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偏方>感冒食物忌宜

感冒食物忌宜

收录日期:2025-08-13 04:50:17  热度:6℃

咽炎是咽部常见的疾病,是咽粘膜及其淋巴组织的炎症。急性咽炎常为上呼吸道感染的一部分,多由病毒感染引起。病变可表现为急性单纯性咽炎和急性化脓性咽炎。
【自疗注意事项】
1、注意劳逸结合,防止受冷,急性期应卧床休息。
2、经常接触粉尘或化学气体者,应戴口罩、面罩等防护措施。
3、平时多饮淡盐开水,吃易消化的食物,保持大便通畅。
4、避免烟、酒、辛辣、过冷、过烫,带有腥味的刺激食物。
5、注意口腔卫生,养成饭后漱口的习惯,使病菌不易生长。
6、冬苋菜、蜂蜜、番茄、杨桃、柠檬、青果、海带、萝卜、芝麻、生梨、荸荠、白茅根、甘蔗等食品,具有清热退火,润养肺肾阴液的作用,可适量选食。
7、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8、不要长时间讲话,更忌声嘶力竭地喊叫。
【自治疗法】
1.成药自疗法
(1)抗炎灵片,每次4片,每日3次。
(2)六味地黄丸,每次9克,每日3次。用于慢性期,肺肾阴液不足者。
(3)清音丸,每次3-6克,每日2次。
(4)金果饮,每次1汤匙,每日3次。用于慢性咽喉炎。
(5)慢严舒柠清喉利咽颗粒,每日1-2次。用于慢性咽喉炎。
(6)风油精2-4滴,口服慢慢咽下(不可用水送服),每日5次。
(7)不定期往咽喉中喷喉风散,可以有效治疗急慢性咽炎
2.验方自疗法
(1)生甘草5克、桔梗10克,开水冲泡服。
(2)金果榄10克、水煎服,每日1剂,用于急性咽喉炎。
(3)鲜鱼腥草60克,洗净捣烂,用米泔水1碗煮沸冲调,加适量白糖,每日2次,用于急性咽喉炎。
(4)生地黄60克、玉竹60克、桂枝6克、分2次煎服,每日1剂,用于慢性咽喉炎。
(5)银花、麦冬各10克、胖大海2枚,开水冲泡代茶饮。用于慢性咽喉炎。
(6)大蒜2只,大蒜捣烂后贴鱼院穴、大椎穴。本方功可泻热清肺,用于治疗热上扰咽喉,咽喉肿痛。
(7)小独头蒜30克、醋50克。将蒜放醋中捣烂,外敷患处。本坟消肿止痛作用甚佳,对风寒湿热上扰致咽喉肿痛均有效。
3.饮食自疗法
(1)鲜丝瓜4根,切块捣烂去渣取汁,1次服完。
(2)花生米去皮开水炖服。用于治声哑、失声。

友情提示:该小偏方收集自网络,不保证有效和安全,请谨慎使用!如有身体不适,请及时到医院就诊。

猜你喜欢

  • 胆道蛔虫并发胰腺炎中药方剂

    中药方剂(一) 【辨证】饮食失节,虫积肠中,资生湿热,热扰虫动,上窜胆道,肝胆失疏,横逆犯脾,脾失运化,湿热蕴结,阻滞气机。【治法】驱虫理气,清热泻脾。【方名】胆胰汤。【组成】柴胡9克,大黄9克,乌梅9克,川楝子9克,车前子9克,黄芩12

  • 多发性细菌性肝脓肿中药方剂

    中医处方(一)【辨证】肝经湿热,郁而化火,热毒炽盛。【治法】疏肝泻火,化湿解毒。【方名】肝痈疡。【组成】生地15克,丹皮10克,黄芩10克,赤芍10克,柴胡6克,泽泻10克,青蒿10克,连翘10克,川楝子10克,姜半夏6克,车前子20克,双

  • 风湿性关节炎中药方剂

    中药处方(一) 【辨证】实热痹阻。【治法】清热解毒,社湿宣痹。【方名】退热通络汤1号。【组成】双花45克,公英45克,生石膏45克,龙胆草30克,土茯苓30克,虎杖30克,生地15克,木通15克,赤芍15克,桃仁15克,蝉蜕15克,炙水蛭

  • 蜂窝组织炎中药方剂

    中医处方(一)【辨证】毒热壅滞,发为臀痈。【治法】清热解毒,活血内托。【方名】加味解毒内托饮。【组成】金银花15克,蒲公英15克,青陈皮12克,连翘12克,赤芍9克,白芷9克,炒山甲9克,炒皂刺9克。【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出

  • 腹股沟斜疝中药方剂

    中药处方(一) 【辨证】肝气郁滞。【治法】暖肝通络,软坚消肿。【方名】川楝汤。【组成】川楝子(去核)6克,酒炒小茴香6克,酒炒破故纸6克,青盐6克,煨三棱6克,酒蒸山萸肉6克,煨莪术6克,通草6克,橘核6克,荔枝核6克,甘草3克。【用法】

  • 睾丸鞘膜积液中药方剂

    中药处方(一) 【辨证】脾虚水停。【治法】温阳健脾,利水消肿。【方名】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组成】茯苓24克,桂枝18克,白术12克,炙甘草12克。【用法】加水600毫升,煮取300毫升,去滓,分3次温服。【出处】《伤寒论》

  • 颌面部急性化脓性淋巴结炎中药方剂

    中医处方(一)【辨证】风热毒邪挟痰热凝滞肌肤。【治法】散风清热,化痰消肿。【方名】痰毒煎。【组成】大力子15克,莱菔子15克,连翘15克,杏仁9克,薄荷5克(后下),荆芥9克,夏枯草15克,僵蛹9克。【用法】上药头汁用水1500毫升煎沸后,

  • 化脓性睾丸炎中药方剂

    中药处方(一) 【辨证】湿热下注,气血壅滞。【治法】解毒软坚,活血消痈。【方名】加味活血消痈汤。【组成】夏枯草9克,紫草9克,丹皮9克,红花9克,桃仁9克,泽兰叶9克,三棱9克,莪术9克,赤芍12克,白芍12克,木通6克,小茴香6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