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大花篮

大花篮

收录日期:2025-08-08 08:18:22  热度:9℃

在小小面包店后面的空地上,老爷爷丢了一把油菜籽。不久,绿油油的菜叶长起来。明媚的阳光下,金黄的油菜花开了。

一群蜜蜂飞来,在花中唱歌、跳舞、采蜜。过路的人见了,忍不住停下脚步,闻着淡淡的花香,观赏美丽的油菜花,顺便买几个面包吃。

三三路过,见到油菜花很喜欢。她摘下几朵花,编个小花环,戴在头上。面包狼皮特说:“不能摘花。”

“这么多花,我只摘几朵。”三三买了两个面包,走了。

认真太太摘下几根枝条,编个大花环,戴在脖子上。皮特说:“不能摘花。”

“这么多油菜花,我只摘几枝。”认真太太买了一袋面包,走了。

糊涂先生见油菜花能吸引顾客小眼睛转了转。他摘下一堆油菜花,搬到大大面包屋。皮特见了,生气地喊:“你摘这么多油菜簧什么?”

“别人能摘,我也能摘。”糊涂先生做了一个很大的花篮,放在大大面包屋门口。

你摘几朵,我摘几朵,很快,油菜花没有了。蜜蜂们嗡嗡嗡地叫着,到处寻找油菜花。

几只蜜蜂飞到大大面包屋门口,围着糊涂先生的花篮采蜜。糊涂先生伸出巴掌,驱赶蜜蜂:“快走,快走,这是我的花篮,不许你们采蜜。”

一只蜜蜂在糊涂先生手上蜇了一口,糊涂先生痛得大叫:“哎哟!”

越来越多的蜜蜂飞来,在花篮上采蜜。

糊涂先生害怕蜜蜂,关紧门,躲在屋里。他不敢开门,这样怎么做生意卖面包呢?他打开窗户,喊皮特帮忙:“皮特快帮我搬走花篮。”

“你摘这么多花,蜜蜂很生气。”皮特把花篮搬走,放到后面的空地上。蜜蜂们追着油菜花,飞走了。

糊涂先生从屋里出来,松了一口气:“花篮没有吸引顾客却吸引了蜜蜂。”

猜你喜欢

  • 火把节

    彝族是中国具有悠久历史和古老文化的民族之一,有诺苏、纳苏、罗武、米撒泼、撒尼、阿西等不同自称。主要分布在云南、四川、贵州三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的西北部。彝族的节日主要有“火把节”、“彝族年”、“拜本主会”、“密枝节”、“跳歌节”等。“火把节”

  • 赛装节

    赛装节——彝族少女的时装表演:楚雄彝州有两个地方有赛装节。一个是永仁县直苴村的赛装节,时间为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五日。一个是大姚县三台乡的赛装节,时间为每年的三月二十八日。赛装节为居住分散,平时很难有机会相聚相识的青年男女提供了一个表白爱情的机

  • 裕固族的特色节日

    正月大会是裕固人一年中最大的聚会,过会时,寺院炸子、做馍馍、宰羊,喇嘛还把红枣撒在过会的人群中,表示吉利。这一天男女老幼都要穿新衣服到寺院去烧香、点灯;僧人为大家跳 “护法”(佛教称拥护佛法的人为护法;护持自己所得之法,亦名护法)时,由二十

  • 藏族的特色节日

    藏族主要是居住在中国境内的操藏语的民族,主要聚居在西藏自治区以及青海、甘肃、四川、云南等省。转山会转山会是藏族传统节日,又称沐佛节、敬山神。流行于甘孜、阿坝藏族地区。每年农历四月八日诞辰时,有九龙叶水为其沐浴,故又称沐佛节。每年这一天,甘孜

  • 陀螺节

    壮族是中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广西、云南、广东和贵州等省区。在广西壮族聚居的地方,每年都举行一次有名的体育盛会——陀螺节。时间是由旧历年除夕前两三天至新年正月十六日,历时半个多月。陀螺,壮语叫“勒江”,它有大有小,有轻有重。有大如

  • 陇端节

    临别前,壮族人民纷纷集会,伤心叙别,嘱咐乡亲们来年归来团聚。此后,每年农历三月,客居他乡的壮族人民返乡归寨同亲友团聚。随着时间的推移,形成了“陇端”节。陇端节从农历三月二十五日开始,历时三天。节前,作为东道主的村寨,杀猪宰牛,在田坝上搭戏台

  • 吃立节

    吃立节,是广西壮族自治区龙州县、凭祥市一带壮族人民特有的节日。“吃立”壮语意为“欢庆”。壮族人民素有欢度春节的传统。但在1894年春节来临之际,法国侵略者侵略我边境,为了打击侵略者,青壮年奔赴疆场,英勇杀敌,保卫了家园。正月三十日,出征的将

  • 王司马

    大司马王霁宇是河北新城人,他镇守北方边境时,曾经让铁匠特意打了一把大杆刀,刀面宽一尺,重千斤。他每次巡视边防的时候,就让四个大力士抬着。每到一处,他总是让人把大杆刀丢在地上,故意让北边敌兵来拿。敌兵发现大杆刀,打算扛回去,可就是拚尽全力,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