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偏方>多吃玉米可防眼睛老化

多吃玉米可防眼睛老化

收录日期:2025-08-13 16:13:14  热度:6℃

方一:
鲜百合30克,糯米50克,冰糖适量。将百合剥成瓣,洗净,糯米如常法煮粥,米将熟时加入百合煮至粥成,人冰糖调味,如无鲜百合可以用干百合10克代之,直接与米同煮为粥。每日2次,早晚温热服食。
百合自古作补益之物,亦食亦药。《神农本草经》将其列为上品。诸家本草记载其保健作用有: “补土(即脾脏),安心”, “益志”, “滋养强壮”,“不老延年”等。其性味甘乎,具有补中润肺,清心安神功效。
方二:
鲜桑椹100克,鲜百合50克。将2味洗净,水煎服,每日1次。
桑椹,味甘酸,性偏寒,甘寒滋阴补血而易除热,为常用的补肝肾之晶,经常食用,对改善“心肾衰弱不寐”效果显着。百合补益而兼清润。肝肾阴虚而虚热内生,上扰心神则夜不成寐,烦躁不宁,给予桑椹补阴除热,百合于心安神,阴复热退,神清宁静而安然人睡。
本晶还具有润肠通便之功,也可用于习惯性便秘。
脾胃虚寒泄泻者忌用本方。
方三:
梨3枚,砂糖25克。将梨洗净,去皮,切片,加水煎煮20分钟,以砂糖调味,分2次服用,饮汤食梨。
原方用于“风热攻心,烦闷恍惚,神思不安”之症。风热攻心,则心神不宁,烦闷恍惚,夜不成寐。法宜清热疏风,宁心安神。梨为蔷微科植物白梨、沙梨、秋子梨等栽培的果实。味甘微酸,性凉,长于清热化痰,生津润燥。配以砂糖补脾润肺合而成为清热化痰,和中安神之方。适合于痰热扰心或热病津伤,心失所养的失眠,烦闷之证。若风邪明显,可辅以薄荷、菊花,疏散风邪。

友情提示:该小偏方收集自网络,不保证有效和安全,请谨慎使用!如有身体不适,请及时到医院就诊。

猜你喜欢

  • 民间补血方法11

    净母鸡1只(约重1250克),桂圆肉、荔枝肉、乌枣、莲子肉、枸杞子各15克,冰糖30克,调料各适量。鸡腹部朝上放在大碗中,桂圆肉、荔枝肉、乌枣、莲子肉、枸杞子置于四周,再加上冰糖及精盐、料酒、葱、姜、清水各适量,上笼蒸2小时取出,调味,撒上

  • 民间补血方法12

    藕粉、糯米粉、白糖各250克。藕粉、糯米粉、白糖放人盆中,加开水,揉成面团,放在笼内蒸熟即成。本方有补虚益胃,养血止血功效。适用于虚弱食少,吐血,便血。本方出自《本草纲目拾遗》,为治疗虚弱失血方。体虚胃弱,血不循经,则见食少和失血。法宜补虚

  • 民间补血方法2

    鲜乌贼鱼肉250克,桃仁15,克,黄酒、酱油、白糖各适量。乌贼鱼肉冲洗干净,切条备用。桃仁洗净,去皮备用。乌贼鱼肉放入锅中,加桃仁、清水,旺火烧沸后加黄酒、酱油、白糖,再用小火煮至熟烂即成。本方有养血调经功效。适用于血虚经闭。本方出自《陆川

  • 民间补血方法3

    鲜桑椹1000克,糯米500克。鲜桑椹洗净捣汁(或以干品300克煎汁去渣),再将药汁,与糯米共同烧煮,做成糯米干饭,待冷,加酒曲适量,拌匀,发酵成为酒酿。每日随量佐餐食用。适用于肝肾阴亏消渴、便秘、耳鸣、目暗、瘰疬、关节不利等症。桑椹滋阴

  • 民间补血方法4

    羊乳250克,羊脂60克。羊乳、羊脂放人锅中,煮作羹食。本方有补虚劳,益精血功效。适用于虚劳羸瘦。本方出自《食疗本草》,原方用于“补肾虚,亦主中风”,为补虚劳,益精血方。久病体虚,脏腑耗损,精血亏虚,则见虚劳羸瘦,法宜补虚劳,益精血。方中

  • 民间补血方法5

    猪里脊、粳米各50克,花椒、食盐、茴香、香油皆适量。将里脊肉洗净,剁成肉末,入食盐、花椒、茴香、香油调拌,待用;粳米煮粥,粥将成时放入上述原料,再煮至肉熟米烂;每日2次。猪里脊即猪脊背上的瘦肉,结缔组织较少,质地细嫩柔软,无腥臊异味,入馔效

  • 民间补血方法6

    鲜牡蛎250克。将其洗净,用黄酒、食盐、葱姜腌泡半小时后,取出,人火上烤熟,即可。佐餐食用。牡蛎的保健作用古已载之。我国明代《本草纲目》一书就记载:牡蛎“气味甘温无毒。煮食,治虚损,调中……炙食甚美,令人细肌肤,美颜色。”日本古书也记载牡

  • 民间补血方法7

    猪皮500克,黄酒、大蒜、生姜、酱油、食盐皆适量。猪皮去毛,洗净,切成长条,放人锅内,加适量清水、葱、姜、黄酒,以小火煨炖肉皮将熟时加食盐、酱油、待肉皮熟烂,汁液粘稠时即可停火,倒人碗内,冷藏备用。佐餐用。猪皮味甘性寒,养阴清热,传统用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