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偏方>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偏方

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偏方

收录日期:2025-08-07 16:41:47  热度:5℃

中医认为,肾为先天之本,主藏精,司生殖,肝主藏血,主疏血,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主中气统血,七情、六淫、劳倦、饮食、房劳等诸种因素,均可导致月经玻此外,妇女以血为本、为用,气为血帅,血为气之母,气血失调亦可导致该玻
以下饮食疗法有助妇科病的治疗:一、艾叶生姜煮鸡蛋处方:鸡蛋二个、艾叶30克、生姜15克。
制法:艾叶、生姜、鸡蛋(带壳)加水适量煎煮。鸡蛋煮熟后,去壳取蛋,放入再煮,煲好后,取饮汁吃蛋。
适应症:月经不调、闭经、月经量多、痛经等。
功效:艾叶性味苦、辛、温,归经入肝、脾、肾。艾叶能温经止血,散寒止痛;生姜性味辛、微温,归经入肺、脾,其含姜辣素,能促进胃液分泌及肠管蠕动,帮助消化,温中止呕;鸡蛋性味甘,凉,平,能滋阴润燥,养血安胎,补脾长肌肉。二、益母草煮鸡蛋处方:鸡蛋2个,益母草30克。
制法:将益母草、鸡蛋加水同煮,鸡蛋熟后去壳取蛋再煮1—3分钟,吃蛋饮汤。
适应症:月经不调,痛经(气血瘀滞型)、崩漏(血瘀型)、产后恶露不绝,亦有良效,治疗痛经可在汤液加适量黄酒。
功效:益母草性味辛、苦、微寒,归经入肝、心、膀胱。益母草煎剂对子宫有兴奋作用可使子宫紧张度和收缩力增强,频率加快,可帮助产后子宫复原和减少恶露。
三、玉米须炖瘦肉
处方:玉米须30克,瘦肉120克,精盐适量。
制法:将玉米须洗净,猪瘦肉切成薄片,一起放入陶罐内加水500毫升,上蒸笼加盖清炖至瘦肉熟透加精盐适量,趁热即服。
适应症:崩漏(血热型)
功效:玉米须性味甘平,含脂肪油、挥发油、树胶样物质、树脂、抗坏血酸、柠檬酸等。有泄热、平肝、消血热、治崩漏作用。
四、薏苡仁红枣粥
处方:薏苡仁40克、红枣30克、糯米60克。
制法:薏苡仁、红枣、糯米洗净加水700毫升用文火煮粥食用。
适应症:白带病(脾虚型)
功效:薏苡仁性味甘淡、凉,入脾肺肾经。具有健肝、补肺、清热利湿作用。
五、赤小豆炖鲫鱼处方:赤小豆80克,鲫鱼250克。
制法:将赤小豆洗净,鲫鱼去鱼鳞、内脏,洗净,同赤小豆一起放陶瓷里加水600毫升用旺火隔水炖烂即可服用,一般服5—7次有效。
治疗:妊娠胖胀(脾虚型)
功效:赤小豆性味甘酸平,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钙。有利水除湿、消肿解毒、通气、健脾胃作用。
饮食疗法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是我国医药学珍贵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关键在于它“简、便、廉、验”优势,因饮食疗法有治疗作用,有的只能起辅助治疗作用。如遇到危重急症,还应及早请医生诊治,以免贻误病情。

友情提示:该小偏方收集自网络,不保证有效和安全,请谨慎使用!如有身体不适,请及时到医院就诊。

猜你喜欢

  • 炒盐加中药 熨敷解痛经

    【辨证】气血虚有滞。【治法】温经活血,消滞止痛。【方名】起痛汤。【组成】当归6克,甘草1克,白术2.4克,牛膝2.4克,独活2.4克,肉桂2.4克,韭白8根,生姜3片。【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出处】《嵩崖尊生全书》卷十四。

  • 吃山楂治疗经期痛经的妙方

    【辨证】肝郁脾虚。【治法】活血通经,利水消肿。【方名】木香调胃散。【组成】木香4.5克,陈皮4.5克,甘草4.5克,三棱3克,莪术3克,车前子3克,大腹皮3克,红豆3克,砂仁3克,苍术3克,木通3克,山楂3克,川萆解4.5克,生姜皮1.5克

  • 带下病的偏验方

    中药处方(一)【辨证】脾虚血少。【治法】健脾养血。【方名】加味归芎饮。【组成】焦白术30克,生地30克,川芎15克,升麻3克。【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出处】《医学集成》卷三。中药处方(二)【辨证】血虚不足。【治法】生气补血。【

  • 倒经治疗偏验方

    益母草、酒黄芩各15克,姜10克。水煎服,每日2次,月经来潮时连服3天。此方适于月经周期提前7天以上,甚至每月两潮之月经先期者。

  • 妇科闭经中药方剂

    中药处方(一)【辨证】阳盛血热。【治法】清热凉血,养血调经。【方名】芩术四物汤。【组成】熟地6克,川芎3克,当归6克,黄芩6克,白术6克,白芍(炒)6克。【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出处】《医宗金鉴》卷四十四。中药处方(二)【辨证

  • 妇女常见病痛经的小窍门

    生芪9克、山药9克、苡米21克、酒芍6克、当归炭12克、阿胶珠15克、荆芥炭6克、连有炭9克(双名荷花子)老棕炭6克。水煎服。

  • 妇女痛经中药方剂

    山楂是一种药食兼用的水果。中医认为,山楂除能开胃消食、化滞消积外,还具有活血化瘀功能,可用于治疗妇女血瘀闭经。1.用山楂(干品,下同)、鸡内金各9克,研细末,早晚各服9克,连服数日。2.山楂15克,鸡内金、红花各9克,红糖30克。加水煎煮每

  • 妇女月经不调偏方

    此时,月经量少,甚至无月经,鼻衄或吐血量可多可少。常伴有全身不适、精神不畅、烦躁不安、下腹部胀痛等症状。倒经大多是由子宫内膜异位症引起,病因可能和各脏层上皮分化异常相关。血液病也是引起倒经的因素之一。下面是偏方网小博为您推荐的几个治疗到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