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侨居龙门山十有馀年封张二子日从余游而贫又甚焉因写所怀兼简二子共成一笑
木兼形共槁,锥与地俱无。
醉语劳挥麈,悲歌漫叩壶。
鲜鲜篱下菊,笑汝益羁孤。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长期患病、生活困顿的境遇,以及在逆境中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生活的乐观态度。
首联“病久慵增剧,途穷事转迂”,开篇即点明诗人长期患病,身心俱疲,生活之路越走越艰难,事情也变得越发曲折复杂。这里通过“慵”字,形象地表现了病痛带来的无力感,而“途穷”则暗示了人生的困境。
颔联“木兼形共槁,锥与地俱无”,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周围环境的萧条与贫困。树木枯萎,仿佛连形状都失去了生机;连用来度量的锥子都找不到,更不用说土地了,形象地展现了物质的极度匮乏。
颈联“醉语劳挥麈,悲歌漫叩壶”,诗人以酒解愁,挥麈(一种拂尘)自娱,以悲歌来排遣内心的苦闷。这里的“醉”并非真正的沉醉于酒精,而是借酒浇愁,寻求心灵的慰藉。“劳”字表达了诗人尽管如此,仍然尽力自我安慰的坚韧。
尾联“鲜鲜篱下菊,笑汝益羁孤”,诗人虽身处困境,却并未失去对美好事物的欣赏能力。篱下的菊花依然鲜艳,似乎在嘲笑诗人的羁绊与孤独,同时也给予他一丝慰藉。这一句既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是对诗人内心世界的映射,体现了即使在逆境中,也能发现生活中的美好和希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个人遭遇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面对困境时的坚韧与乐观,以及对友情和自然美的珍惜。
词语解释
悲歌的意思:[释义](1) (动)悲壮地歌唱。 (2) (名)指悲哀或哀痛的歌曲。 [构成]偏正式:悲(歌...
挥麈的意思:◎ 挥麈 huīzhǔ[brandish] 挥动麈尾抱琴不暇抚,挥麈无由停。——欧阳修《和圣俞聚蚊》...
羁孤的意思:亦作“羇孤”。羁旅孤独的人。《文选·谢庄<月赋>》:“亲懿莫从,羇孤递进。” 李善 注:“羇孤,羇客孤子也。” 唐 孟郊 《旅次湘沅有怀灵均》诗:“如今圣明朝,养育无羇孤。” 元 周慧孙 《<乐府诗集>序》:“夫子删诗三百,虽樵夫野叟、妇人女子、羇孤庶孽怵迫无聊之态,侈靡华恶之习,莫不备具。”...
漫叩的意思:随便发问。 明 沉德符 《野获编·科场二·甲辰科首题》:“今 山阴 朱相公 主甲辰试,首题为‘不知命章’。初命题,即约同事,必三段平做,不失题貌,始可抡元……既揭榜,则元卷殊不然, 朱氏 子弟,俟其出塲暂憩,漫叩曰:‘大人遴择榜首,何以竟违初意?’”...
途穷的意思:喻走投无路或处境困窘。 南朝 宋 颜延之 《五君咏·阮步兵》:“物故不可论,途穷能无慟。” 唐 刘肃 《大唐新语·持法》:“此途穷者,不辑之,当为患。” 清 唐孙华 《文信国祠》诗:“战苦身攒鏃,途穷血裹斑。” 鲁迅 《且介亭杂文二集·七论“文人相轻”--两伤》:“于是相轻的文人们的处境,就也更加艰难起来,连街头也不再是扰攘的地方了,真是途穷道尽。”...
鲜鲜的意思:亦作“鱻鱻”。好貌;鲜丽貌。 唐 韩愈 《秋怀诗》之十一:“鲜鲜霜中菊,既晚何用好。” 钱仲联 集释引《方言》:“鲜,好也。” 宋 王安石 《酬裴如晦》诗:“鲜鲜细菊霜前蕊,漠漠疏桐日下阴。”《清平山堂话本·西湖三塔记》:“盈盈嫩緑,有如剪就薄薄轻罗;裊裊轻红,不若裁成鲜鲜丽绵。”《再生缘》第三一回:“冶鲜鲜,玉裹金围富贵妆。”...
与地的意思:谓凡合乎地道者,则得地利。《国语·越语下》:“持盈者与天,定倾者与人,节事者与地。” 韦昭 注:“与地,法地也。”《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节事者以地” 唐 司马贞 索隐:“《国语》‘以’作‘与’,此作‘以’,亦‘与’义也。言地能财成万物,人主宜节用以法地,故地与之。”...
增剧的意思:加重;增多。 叶圣陶 《未厌集·苦辛》:“她的衰病,或许因为心境较为愉快而不见增剧,甚或反见轻减吧。” 郭沫若 《中国古代社会研究》导论一:“铁的冶金术愈见发达,农业愈见进展,而异民族的被同化者愈见加多,同族中的落伍者也愈见增剧,血族的成分渐渐稀薄了下来。”...
醉语的意思:醉后的胡言。 唐 卢纶 《无题》诗:“高歌犹爱思归引,醉语惟夸漉酒巾。” 宋 江休复 《江邻几杂志》:“ 宋 次道 集 颜鲁公 文为十五卷,诗才十八首,多是 湖州 宴会联句诗,公必在其间,又有大言、小言、乐语、滑语、谗语、醉语。” 明 王世贞 《乱后初入吴舍弟小酌》诗:“不堪追往昔,醉语亦伤神。”...