于1500

  • 邻人献玉

    魏国的一个农夫有一次在犁田时突然听到一声震响。他喝住耕牛,刨开土层一看,原来是犁铧撞上了一块直径一尺、光泽碧透的异石。农夫不知是玉,所以跑到附近田里请邻人过来观看。那邻人一看是块罕见的玉石,于是起了歹心。他编了一套谎话对农夫说:“这是个不祥

  • 哥哥的恩情如何报答

    领到第一个月的工资,我就迫不及待的赶到乡下老家,推开大哥的门,第一句话就是:“哥哥,我领到工资了。”说完,把这个月的工资悉数交给大哥。大哥颤抖着手,接过那些崭新的钞票,数了数,对我说:“好兄弟,你终于成人了。有出息了。”说完,把那些钱递给我

  • 父亲下一个困难结,让我替您挽

    2004年春节,哈佛博士后、美国OSI制药公司药物化学部的研究员李安虎回四川老家探亲。戴副眼镜的李安虎是情感内敛的人,可是投向身边老人的眼光,充满温情。任仲远是他的继父,两人之间的感情却比亲父子还要深厚坦荡,一度被整个村里人传诵。李安虎追述

  • 相爱也要够哥们

    男人们总爱说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为手足可以赴汤蹈火、两肋插刀,而对心爱的女人纵使百般浓情蜜意,却难如待知己般仗义豪侠。很多人对朋友忠肝义胆,能为对方做任何事,只因“他是我朋友”;惟独对配偶选择性付出,即付出一定是为了更大的回报,只因另一

  • 猪倌

    从前有一个贫穷的王子,他有一个王国。王国虽然非常小,可是还是够供给他结婚的费用,而结婚正是他现在想要做的事情。他也真有些大胆,居然敢对皇帝的女儿说:你愿意要我吗?”不过他敢这样说,也正是因为他的名字远近都知道。成千成百的公主都

  • 孝庄“献身”收降将

    孝庄文皇后(庄妃),是蒙古一个较大部落的首领寨桑的女儿。皇太极本已娶寨桑的妹妹为妻,由于其几年不育,而受冷落。后来皇太极看到寨桑的女儿长得出众,就下了聘礼,这样14岁的少女就嫁给了自己的姑父皇太极。 皇太极为了招待洪承畴费尽了心机,但毫无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